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6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联考试题(PDF无答案) (1).pdf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928197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0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6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联考试题(PDF无答案)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2016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联考试题(PDF无答案)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6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联考试题(PDF无答案) (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6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联考试题(PDF无答案) (1).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语文联考试卷( 五) 共8页 第 1 页 2 0 1 6届 高 三 联 考 试 卷 ( 五 ) 语 文 领航教育语文命题组 本试卷分第卷( 阅读题) 和第卷( 表达题) 两部分, 其中第卷第三、 四题为选考题, 其他题 为必考题。总分1 5 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 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13题。 礼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也可称为礼俗文化。 其主导部分的大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表现为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这是古人用以定亲疏、 别尊 卑、 辨是非的准则, 是起源最早而发展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历代王朝都以“ 会典” 、

2、 “ 律例” 、 “ 典 章” , 或“ 车服志” 、 “ 舆服志” 等各式法制条文和律令, 管理和统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权力 统制财产的体制, 没有地位和权力的, 有钱也不能随意购买不该享用的消费品。权力通过器物消费的等 级分配, 物化为各个阶层消费生活的差异, 所以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信念, 还以日用消费品的等 级分配作为物质内容, 规范各阶层的行为和需求。礼可谓修身、 齐家、 治国之本, 所以朱喜在注解 论语 为政 中说: “ 礼, 谓制度品节也。 ” 这是主体性的意识形态, 具有制度性、 理论性。 而植根民众的生活小传统文化在古代可表白为“ 俗” , 俗在 说文解字 中

3、训为: “ 习也。 ” 郑玄在 周礼 注 中解释说: “ 土地所生习也。 ” 具有习惯性、 自发性。俗先于礼, 礼本于俗, 这才有“ 礼从俗” , “ 礼失求诸 野” 之说, 俗一旦形成为礼, 升华为典章制度, 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 从而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最 早的史书 尚书 就有天子“ 观民风俗” 的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原伊始, 就施行以礼节俗, 即所谓行同伦的 方针, 多次出巡, 在会稽山刻石祭大禹, 宣告用严刑峻法禁止男女淫佚, 把中原伦理推广到全国。历代统 治者宣扬: “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 所谓礼俗, 即是以礼化俗, 使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 这是治理社会的方略, 也是采

4、自风俗而对民 间生活的调适。从这意义上说, 俗是礼之源, 礼是俗之纲; 俗是礼之表, 礼是俗之质。礼和俗相互渗化力 量之强劲, 几乎使礼与俗难分难解。 礼俗文化的特点就在于, 礼和俗相互依存、 胶着, 双向地增强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或精英文化与 民间文化的渗透。在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 礼治凭藉统治地位的优势, 以制度的、 教化的威力切入生活 习俗, 以礼化俗, 使得礼与俗亦即大小传统的价值差异缩小到最小限度, 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 各地 区, 不同风习的人群对礼的伦理价值的认同, 这是中国文化整体性的特征。 礼俗文化, 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也为中国的思想启蒙往往要从生活方式发端留

5、下了历史 因缘。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 清兵入关强制推行满人服装, 引起轩然大波; 太平军一进入南京就掀起“ 蓄发 易服” 的旋风; 戊戌维新是从康有为上书剪辫、 易服发难; 成功立即颁布新服制, 推行移风易俗。 百年来, 在中国大地上不论是启蒙、 革命、 建设、 破坏, 往往都从生活领域发端, 究其所以, 这是生活方 式意识形态化长期对民族心理的影响, 一有社会风云, 生活问题往往被政治化, 因此本来是完全私人化的 生活, 在中国往往成为社会思潮起伏变幻的晴雨表, 礼俗文化传统的积淀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 生活方式的变革已经消解了意识形态的干预, 成为文化转型中最

6、 活跃、 最广泛而又最受争议的领域。礼俗文化作为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 但它沉潜在民 族心理中的思想影响仍在发生作用。( 取材于刘志琴 礼俗文化再研究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礼制是古人用以定亲疏、 别尊卑、 辨是非的准则, 它用三纲五常和日用消费品的等级分配来规范各 阶层的行为和需求。 B.俗具有习惯性、 自发性, 俗先于礼, 礼本于俗, 而俗在形成为礼、 升华为典章制度之后就具有规范化 的功能。 C.从某种意义上说, 俗是礼之源, 礼是俗之纲; 俗是礼之表, 礼是俗之质。礼和俗两者相互渗化, 相互 依存、 胶着, 两者力量都很强劲,

7、 几乎难分高下。 D.礼俗, 就是以礼化俗, 它采自风俗反过来又对民间生活进行调适。这是治理社会的方略, 目的是使 新课标语文联考试卷( 五) 共8页 第 2 页 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礼制是起源最早而发展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 礼具有制度性、 理论性, 可谓修身、 齐家、 治国之本。 B.在权力统制财产的礼治体制的古代中国, 各个阶层消费生活存在差异, 消费档次必须与地位、 权力 匹配, 而不是取决于钱的多少。 C.中国的思想启蒙往往要从生活方式发端, 清兵入关、 太平军进入南京、 戊戌维新、 成功推 行的制度措施都是如

8、此。 D.“ 礼从俗”、 “ 礼失求诸野” 之说, 以及最早的史书 尚书 关于天子“ 观民风俗” 的记载, 都说明了中国 古代统治者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的治政方略。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大传统文化” 表现为“ 礼” , 而“ 小传统文化” 则可表白为“ 俗” , 礼代表上层文化或精英文化, 俗代表 下层文化或民间文化。 B.在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 礼治占据统治地位, 以礼化俗, 最大限度地缩小礼与俗的价值差异, 从而极 大地增强了不同民族、 地区, 不同风习的人群对礼的伦理价值的认同。 C.中国百年来社会的变革往往都从生活领域发端, 社会风云

