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语文精粹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7650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中语文精粹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高中语文精粹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中语文精粹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中语文精粹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 1新闻也叫_,其结构一般包括_、导语、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其基本特征是_。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繁衍(yn)荤腥(hn) 怜悯(mn) B噩梦()契约(qi) 拷绸(ko) C缜密(zhn)瞌睡(k) 弄堂(1ng) D尘埃(i)骷髅(g) 游说(sho) 3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黯然颤抖坐想其成迥然有异 B沧桑安谧记忆忧心轻手捏脚 C循着直言老态龙钟消极怠工 D圣地防范仗义执言防患未然 4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1978年在京城招了他们那

2、一拨工人后_基本就再没来过新人_断了线了_干点什么不比这体面_ A,:? B。,。! C,。?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二、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a

3、)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b)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c),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d)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1a、b、c、d四处横线上的词语依次是() A发展睡着联想托付 B膨大横躺思考依托 C前进横卧想象寄托 D膨大横卧联想附托 2句中“特殊的优惠的保护”是指_;“廉价的劳动力”是指_。 3句中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具体的说明方法

4、有() A举例子、列数字 B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C类比、列数字、作诠释 D作诠释、举例子、作比较 4作者用句这个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5句中用“!”作结,试分析一下这个“!”的用处。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解释词语。 不同凡响: 惊天动地: 2目前

5、,在世界上,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是哪三个? 3上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把第一小节的文字改为“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巨响,运载火箭喷射出火焰,飞船升空”,表达效果如何? 5为什么说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端午节振鹏“明天不准停工。”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器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在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

6、狼狈地走出。出了车间,在他们眼帘前首先呈现的,就是厂主方才新贴的赫赫布告,在“不准停工”的字样之前,放工的伴侣们都不知不觉地呆立着,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张望了一回不觉就一致发出了“又是什么”的疑问,少数略微认得几个字的看后,即垂头丧气地发出了微微的叹息,从幽怨不平的叹息声中,可以听出“明天不准停工”的断句。去看亲友、打牌、玩耍、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飘渺了而不可触摸了。“呜”早晨第一次的汽笛响了,提了饭篮,拿了衣包,一个个工人依然照例陆续走进那数千劳动者的总压榨机关内去拼滴血汗。花絮依旧飞舞着,浊气依旧蒸发着,机器依旧转动着这正是“不准停”的“

7、明天”旧历端午节。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车间里的机器,不停地转动,花絮不停地飞舞,工人们各自在车轮转动花絮飞舞中,拿了饭篮,在机器旁的气管中吸取那黄色的带有强性锈质的蒸汽水,将饭泡热,用他们的午餐。花絮不时地落入碗内,随之就进了他们的口腔;纱头不时地断脱;饭碗便时常离开手而去从事工作。这是每日的经常情形;不过在今天,各车间里都似乎是处一种异样的哀怨、悲愤、沉闷、凄惨的情景来。沉默着只有机器转动声一张数字较多的公告,又出现在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上了:“王阿三、张小毛、李定国、胡小妹、余国香、朱长富、卫炳生、刘阿桂、张翠芝等九人,不服命令,擅自停工,着即开除,以警将来,此布。”第

8、三次汽笛呜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只有“唉卜唉”“王阿三、张小毛开除了”“开除了九个”的低微叹息声,在死的沉默中颤动着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原载1926年6月中国青年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厂主方才新贴的赫赫布告。(2)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3)飘渺了而不可触摸了。2端午节多次描写工厂汽笛: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在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

9、鸣了。第三次汽笛呜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文中几次出现工人去看“布告”,关于“布告”在文中也有不同的说法,请找出一两处,试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语言运用 1把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一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和培育,描绘和渲染。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需要你去开垦它,改造它。 改为: 2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则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 2005年8月22日是一代伟人邓诞辰101周年纪念日,21日起,“南巡座舰”将停靠长沙湘江杜甫江阁3个月,供长沙市民参观。 “南巡座舰”属03

10、7型猎潜艇,称宁明号,舰长59米、宽7.8米、吃水3米,是上世纪80年代国内装备最先进、武器最精良的战舰之一。1984年1月24日,同志乘坐宁明号军舰从深圳前往珠海视察,宁明号由此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关键一幕的见证。今年1月11日,南海舰队将已退役的宁明号捐送给湖南湘潭,并改名为“南巡座舰”。今年5月12日,海口市政府与湘潭县政府为军舰举行隆重的启航仪式,“南巡座舰”赴湘正式启航。6月15日,在历经13个省、市、特别行政区,航行2800海里后,该舰顺利入湘,靠港岳阳。21日下午6时,“南巡座舰”抵达长沙市杜甫江阁码头,22日正式与长沙市民见面。 37月21日起,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

11、新浪网等众多媒体,推出“公民节约行为准则”征集活动,从而拉开中央电视台大型宣传活动“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的序幕。请你仿照下面一则例句,拟写“公民节约行为准则”两则。要求内容具体、句式整齐,既要简明又要委婉。 例:多坐公交和地铁既省能源又便捷 答:(1) (2) 四、作文 请你就学校或班内近期发生的一件事,写一则新闻稿,要求必须有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字数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1消息 标题主体 背景 开头 真实 用事实说话。 2B(A项中“繁衍”的“衍”读“yn”;B项中“契约”中的“契”读“q”;D项中的“尘埃”的“埃”读“i”。) 3C(A项中“坐想其成”应是“坐享其成”;B项中

12、“记忆忧心”应是“记忆犹新”,“轻手捏脚”改为“轻手蹑脚”;D项中“圣地”应是“胜地”。) 4A 5B(“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此成语用在B句中恰到好处。A项 “汗牛充栋”本义是形容书籍很多。而A句意思是这样的事情很多,用“汗牛充栋”仅表示多是不恰当的。C项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过,也可以说革面洗心。刊物讲究创新,讲究版式的新颖,但用表“彻底悔过”的成语不当。D项中“左右逢源”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此成语重点侧重“做事”,而D项中则强调“说得头头是道”,这就无法落实“做事得心应手”。) 二、 (一) 1D 2旧中国历届反动政府的保

13、护(或者马关条约的保护) 包身工 3B 4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速发展的情况。5要明确“!”所在的句子,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凝聚了愤激的烈焰,一旦爆发出来,必将焚毁那吃人的制度。结尾处的“!”的应用恰好起到了一个强调的作用。 (二) 1不同凡响:平凡的音乐。不同于一般的声响。比喻人或事物不平凡。惊天动地:使天地为之震惊。形容声音巨大或声势浩大。也形容意义伟大或变动剧烈。 2前苏联、美国和中国。 3描写和议论。 4改后文字是叙述,运用叙述文字虽然简洁,但其表达效果太平淡。而原文运用的是描写手法,描写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描绘出了飞船升空时的声音(惊天动地)、色彩(橘红色)、动态(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5因为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