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十一)(PDF).pdf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9269342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6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十一)(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十一)(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十一)(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十一)(PDF).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 0 1 6届高三新课标模拟卷语文试题( 十一) 新课标卷第1 页( 共6页) 】 新课标模拟卷1 1 语文试题(十一) 编审 语文研究室 注:1 .本卷总分1 5 0分, 考试时间1 5 0分钟; 2 .考试范围: 高考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 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秦王朝统治者的厚葬在历史上颇为突出, 秦始皇墓即是如此。 汉承秦制, 其厚葬之风被认为较秦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汉武帝 生前营建茂陵, 汉书 载“ 多藏金钱财物, 鸟兽鱼鳖, 牛马虎豹生禽, 凡百九十物” 。即使素以“ 节俭” 著称的汉文帝也未能例外

2、。他生前 曾称死后要“ 薄葬” , 不以金银铜锡为饰, 仅用陶瓦器皿陪葬。但到了 晋代, 霸陵遭掘, 发现大量金银珍宝。 汉代帝王普遍实行厚葬, 据 晋书索琳传 记载: “ 汉天子即位 一年而为陵, 天下贡赋三分之, 一供宗庙、 一供宾客、 一充山陵。 ” 就是 讲, 要将每年赋税收入的三分之一作为修建皇陵的费用。这里虽然 在数据上并不一定准确, 但汉代的厚葬之风可见一斑。 此外, 不仅帝王厚葬, 宗室勋贵也加以效仿。史书上所谓“ 窦氏 青山” 、 “ 卫青庐山” 、 “ 霍去病祁连山” 等, 都是形容汉代勋戚坟冢之高 大。 汉书佞幸传 记载, 哀帝宠臣董贤死, “ 乃复以沙画棺, 四时之 色

3、, 左苍龙、 右白虎, 上著金银日月, 玉衣珠壁以棺, 至尊无以加” 。 当然, 汉墓的“ 厚葬” 并非只是在墓中填满珍宝这么简单, 其大致 还是遵循“ 事死如事生” 的原则, 即死者生前享受的东西都要带到墓 中去。其墓葬形制的宅第化与陪葬品的生活化皆十分明显。拿南昌 海昏侯墓来说, 海昏侯墓的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错落有 致, 分布着以海昏侯墓为核心的大小9座墓葬和一座车马坑。墓园 地面建筑各种要素齐全, 祠堂、 寝、 便殿、 厢房和墓园墙以及道路和排 水系统等基址均清晰可辨。俨然如墓主活着之时的样子。 此外, 也有研究认为, 这种“ 事死如事生” 与汉代人对孝悌思想的 推崇不无关

4、系。孔子曰: “ 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 在 当时的人看来, “ 孝” 不仅表现为现世的“ 亲亲” 、 “ 尊尊” , 而且体现在 父母、 长辈死后, 也要一如既往地奉行孝道。 孝经 曰: “ 孝子之事亲 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 ” 这里, 虽然孔子并不提倡厚葬, 但随着汉武 帝“ 独尊儒术” , 古代儒家“ 事死如事生” 的丧葬观念却被充分发挥, 最 终成为汉代厚葬的理论依据。 当然, 厚葬看起来是繁荣兴盛的表现, 但同时也给当时的民众带 来了不小的负担。事实上, 就现有文献来看, 厚葬

5、之风已远远超出了 一般民众所能承受的能力。 后汉书崔骃附崔寔传 就记载崔氏家 族因竭力建坟茔、 修碑祠而倾其所有, 导致家业败落, 贫困如洗。汉 代桓宽在 盐铁论散不足 也曾谈及此种风气。他称, 一般黎民竞 相慕效厚葬之风, “ 而至于发屋卖业” 。 到了东汉, 朝廷已经开始下诏明确制止“ 厚葬” 这种“ 奢糜” 的行为。 后汉书明帝纪 记载, 明帝永平十二年就曾下诏谴责和制止“ 厚葬” 。 此外, 汉代的厚葬也并没有起到保护墓主的作用, 反而成了汉墓屡遭盗 掘的重要原因。正因此, 考古界也有“ 汉墓十室九空” 的说法。很多汉墓 在汉代就已经被人盗掘。像前文所述的汉文帝霸陵在成书于汉代的 史

