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 最后冲锋制胜高效模拟卷(6).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69240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语文 最后冲锋制胜高效模拟卷(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高考语文 最后冲锋制胜高效模拟卷(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语文 最后冲锋制胜高效模拟卷(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语文 最后冲锋制胜高效模拟卷(6).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语文最后冲锋制胜高效模拟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尽管尽早尽可能尽心竭力B、乌兔乌纱乌拉草子虚乌有C、夹衣夹层夹肢窝夹七夹八D、喷薄喷嚏喷气式喷云吐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蒙蔽风采侦查兵大才小用B、诋毁折叠钉扣子堕落腐化C、福分返工井冈山作风肤浅D、彗星具备反光镜偷工简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不是对每一个方面、问题、种类作事无巨细的论说,而是钩玄提要,索隐发微。

2、B、他一向自视甚高,对任何人的意见都一律反对,尽是瞧不起的话,不赞一词。C、不过鉴于中国经济整体受损程度不高,中国的相对实力将获得壮大。D、“兵进亚丁湾”,成为岁末年初的最大新闻之一。“海军”、“海盗”、“护航”、“航母”亦成为撩拨亿万国人的关键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呼延赞扬名沙场、马革裹尸的抱负的落空,是因为宋朝放弃对外开疆拓土的追求,转向日益强调内部建设与崇尚文治的朝政路线使然。B、他也认为,由权威部门把相关的统计数字公诸于世是最理想的,但对于是否真能尽快实现,他认为有一定难度。C、“折腾”对于屡次经受“运动”的国人并不陌生,建国后的“折腾”就是在内部制造矛盾。D、尽

3、管火箭总经理莫雷已经表示,火箭仍将围绕姚明打造球队,不过,NBA并不相信承诺,火箭完全可能会在本赛季结束后交易姚明。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针对南海出现的新情况,外交部发言人说,我们希望有关各方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为。B、按照国际上的标准,一般将未开通或开通后平均每月使用频次少于4次(含4次)的信用卡定为“睡眠卡”。C、温家宝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繁荣稳定。D、今年要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

4、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各行各业都要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和安全管理。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牛郎织女传说的蕴含与流传的广泛性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中孕育时间最久,产生时代最早,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在海内外影响最大的一个。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说,这在世界民间传说中都是少见的。说它孕育时间最久,因为它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名称和身份特征分别来自原始社会末期秦人和周人的两个祖先;说它产生时代最早,因为它的故事产生于秦汉之际,定形于汉代末年;说它最集中而典型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因为故事的两个人物牛郎、织女

5、事实上是我国从史前时代直至近代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的社会特征的代表。中国长久的农业经济在世界上是比较典型的,而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正反映了这一特征;故事中的王母或玉帝既是家长的象征,又是国家政府的象征,又是神灵的象征,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一)由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二)由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三)由阎罗天子、城隍庙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为鬼神系统(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那么,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玉帝

6、或王母,便是政权、族权、神权的代表,是中国农民几千年中所受压迫力量的象征。相对来说,夫权的统治在广大劳动人民中不象上层统治阶级中那样突出,因为在农业劳动中男女双方都从事劳动,因而在家中也都有发言权。而且,劳动人民是热爱自由的,所以在这个故事中,不但没有男子对妇女的压迫、歧视的情节,而是表现出他们共同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进行不懈努力的状况,反映出对爱情的无限忠贞。这种精神,同大量民歌中所反映的精神是一致的。而且,这个传说还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所谓“门当户对”的门阀制度和门第观念的批判;作为农民形象代表的牛郎以王母的孙女为妻,也反映了上层社会中妇女没有地位,男子对女子缺乏真诚爱情,因而青年妇女

7、更希望与淳朴的农民为妻的实际。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中深层的问题,已涉及对整个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批判。说它是我国民间传说故事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因为它不仅在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广大地区,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南方的苗、瑶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他们的流传版本,同时在日本、韩国、越南、东南亚地区也广泛流传。比如日本不但牛郎织女的故事广为流传,而且有不少诗歌作品歌唱这个故事,据我们初步掌握,就有100多首。而且,在日本的仙台,七月七日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带动了仙台的旅游文化。说它影响最大,因为它形成了流传两千多年,涉及好几个国家的“七夕节”。由此产生了无法统计的诗、词、曲、赋、文作品和小说、

8、曲艺、戏剧。历代咏牛郎织女的诗作数不胜数,我国的各个剧种中也都有天河配、牛郎织女的剧目。(选自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2009年第1期人文杂志)6、下列对题目中“蕴含”一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牛郎织女两个主要人物的名称和身份特征分别来自原始社会末期秦人和周人的两个祖先。B、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中深层的问题。C、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涉及到对整个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批判。D、牛郎织女的故事形成并流传了两千多年。7、对“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的依据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牛郎、织女是我国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的社会特征的代表B、故事中的王母和玉帝象征了家长,

9、也象征着国家,更象征了神灵。C、故事反映了上层社会中青年妇女没有地位,男子对女子缺乏真爱,而青年妇女更希望与淳朴的农民为妻的实际状况。D、它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南方的苗、瑶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流传版本。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牛郎织女的传说孕育于原始社会末期秦人与周人的两个祖先,产生于秦汉之际,定形于汉代末年。B、中国的农业经济是世界上比较典型而长久的。C、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对所谓“门当户对”的门阀制度和门第观念的批判。D、牛郎织女所表现出的对爱情的无限忠贞是中国古代民歌共同的主题。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牛郎织女的故事中没有男子

10、对妇女的压迫、歧视的情节,这表明,夫权的统治在上层统治阶级中比在劳动人民中相对突出。B、在日本仙台,七月七日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它带动了当地的中国文化旅游。C、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广泛流传,甚至出现不少歌唱这个故事的诗歌。D、农业社会中,男子的社会地位受到了同样从事劳动的妇女的挑战。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

11、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

12、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注释】险诐(b):不正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

13、正确的一项是: ( )A、茅焦解衣危论危:正直 C、此理而谕之也 谕:使明白B、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致:达到 D、常与讽而少直 与:赞同,赞成11、全都符合作者“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的进谏方法的一项是()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A、B、C、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怎么样。 B、

14、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学会以理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 C、作者在文末表示,自己将学习龙逢、比干的忠心,学习苏秦、张仪的游说方法,用以进谏时取法。 D、本文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各种论证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3分)(2)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4分)(3)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3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北斋雨后 文 同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注此诗为文同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1)这首诗表现了文同什么样的心情,请结合全诗作出简析(4分)(2)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元同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