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运营管理知识学方案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285139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运营管理知识学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企业管理运营管理知识学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企业管理运营管理知识学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企业管理运营管理知识学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企业管理运营管理知识学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运营管理知识学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运营管理知识学方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教案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职能教学难点:理解平均的、成功的、有效的管理者基本内容:(导言)管理学是研究各类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程序。这里所讲的组织,可以是国家、城市、企业,也可以是学校、医院、居委会、部队等任何实体。不同类型的组织,其目标和内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差异,因而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从基本管理职能、管理程序、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来看,各种不同类型的的组织却具有相似性和共同性。管理学研究探讨的就是这些领域中组织管理活动共性的内容。第一节 管理 一、管

2、理的界定管理即是管辖、治理的意思。我国学者一般则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和利用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信用、时间、信息、社会关系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管理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几点:1: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2:管理由若干个职能构成,即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3: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也就是说,管理须将所服务的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产生相互的影响和作用。

3、4: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优化使用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各样资源;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因此,管理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管理是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等环节来组织所拥有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二、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组织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和组织拥有的可支配资源建立组织目标,然后制定出各种实施目标的方案、措施和具体步骤,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作出完整的谋划。2: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建造和调整,如成立

4、某些机构或对现有机构进行调整和重塑;二是为达成计划目标所进行的必要的组织过程,如进行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等的调配,并组织实施等。3:领导职能。领导职能是指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利用各自的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职能主要涉及组织中人的问题,往往和激励职能、协调职能一起发挥作用。4:控制职能。控制职能所起的作用就是检查组织活动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及时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并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具有密切的关系,计划是控制的标准和前提,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计划的实现。5:协调职能。协调职能有三层含义:一是协调组织内部

5、各种资源、要素、职能之间的关系,二是协调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环境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三是实现组织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全面协调,克服和消除组织内外不协调现象,以提高组织管理效益。三、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一) 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全体人员,即在组织中担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大的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工作的重点不同。通常而言,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专业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大方面。1: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去完成组织专业任务的能力

6、。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人事关系这项技能,对于高、中、低层管理者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各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在与上下左右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组织的目标。3: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组织与环境相互影响之复杂性的能力。具体地说,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等。 (二)平均的、成功的和有效的管理者弗雷德卢森斯(Fred Luthans)和他的副手从稍微不同的角度考

7、察了管理者究竟在干什么。他们研究了450多位管理者后发现,这些管理者都从事以下4种活动:1、 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等。2、 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件工作。3、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4、 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研究表明,成功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志)显著不同之处在于:维护网络联系对管理者的成功相对贡献最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贡献最小。而在有效的管理者中,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维护网络联系的贡献最小。(三)管理对象管理对象也称为管理的客体,是指管理者实施管理活动的对象。在一个组织中,管理

8、对象主要是指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社会信用等一切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主要涉及人员分配、工作评价、人力开发等。对资金的管理主要涉及财务管理、预算控制、成本控制、资金使用、效益分析等。对物的管理主要涉及资源利用、物料的采购、存储与使用,设备的保养与更新、办公条件和办公设施等。对信息的管理主要涉及组织外部、内部信息的快速收集、传递、反馈、处理与利用、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等。对技术的管理主要涉及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引进与使用,各种技术标准和工作,方法的制定与执行等。对时间的管理主要是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组织目标等。对信用的管理,如通过组织的

9、实践活动、媒体宣传和从事公益事业等手段,树立本组织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节 管理学的特性管理学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程序,探讨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时间的计划和控制问题,组织的结构设计问题,对组织中人的领导与激励问题等等。它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如下特性:1:管理学的实践性。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人们通过对各种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入分析、总结、升华而得到,反过来它又被用来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活动。管理学是应用性学科,是实践性科学。2:管理学的发展性。随着社会进步和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

10、许多新的管理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去解决,为此所产生的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将会大大推动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更新和扩展,因此管理学是一门在实践中每时每刻都在发展的学科。3:管理学的软科学性。如果将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看成客观的实实在在硬件,而管理则可看成软件。管理则是将上述要素合理利用和组合,是无形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员的内在潜力,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一层含义。管理者必须借助于被管理者及其他各种条件来创造社会价值。在这种价值中很难区分出有多少是由管理而得到的,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二层含义。某些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才能看出,很难在事前准

11、确地评价,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三层含义。 4: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是人类长期从事实践的产物,可以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国家中使用,这就是管理的自然属性。此外,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会体现管理者管理意志,这样在管理学中便形成了另一部分属于社会关系范畴的内容。 5:管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学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许多科学的管理原则。这是管理的科学性。同时,管理又是一门艺术,要灵活地采用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这是管理具有的艺术性。六、 管理的一般性在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两个方面,那就

12、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总之,人类的管理活动已经从自在的阶段进入自觉的阶段,学习、研究管理学已经成为管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和进入管理领域的必要准备。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总是谈论我国在科学技术、生产装备上比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落后多少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管理上的落后。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与三资企业共存,条件的反差,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产品质量的低劣、原材料及设备利用方面的大量浪费,都暴露出了国有企业在管理上的问题,管理的落后成了制约发展的原因。思考题:1:什麽是管理? 2: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第二章管理思想理论发展史教学重点:主要的近、现代管理理论观点教学难点:法约尔的“一

13、般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基本内容:(导言)管理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活动,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管理。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的管理思想,终止于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二阶段为近代管理思想,始于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止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阶段的管理思想主要以泰勒(Frederick W. Taylor)的科学管理、法约尔(Henri Fayol)的职能管理、梅奥(Elton Mayo)的人群关系理论及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的组织理论,还有韦伯等的思想为代表。第三阶段为现代管理思想。这一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管理思

14、想百家争鸣,出现了众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 古代管理思想理论古希腊是欧洲的文明古国,其建筑和文化艺术的历史非常辉煌,并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管理思想。到了公元15世纪,意大利的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埃维利(Machiavelli Niccolo)在管理思想方面的贡献更是让人瞩目,其最有影响的是四项领导原理: (1)领导者必须得到群众的拥护。有两层含义为:一是群众要拥护他作为领导者;二是领导者做事要征得群众的同意。(2)领导者必须维持组织的内聚力。领导者必须有能力把组织的成员团结在一起,使自己和组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3)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精神意志。领导者要有

15、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能为组织和自己的生存不断努力奋斗。(4)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与哲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1776年他发表了其代表作国富论,该著作不但对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也有重要的贡献。他在其经典的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并分析了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他认为,专业分工增加了每个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一个人专门做一种工作(分工)节省了转换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以专业分工为基础,发明了许多高效率的机器,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1832年,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出版了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一书,该书是管理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他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对劳动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此外,巴贝奇还论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机器工具的使用、时间研究、均衡生产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以专业技能作为工资与奖金的基础,对人们的有益的建议应给予不同的奖励的管理办法。中国有着5000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代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其内容可以鲜明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儒家的管理思想,另一类是兵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着重于国家及社会的宏观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