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二语文 1.2.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备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69048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二语文 1.2.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备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届高二语文 1.2.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备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二语文 1.2.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备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二语文 1.2.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备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案一 目标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2了解课文相关背景及悼词写法3 根据课文完成练习题二过程(一) 背景1.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二)、简介悼词的一般要求。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1.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2.介绍去世者的简历。3.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4.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者家属。(三 )(1)熟读课文(2)完成下列习题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2、 繁芜 不可估量 卓有成就 即使 拂去 浅尝辄止 嫉恨 悼念 诽谤 诬蔑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A浅尝辄止竞相爱戴顶峰B忠心喜悦独到诬蔑忌恨C豁然开朗建树诅咒逝世D坚忍不拔芜草驱逐估量3.“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一句中:“这”指的是_ “主要的”指_4.“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一句中“首先”的含义是()A强调先后顺序,马克思先参加革命实践活动,然后又进行科学研究。B强调马克思先成为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C马克思是一位科学家,但主要还是一个革命家。D强调马克思在革命实践、理论方面的贡献比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大。5.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2)题

3、。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1)“一个简单事实”的内容是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B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C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D“人们首先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

4、反。”(2)冒号后的复句所阐述的观点,转换成下列复句来表达,选出符合原意的一项 A物质决定精神,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上层建筑也必须由产生它的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B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上层建筑必须由产生它的基础来解释,而过去所做的适得其反相反。 C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由产生它的基础来解释,所以所做的正好相反。中学语文在线() D物质决定精神,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上层建筑也必须由产生它的基础来解释,而过去所做的正好相反。 6、阅读全文,找出提示全文论述中心的语句是()A当代最伟大思想家停止思想了。B这个人的逝世,

5、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C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指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该是很够了。D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7、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1)(2)题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指出这段话的修辞手法,概括这段话的内容。答:_(2)对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背离事实的一项是()A破折号起停顿作用,表示恩格斯不想说出马克思逝世的消息但又不得不说的矛盾。B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睡着了”的意

6、思是“永远地睡着了”死亡。C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强烈的转折,表达恩格斯由于没有料到马克思的逝世这样突然,而在思想感情上发生剧变,产生的了极大的悲痛。D破折号在这里既有解释的作用,也表示语气上的短暂停顿。正是这一停顿,突出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表达。8、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

7、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1)“这样”指代的是()A第五段所写的内容。B上文所写的内容。C第三、四、五段所论述的马克思深广的理论研究和伟大的理论创造D上文所论述的马克思的“两个发现”。(2)第一、第二句话在全段中起的作用是()A总括上文B领起下文C转折D承上启下(3)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A论述马克思注重理论科学的新发现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影响。B介绍马克思从事历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从而提示马克思的革命家本色。C概述马克思密切注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以及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D赞颂马克思对各种科学新发现都有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他科学家和

8、革命家二者兼而有之的特色。中学语文在线()9、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寒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

9、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1)联系上下文,分析“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中的“首先是”与()相呼应。A下文中的“正因为这样”B下文中的“就是”C上文中的“远不是”D上文中的“就是这样”(2)概述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答:_10、说一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线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的理解。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课外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

10、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

11、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注:悼念玛丽居里选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许良英、范岱年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国人,物理学家,因提出相对论而享誉世界。这是爱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

12、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发表的演讲。中学语文在线()7这篇短文在第一段就点明了中心,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8第一段中的“后者”指的是 与之相对的“前者”指的是 9第二段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请用简明文字概括。 10有些语言,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通过表层信息挖掘其隐含实质。本文第四段,反过来说,意味着什么?A欧洲知识分子:B欧洲的现代: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本文所悼念的都是世界上杰出而伟大的人物,两文在行文上有何异同? 高考链接12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2005高考江苏卷)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 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