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一 鉴赏技巧.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9278157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一 鉴赏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一 鉴赏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一 鉴赏技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一 鉴赏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一 鉴赏技巧.pp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一) 鉴赏技巧,考点要求:鉴赏评价E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诗词鉴赏技巧,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 风格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 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 楚辞是浪漫主义源头。 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 三曹诗则苍凉雄健。 王维诗含蓄生动, 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白居易诗雅俗共赏, 李贺诗奇诡变幻, 李商隐诗清丽俊逸, 杜牧诗含蓄绰约 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2、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 欧阳修,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 范仲淹,苍凉悲壮;晏殊,明朗疏淡, 苏轼,雄健豪放;柳永,缠绵悱恻, 黄庭坚,流畅自然;秦观,情真意切, 李清照,婉约凄切;杨万里,新鲜活泼。 姜夔,精心刻意、清妙秀远,二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看了题目才会知道朱庆余是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酬朱庆余 唐 张籍(时任水部郎中)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张把

3、朱比作相貌既美,歌声又动听的采菱姑娘,赞许他才华出众,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你认为这首诗是写什么的?,观书有感 朱熹,问:看过此诗标题后,你认为此诗主题是什么? 答案:一个人只有经常读书,不断汲取书中的精华,思想上才能有“源头活水”,才能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答案:表面是写水塘清澈如镜,是因为有源头活水。,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如果不看题目,就可能使人错误的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中的美景,或劝人留下来欣赏山中美景。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才能明白这首诗的写作用意。,

4、山行留客 张旭,序、注,(04年全国卷四)江城子 五代 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5、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问:“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三、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首诗写了草径、荒园、鸟宿树、僧敲门、分野色、动云根等,描绘了一幅优美静谧的李凝幽居图。作者把这些景物描写得这样优美,其表达的感情自然是喜爱了。“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我今

6、天暂且离开,以后还会再来,决不负我们共同约定的归隐的日期),这最后的两句恰恰印证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达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分析出来的。,望洞庭湖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前两句写洞庭湖的美丽宁静,“遥望”句则将山水合起来写,在此基础上第四句表达总的印象:洞庭湖好像白银盘,高大的君山倒映在里边就像一个小小的青螺。,为什么要突出写这一景象呢?其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要联系作者当时的情况,刘禹锡,22岁中进士之后在朝廷做官,不久,年轻气盛的他就和柳宗元等人一起因王叔文改革集团的失败而被贬到南方。政治上虽遭遇挫折,但他并

7、未屈服。这首诗就写在他被贬途中。了解了这些,就不难从这首诗中感到诗人浪漫的奇思和宽阔的胸襟了!,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煞人。,中唐时期的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在中唐时期,唐朝已经逐步走向衰败,所以,中唐诗人普遍存在一种感时伤今的情调。,“汴水东流无限春”,这情景多么美好!但河边“隋家宫阙已成尘”,两相对比,巧妙衬托,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煞人!”愁就像扬花一样漫天遍地,怎会不伤人呢?这后两句作者借劝阻行人抒发了昔盛今衰的历史感慨。,四、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

8、是。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五、注意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回答古诗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也如一篇

9、议论文一样,要有论点,有论据,重点明确,顺序合理,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评价主旨类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 言在此而意在彼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 委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

10、表现。,衬托 烘托: 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借古讽今(伤己):追念古代,伤感现实(自己)。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穷形尽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画面色彩感强,富有诗意。,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与内容主旨无可挑剔。 简洁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质朴清新 淡雅 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他 构思精巧 新颖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 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曲折 层次分明 一气呵成 琅琅上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