6、记 中, 就有被盗的记载, 当时还发现了大量的“ 瘗钱” 。汉武帝的茂陵也 是多次被盗。在刘彻死后仅3、 4年内, 茂陵就已遭盗掘, 当时甚至还有 人在扶风( 今陕西省扶风县) 买得墓中所葬玉箱、 玉杖二物。 ( 节选自2 0 1 5年1 1月2 4日中国新闻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朝统治者普遍实行厚葬, 这种统治者厚葬之风起源于秦朝, 汉朝的规格超越了秦朝, 汉天子把每年三分之一的赋税收入作 为修建自己皇陵的费用。 B.据 汉书 记载, 汉武帝生前营建茂陵时, 贮藏了无数金钱财物, 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等牲禽, 共有一百九十多种, 可见茂陵陪葬 物品之多

7、。 C.汉文帝素以“ 节俭” 著称, 他生前曾说死后要“ 薄葬” , 不用金银 铜锡, 只用陶瓦器皿陪葬。但到了晋代, 他的陵墓遭掘, 却发现 大量金银珍宝。 D.汉代的厚葬之风不仅限于帝王, 宗室勋贵也加以效仿。据 汉 书佞幸传 记载, 哀帝宠臣董贤死后, 他的沙画棺上镶嵌着金 银日月, 棺内有玉衣珠壁。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汉墓的厚葬并不只是在墓中填满珍宝财物, 更主要的表现是墓 葬形制的宅第化、 陪葬品的生活化都十分明显, 这大致遵循的 是“ 事死如事生” 的原则。 B.“ 事死如事生” 指死者生前享受的东西都要带到墓中去。因此 陵墓的地上、 地下建

8、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他活着时候的 样子, 南昌海昏侯墓就是这样。 C.“ 事死如事生” 的原则与汉代人推崇孝悌思想有关系, 在当时的 人看来, “ 孝” 不仅表现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侍奉, 而且体 现在死后也要奉行孝道。 D.“ 事死如事生” 的丧葬观念之所以成为汉代厚葬的理论依据, 源 于孔子对“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的推崇和汉武帝“ 独尊儒 术” 后的大力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代的厚葬之风由帝王、 宗室蔓延到普通民众, 表面上的繁荣 兴盛, 却给当时的民众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因为它已经远远超 出了一般民众所能承受的能力。 B.

9、 后汉书 记载了崔氏家族因受厚葬之风所害导致家业败落、 一 贫如洗的故事, 汉代桓宽也曾谈及此种风气的不足, 东汉明帝 永平十二年下诏予以谴责和制止。 C.汉代“ 奢糜” 的厚葬并没有起到保护墓主的作用, 反而使得汉墓 屡遭盗掘, 很多汉墓在汉代就已经被人盗掘, 被考古界说成“ 汉 墓十室九空” 。 D.汉文帝的霸陵和汉武帝刘彻的茂陵都在他们死后3、4年内就 遭到盗掘, 一般黎民因此“ 而至于发屋卖业” , 可见汉代的厚葬 之风对死者和生者均有危害。 海南中学 【 2 0 1 6届高三新课标模拟卷语文试题( 十一) 新课标卷第2 页( 共6页) 】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 6分) ( 一)

10、文言文阅读( 1 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蒋堂, 字希鲁, 常州宜兴人。 擢 踿 进士第, 为楚州团练推官。满岁, 吏部引对, 真宗 踿踿览所试判, 善之, 特授大理寺丞、 知临川县。县富人李 甲多为不法, 前令莫能制, 堂戒谕不悛, 白州以兵索其家, 得僭乘舆 物, 置于死。召为监察御史。禁中火, 有司请究所起, 多引宫人属吏。 堂言: “ 火起无迹, 安知非天意也, 陛下宜修德应变。 有司乃欲归咎宫 人, 以之属吏, 何求不可, 而遂赐之死, 是重天谴也。 ” 诏原之。 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 徙淮南, 兼江、 淮发运事。时废发运使, 上 封者屡以为非便。堂言: “ 刘晏、

