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PDF无答案).pdf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927167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PDF无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PDF无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PDF无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玉门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PDF无答案).pdf(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玉门一中高三 10 月月考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 玉门一中高三年级 10 月月考(语文)试卷 玉门一中高三年级 10 月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徐斌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德尔斐神庙铭刻着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警语。正是因为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现代 人或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冲突,造成一个又一个悲剧。克服人类各种危机,需从这个根 源入手。这方面文学大有可为,因其追问和塑造的恰恰是人的灵魂。 首先,文

2、学要有自审意识。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卡夫卡在文学上之所以伟大,就 在于他用荒诞、悖谬等非同寻常的手法,有效地揭去长期掩饰在人们身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让人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生存的真实境况。 难怪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卢卡契承认卡夫卡“属于更 高层次的现实主义家族”。建立自审意识要以对人性的认识为基础。现代社会一方面脱离了基本的食物 链式生存方式;一方面仍然带有食物链的标记,随时准备弱肉强食。伟大诗人歌德的浮士德 ,在主 人公开拓进取的道路上始终有一个名叫梅菲斯特费勒斯的魔鬼伴随,诱使浮士德犯错甚至犯罪。这个故 事隐喻着人类的进步,也隐喻着个人的成长。如何让“人”对自

3、己的内心有所审视?剧作家迪伦马特在 老妇还乡中采用了“精神围攻法”;他让年轻时犯有过失的主人公陷入猝不及防的精神围攻之中。 绝望中他开始反省自己,决心用生命赎罪。于是这个人物形象不再猥琐,甚至涅槃出一种“庄严的气 派”。 其次,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要以地球为背景建立一种大生命系统,关爱任何一种生 命的现状与未来。优秀的作家不仅是思想家,还是预言家。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德 柏林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山岳、海洋与巨人 ,预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带来的后果,这种思考 极为深远。与此同时,文学需有大爱意识,应该具有人类良知。原子弹问世后,迪伦马特写出了物理 学家一剧,

4、追问科学家:你是不顾一切地发明呢,还是以维护人类命运为前提呢?此剧让人不得不深 刻反思。还有一种大爱体现于别样的人性关怀:一个在历史学家或法学家笔下的罪人,在文学家笔下, 却很可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文学家有义务写出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可以说,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路有多长,人类认识自我的路就有多长。这一论断的确立当使经常 鼓噪或担心“文学死了”的人们安稳入睡了。 (摘编自叶廷芳文学当助人识己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分) ( ) ) A. 人类要从认识人本身入手避免危机出现,而追问塑造人灵魂

5、的文学大有可为。 B. 老妇还乡中采用“精神围攻法”是为了让“人”对自己的内心有所审视。 C. 真正伟大的作家思想深远,能用各种非凡手段让人们认清生存的真实境况。 D. 人的思想情感矛盾和复杂,文学家对罪人的看法与历史学家或法学家不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分) ( ) ) A. 文章面向未来,从深、广两个维度,阐述文学应关爱生命,关怀深层人性。 B. 文章第二段以例证和引证,证明文学要以认识人性为基础,培养自审意识。 C. 文章结尾用隽永的语言指出:人类永远在认识自我,而文学永远不会消亡。 D. 文章从助

6、人和识己两方面,阐述了为克服人类危机,文学家应承担的任务。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分) ( ) ) A. 魔鬼始终伴随浮士德主人公,隐喻消极的一面伴随人类进步与个人成长。 B. 迪伦马特物理学家中的追问,启发观众反思人性关怀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C. 卡夫卡的现实主义属于更高层次,是因其揭开表象让人看清生存境况的真实。 D. 真正追问和塑造人的灵魂,人类才能避免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隔

7、河柳忆明珠 赵俊瑞 隔河柳忆明珠 赵俊瑞 小城有河,河边有柳,柳外有人家,人家屋顶上也有我家的一片烟霞。 那时候,我经常独自沿河溜达。清早或傍晚,出我家迎河的后门,沿河这岸,向前,过桥,到河那岸; 再向前,再过桥,又转到河这岸。靠近我家的一段河道上,距离不等地排列着四座桥。我的散步,往往以绕 遍这四座桥为一个回次。这样就从河两岸串连成一条“弓”字形的线路。两岸绿柳成荫,间有杂树生花。朝 朝暮暮,我都在“傍花随柳过前川” ,颇有点悠然自得。我对这条河倾注着深深的爱恋。尤其喜欢两岸的柳, 婀娜临风,缱绻缠绵,不能不令人想起“一枝一叶总关情”那句话。 柳是水边风景的主体,有了柳,轻摇的小船和半露的红

8、楼,才分外地点缀得宜,连水底琉璃世界若无 柳的影荡漾其间,也会变得冷漠荒寂。早些年,我曾写过一篇后门小景 ,文中说到由于我居家临河,一 出后门,便可见到“两个黄鹂鸣翠柳” ,兴许还会碰上“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里地处吴头楚尾,虽然不可能 “窗含西岭千秋雪” ,但“门泊东吴万里船” ,却是司空见惯。曾有一位编辑远道见访,她说除了向我组稿, 还要现场考察一下这地方,是否真像我在后门小景里所写的那样优美。我只不过借用了杜甫的三句诗, 又何曾为我寄寓的这片土地妄赞一词!既然她满腔热情而来,我便不可不顺应她的要求。于是我陪她沿河而 行。待走完了一个“弓”字,我问她观感如何,她十分肯定地回答: “漂亮,这

