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讲义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9295244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讲义(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当然人类如果再这样繁衍下去,将是自我毁灭。,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地球村的人口仍然在不断地增长。地球村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究竟有多大?,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

2、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都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 来表示。,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P12读图思考: 1、假如各种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活动 :根据材料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

3、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多能养活16亿人。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1.材料一是指 容量;材料二是指容量。,环境人口,合理人口,根据表格计算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

4、?,16.248亿,3. 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点。,我国环境人口承载力东部比西部大,南方比北方大。,(人口容量),2.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 为多少?,7亿左右,3、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2)科技发展水平,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5、,(3)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生活消费不仅指物质生活消费,同时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消费。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科技发展 水平,文化和生活 消费水平,决定开发数量,决定消耗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正相关,正相关,负相关,3、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4、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

6、不确定性,相对确定性,不同时期,制约因素不同。,具体时期,制约因素保持相对稳定。,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人多为患,容量无限,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由此引发多种问题。,尚未被开发利用的;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5、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的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1)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意义,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人口过快增长,人口 城市化,人口 老

7、龄化,人口问题,引发,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所出现的问题,人口仅世界人口的1/5,但消费水平高。,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远超出本国的范围。,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若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2)对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就整个世界来说:,就各国、各地区来说:,控制人口,保证平等权利。,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提高生活质量。,(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

8、模之内; ()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3、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P14,答案: 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数量少,相对资源数量有限。 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水平较低,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加重了我国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基数较大(2008年达13.4亿),每年净增长人口数量依然庞大(超过1000万)。

9、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相当严重,因此,我国仍然需要继续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中国的理想人口与极限人口 专家估测我过人口承载量最大极限为17亿,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这就是说,16亿或者说17亿是中国的一条生命线。科学家根据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提出我国生态的理想负荷能力应为7亿到10亿。主要基于以下5点:按粮食产量,不应超过12.6亿人;按能源的理想负载,不应超过11.5亿人;按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人;按淡水供应,不宜超过4.5亿人;按动物蛋白供应,不宜超过

10、2.6亿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环境持续供养 的人口数量,最大人口,最适宜人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定性 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C,2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有( ) A科技水平获取资源数量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文化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 C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资源获取量 D人口文化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A,3.读漫画,回答(

11、1)(3)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 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 000B10 000 C6 000 D4 500,(2)如果用a表示2009年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 abc Bcba Cbac Dacb (3)下列有关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新疆水资源,C,D,D,4.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区域的最佳人口规模。结合“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 ABCD (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力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 ABCD,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