9、的变幻会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 反映出来, 因此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会对民族心理造成影响。 D.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 生活方式的变革已经消解了意识形态的干预, 礼俗文化已经不 再作为制度和意识形态, 但它积淀在民族心理中的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 6分) ( 一) 文言文阅读( 1 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47题。 八大山人者, 故前明宗室, 为诸生 踿踿, 世居南昌。 弱冠踿踿 遭变, 弃家遁奉新山中, 剃发为僧。不数年, 竖 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 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 延之官舍。年余, 竟忽忽不自得, 遂发狂 疾, 忽大笑, 忽痛

10、哭竟日。一夕, 裂其浮屠 踿踿服, 焚之, 走还会城。 独自徜徉市肆间, 常戴布帽, 曳长领袍, 履 穿踵决, 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 人莫识也。其侄某识之, 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 山人工书法, 行楷 踿踿学大令、 鲁公, 能自成家; 狂草颇怪伟。亦喜画水墨芭蕉、 怪石、 花竹及芦雁、 汀凫, 翛然无画家町畦。人得之, 争藏弆以为重。饮酒不能尽二升, 然喜饮。贫士或市人屠沽邀山人饮, 辄 往; 往饮, 辄醉。醉后墨渖淋漓, 亦不甚爱惜。数往来城外僧舍, 雏僧争嬲之索画, 至牵袂捉衿, 山人不 拒也。 士友或馈遗之, 亦不辞。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画, 不可得。或持绫绢至, 直受之曰: “

11、 吾以作袜 材。 ” 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 乃反从贫士、 山僧、 屠沽儿购之。 一日忽大书“ 哑” 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哑哑然 。 又喜为藏钩拇阵之戏, 赌酒胜则笑哑哑, 数负则拳胜者背, 笑愈哑哑不可止, 醉则往往欷歔泣下。 予客南昌, 雅慕山人, 属北竺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 至日大风雨, 予意山人必不出, 顷之, 澹公持寸札 曰: “ 山人侵早已至。 ” 予惊喜趣乎笋舆, 冒雨行相见, 握手熟视大笑。夜宿寺中剪烛谈, 山人痒不自禁, 辄 作手语势。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 烛见跋不倦。 赞曰: 世多知山人, 然竟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汩浡郁结, 别有

12、不能自解之故, 如巨石窒泉, 如湿絮 之遏火, 无可如何, 乃忽狂忽喑, 隐约玩世, 而或者目之曰狂士、 曰高人, 浅之乎知山人也! 哀哉! ( 节选自 八大山人传 ) 注:八大山人: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朱耷晚年的自号。翛( x i o) 然无画家町畦: 自由自在不受画家规 矩的约束。弆( j ) : 收藏。嬲( n i o) : 纠缠。跋: 通“ 茇”, 蜡烛根。 4.用“ / ” 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一日/忽大书“ 哑” 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 哑哑然。 B.一日忽大书“ 哑” 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

13、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 哑哑然。 C.一日忽大书“ 哑” 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 哑哑然。 D.一日/忽大书“ 哑” 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 哑哑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 府、 州、 县各级学校, 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 附生、 廪生、 新课标语文联考试卷( 五) 共8页 第 3 页 例生等, 统称诸生。 B.男子2 0岁时行冠礼,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但

14、体犹未壮, 还比较年少, 故称“ 弱冠” 。 C.浮屠, 亦作浮图, 佛教为佛所创, 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 佛教为浮屠道, 后并称佛塔为浮屠。 D.行楷指行书和楷书。行书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 不像草书那样潦草, 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楷书形 体方正, 笔画平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八大山人年轻时遭遇变故, 离开家逃到奉新县的山中, 剃去头发做了僧人。不几年, 手持佛尘被称 为高僧。 B.八大山人擅长书法, 既能师承古人, 又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也喜画水墨芭蕉等, 自由创作而不受规矩 约束。 C.作者感叹人们对山人外表癲狂的“ 知” ,

15、 对山人杰出艺术成就及经历家国破败的内心隐痛和不媚世 俗傲骨的“ 无知” 。 D.八大山人玩世不恭之态的背后是心中情感愤激郁结, 无法自我排遣, 如同巨石阻挡了泉水, 如同湿 絮阻遏了烈火, 无可奈何。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 ( 1) 独自徜徉市肆间, 常戴布帽, 曳长领袍, 履穿踵决, 拂袖翩跹行。(5分) 译: ( 2) 士友或馈遗之, 亦不辞。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画, 不可得。(5分) 译: (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 1分) 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89题。 宿山寺 贾岛 众岫耸寒色, 精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木, 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 高松鹤

16、不群。一僧年八十, 世事未曾闻。 8.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 颔联中的“ 透” 和“ 逆” 二字用得准确传神, 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写出了山寺的什么特点? 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6分) (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 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 屈原在 离骚 中用“ , ” 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 心确实是美好的, 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 2)荀 子 劝 学中 的 “ 青, 取 之 于 蓝, 而 青 于 蓝”与 韩 愈 师 说中 “ , ” 观点相近。 ( 3) 李白 行路难 中写昂贵筵席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 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2 5分) 1 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4) 题。 人 上学的时候, 老师教了“ 人” 字, 解释说其字形像垂着手臂、 挺着腿胫的形象。后来, 我发现生活中许 许多多的人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