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PDF) (1).pdf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9271670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5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PDF)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PDF)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PDF) (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PDF) (1).pdf(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临泽一中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 9 月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 5 第 1-2 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 圣叹评点水浒传 、李卓吾评点西游记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 、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 “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 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

2、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 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 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 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 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 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 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

3、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 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 艺术中的主体性; 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 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 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 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 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

4、引导更加 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 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 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 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 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 2 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 与原作一起

5、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 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评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特征, 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B“评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时也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 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C“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幽默, 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 脂砚

6、斋评点红楼梦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侧重论述了中国文艺评论上的一种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的主要特征及其特有 的价值。 B文章由“评点”这种评论样式随时代的发展已失去历史地位,自然而然地引出与“评点”类似的 “弹幕”。 C文章在分析论证“弹幕”这种新的评论样式时,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既指出其优势,也分析了 其弊端。 D文章最后分析了“弹幕”的发展路径的两个方向,并认为“弹幕”最终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 重要台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文

7、艺 批评家。 B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也是“文化搬运工”,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使得欣赏者能更有效地欣 赏作品。 C“弹幕”与互联网技术联系紧密,它介入的领域将更宽泛,最终或许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 要台阶。 D文艺评论的作用重大,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也可能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 新经典。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 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 菖蒲和大

8、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 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 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 化符号。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 这一天,正可以重温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 鸢舞”,“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这些细节,让日常生活有了更多

9、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 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 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 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改编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 ) 材料二: 20 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 是我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 化的冲击。人们深切地感受到

10、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创造出许多动人的习俗。人们用烟花爆竹,惊 骇邪恶, 迎接新年; 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的月饼, 象征人间的团圆; 在严寒刚刚消退、 万物复苏的早春, 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 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多么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当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 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摘自冯骥才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 材料三: 4 随

11、着时间的推移, 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被人重视。 今天, 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 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 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 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 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美好的希望与祝福。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智慧存在于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代 表。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

12、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融进现代社会的审美需 求, 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 否则, 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 不可能行之久远、 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 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 节流行的对联、年画、龙灯、窗花、舞龙等;元宵节的逛灯会、猜灯谜;重阳节的爬山、赏菊、登高望远 等,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 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

13、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 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 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 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摘编自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 4下对对材料中“节日习俗”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节日习俗和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 民族精神、 家国情怀、 审美追求等有关, 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B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而存在,习俗使人们可以依托生活体验来领

14、悟节日的真意。 C现代文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会使节日习俗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 D 节日习俗是文化载体之一, 抽象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具体载体而变得生动可感, 带给人丰富的享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习俗使节日具备了更多的仪式感, 没有仪式感的节日无法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B 仪式使人的身体和心灵均参与到节日中来, 它对节日的庄重感、 吸引力、 投入性、 参与性均有影响。 C美好的生活愿望是习俗的出发点,所以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传统的节日仪式淡出人们 的视野就成了必然趋势。 D挖掘、整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

15、内核,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是为了使现 5 代社会的价值标准逐渐符合文化传统的要求。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应重视传统节日的原因。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稻草垛咖啡馆 宗 璞 阿虎是小名,叫阿虎便有一些希望他做大事的意思。阿虎曾经在一家名气很大的公司工作,并任本地 区分公司总经理,很得领导层的重视。都传说他要高升了,可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不但拒绝高升,连本 来的职位也辞掉了。 过了些时候,街角出现了一家小咖啡馆。进门处有一大幅画,画着大大小小的稻草垛,这就是咖啡馆 的名字,让人想到阳光和收获,似乎还有些稻草

16、的香味,混杂在浓郁的咖啡香味里。 阿虎的妻子白凤是个心高气傲的女子,她可不是容易改变生活方式的。为了阿虎要换工作,他们已经 讨论了几年,两人甚至准备分道扬镳,迟延不决是因为五岁的儿子不好安排。 几个月前,公司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在办公室猝死。这事大家谈论许久,也就慢慢淡忘了,却为阿虎 的主张增加了砝码。白凤一时深感人生无常,不再劝说,便随他离开高楼,到街角开了这家咖啡馆。 他们离开了大公司的钩心斗角,那里每个人身上都像长满了刺,每个人都必须披盔戴甲。经营小咖啡 店就自由多了。他们还烤面包,做糕点,也做一些简单的菜肴,不久这稻草垛就出了名。 常有人下班后在这里吃点什么, 有些顾客是阿虎以前的同事, 他们说: “你的咖啡馆眼看兴旺起来了, 还不开个连锁店?你是个能成功的人。” 阿虎笑笑,说:“成功几个子儿一斤?人不就是一个身子、一个肚子吗?”他记得小时候父亲常说, 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阿虎的父亲是三家村的教书先生,会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