11、 裴休, 皆尝为江淮、 河南转运使, 不闻 别置使名。国朝王嗣宗、 刘师道, 亦止为转运兼领发运司事, 而岁输 京师常足。 ” 时虽用其议, 后卒复。在江、 淮, 岁荐部史二百人。或谓 曰: “ 一有谬举, 且得罪, 何以多为?” 堂曰: “ 十得二三, 亦足报国。 ” 知越州州之鉴湖马臻所为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言听民 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复之 。徙苏州。先是, 发运使上计, 造大舟数 十, 载江、 湖物入遗京师权贵, 堂曰: “ 吾岂为此, 岁入自可附驿奉也。 ” 前后五年, 未尝一至京师。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庆历初, 诏天下建 学。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 堂因广其舍为学宫, 选属官以

12、教诸生, 士人翕然称之。杨日严在蜀, 有能名, 堂素不乐之。于是节游宴, 减 厨传, 专尚宽纵, 颇变日严之政。又建铜壶阁, 其制宏敞, 而材不预 具, 功既半, 乃伐乔木于蜀先主惠陵、 江渎祠, 又毁后土及刘禅祠, 蜀 人浸不悦, 狱讼滋多。以尚书礼部 踿踿侍郎致仕踿踿, 卒, 特赠吏部侍郎。 ( 节选自 宋史蒋堂传 )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知越州/州之鉴湖/马臻所为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 言/听民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复之 B.知越州/州之鉴湖/马臻所为/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 言听民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复之 C.知

13、越州/州之鉴湖马臻/所为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 言听民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复之 D.知越州/州之鉴湖/马臻所为/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 言/听民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复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擢, 指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拔、 陟、 提以及左转等。 B.真宗, 是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的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 在太庙 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C.礼部, “ 六部” 之一, 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 科举等, 长官为礼部 尚书, 副职叫侍郎。 D.致仕, 也称“ 休致” , 指官员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

14、为七十 岁, 有疾患则提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蒋堂断案果断明智。管理临川时, 对屡教不改的李甲, 敢于果 断采取措施置之于死地。做监察御史时, 对禁中失火牵连宫人 一案见解独到。 B.蒋堂备受真宗赏识。吏部引对之后, 真宗特旨授予他官职。他 的建言均被真宗采纳, 如宽恕宫人以及最终废止发运使都是听 从了他的建议。 C.蒋堂乐于举荐人才。在江、 淮为官期间, 他每年举荐部史二百 人。别人劝他不要举荐太多招惹罪过, 他却说十个得到两三个 对国家也有益。 D.蒋堂耿介也有缺点。他拒绝运载江、 湖两地物产入京馈赠京师 的权贵, 但在益州时, 与

15、在蜀地有才能和名望的杨日严不和, 改 变了杨日严的政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 ( 1) 有司乃欲归咎宫人, 以之属吏, 何求不可, 而遂赐之死, 是重天 谴也。( 5分) 译文: ( 2) 其制宏敞, 而材不预具, 功既半, 乃伐乔木于蜀先主惠陵、 江渎 祠。( 5分) 译文: (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 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89题。 安乐窝 邵庸 半记不记梦觉后, 似愁无愁情倦时。 拥衾侧卧未欲起, 帘外落花撩乱飞。 【 注】 邵庸, 北宋著名哲学家, 隐居苏门山, 屡授官不赴。晚年卜居洛阳天津桥南, 名其住所 为“ 安乐窝” 。 8.本诗前二句主

16、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描写出诗人梦醒后怎样的 心理状态? ( 5分) 答: 9.这首诗有人题作“ 懒起吟” , 你认为哪一个标题好, 请简要分析。 ( 6分) 答: (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 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 韩愈在 师说 中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 教与学是可以相长 的, 具有朴素的辩证唯物论思想的两句是“ , ” 。 ( 2) 苏轼在 赤壁赋 中通过写蛟龙和寡妇的反应, 从侧面表现箫 声呜咽悲凉的两句是“ , ” 。 ( 3)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 “ , ” 两句写得有声有 色, 描绘了将士们乘胜追杀的激烈壮观场面。 【 2 0 1 6届高三新课标模拟卷语文试题( 十一) 新课标卷第3 页( 共6页) 】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 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 只能做所 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 则按所 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2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