9、地方很漂亮! ”我心里却很抱 歉,因为其时已近深秋,霜凋碧树,两岸的柳林,在寒风里摇动稀疏的枝条,境况颇为凄清。我希望能对这 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有所补偿,便说:明年春天请你再来吧,来这河边看柳。最好在早春,有句谚语: “五九、 六九,隔河看柳! ” 第二年的五九、六九,她没有来。她当然不会来,柳有什么不寻常,何必到这河边看?又不是洛 阳的牡丹花! 但,在我则不然。因为我喜欢这条河,喜欢这河边的柳。特别在五九、六九的季节,大清早,沿河闲 步,猛抬头,忽见对岸柳林,经过一冬酣眠,像是睁开了睡眼,枝头浮现出一片微微的绿色。不,是绿意, 惺忪的、朦胧的,似乎还徘徊在梦境的边缘,尚未完全醒转来的一片绿意。

10、我每见到这景象,便企图试 加描述,总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儿。我终于寻到了一句绝妙好词,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那句谚语: “五九、 六九,隔河看柳。 ”它似乎什么也没说,只是顺手一指: “看! ”但这看,有季节五九、六九;有间隔 河。这在你的眼中才可能发现浮动在柳梢头的那片绿意惺忪,朦胧,虚无缥缈而生机勃发。中国诗歌 中表现草木初萌景象的名句,如“绿柳才黄半未匀” 、 “草色遥看近却无”等,直写绿、黄和远、近,仍嫌拙 笨。民谚八字,超以象外,渺乎言之,而绿、黄、远、近,自寓其中,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而最 妙的,应属“隔河”两字。在看柳的人与柳之间,如果仅仅拉开距离,一百步,二百步,那也不见得

11、有什么 意味。距离中间须有所隔,隔,产生距离以外的东西。隔山、隔墙、隔乱石堆,都是隔;对于看柳而言,最 合适的还是隔着一条河。盈盈的波光如美目流眄min,斜视、看、望等意,这隔,对于柳,无论当它梢头初绿, 或柔丝渐长,或暗可藏鸦,都是不可取代的美丽的映衬。因而也是看柳所不可或缺的一隔。此岸的柳到彼岸 看,彼岸的柳到此岸看。可即而不即,宁愿隔河相望,此中微妙,但可心领神会而已! 又到了“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的季节,我迁离那小城已四年之久,此地也有河,河边也有柳,也 可以让我隔河看去,但,我似乎毫无兴趣了。要知道,小城的那条河,跟我关系非浅。 “文革”期间,我作 玉门一中高三 10 月月考 语文

12、试卷 第 2 页 共 4 页 为被“揪”出来的“牛鬼”或“蛇神”之一员,被发落到开河工地上“劳动改造” 。这条河的诞生,我 出过一把力。以后河边栽上柳,柳很快成了林,我又成了河边上的一个看柳的人。当时怎想到我参与开 挖的这条河,竟成全了我“隔河看柳”的缘分?现在我离开了我参与挖的那条河,便失去了那河的一隔, 也就失去我想望中的柳了! (选自白下晴窗闲笔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分) ( ) A本文开头前后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把河、柳、人家、烟霞组合在一起,文笔简洁淡雅, 层次清

13、晰,画意盎然,感情深挚,给人美好的感受。 B文中写编辑来访,一方面借她之口从侧面表现小城景色之美,另一方面引出下文对“五九、六 九,隔河看柳”的描绘和对其情致的揭示。 C文章的语言生动有味,比如“它似乎什么也没说,只是顺手一指: 看! ”使用拟人手法,形象 地表现了民谚“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绝妙的意味。 D本文结尾叙写作者在“文革”中的一段特殊经历,补充交代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小城带给作者的 伤害,这为前面各段的描写和叙述笼罩上了阴影。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6 分)分) (1)婀娜临风,缱绻缠绵,不能不令人想起“一枝一叶总关情

14、”那句话。 (3 分) (2)我只不过借用了杜甫的三句诗,又何曾为我寄寓的这片土地妄赞一词! (3 分) 6文中揭示了“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的妙处, “河”和“柳”有什么样的关系?结尾写“又到 了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的季节” ,我却无心隔河看柳有什么用意?( 文中揭示了“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的妙处, “河”和“柳”有什么样的关系?结尾写“又到 了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的季节” ,我却无心隔河看柳有什么用意?(6 分)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12 分) 材料一 材料一 中央财政在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安排了 5 亿元

15、实施雄安新区 “洗脸工程” , 支持雄安新区正在 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介绍,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专门以 “三 线一单” (资源、生态、环境这三线和负面清单)优化新区发展;以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基础, 优化新区布局;以新区环境质量改善推动白洋淀乃至京津冀环境质量改善;以绿色基础设施和智慧环保 服务提升新区绿色建设水平,在新区建设运营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坚守生态空间、系统保护修复、 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绿色先导、打造智慧环保和创新体制机制等六个方面,把新区建成绿色低碳、信息 智能、宜居,且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新区。 (

16、摘编自董瑞强中央财政投入 5 亿元专项资金给雄安新区“洗脸” ) 材料二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徐赛男雄安新区规划出炉,一所“未来之城” ) 【注】北京六环沿线以内地区(半径 15-30 公里) ,为首都政治文化功能核心区;六环至涿密高速一线 地区(半径 30-70 公里) ,为首都政治文化功能拓展区;涿密高速以外区域(半径 50-300 公里) ,为首都政治 文化功能延伸区。雄安新区刚好在第三层次,它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 新区。建设雄安是千年大计。 材料三 材料三 雄安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遗迹与文化保护工作的精神, 组织做好考古调查与 勘探工作,在规划编制中体现文化先行的理念,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区,守住安全红线、生态红线,更要守住文化底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张广汉表示,新区规划要保护和传承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 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摘编自肖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