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名师指导写作文专题四 如何美化作文的语言学案【精品】.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66092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名师指导写作文专题四 如何美化作文的语言学案【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高考语文名师指导写作文专题四 如何美化作文的语言学案【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名师指导写作文专题四 如何美化作文的语言学案【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语文名师指导写作文专题四 如何美化作文的语言学案【精品】.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如何美化作文的语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记叙文语言要有文采主要是指描形绘色、写景状物时能够感染人、吸引人、打动人。这往往是小小说的语言特色。议论文语言要有文采,实际上是指语言达到形象生动、活泼有味的要求,即形象化的议论。这往往是议论性散文(或者称为说理性散文)的语言特色。议论文语言形象化的方法主要采用由抽象化思维向形象化思维转化的方式。记叙文语言主要采用别致写景、细腻写人、具体记事等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增强议论文文采的实用方法。1美化题目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窗口,这个窗口要“靓”即醒目、漂亮。议论文题目给感情一把尺放飞孩子,记叙文题目路是月的痕都比较形象。其他美眉式题目有:矛盾式,

2、如没有翅膀的飞翔;并列式,如诗人、明月、黄花;引用诗句式,如独上高楼;化用歌词式,如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2排偶开头整句是指字数基本相等,句式基本整齐的句子,对偶、排比就属于整句。如有一学生的作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开头写到:“人在仰视时易低估自己,俯视时易低估别人;得意时易自狂,失意时易自卑。这些对人对己的认识显然都是错误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贵有知人之明;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轻视别人。有道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一段话文采思想兼具。再如2008年浙江高分作文感受乡村开头:“在那泥一层,水十层,沙百层,岩石千层的地心,夏榆在行走,无数的煤矿工人在行走他们远离世俗喧闹,他们远离日常场景,他们

3、呼吸着千百年来腐朽的气息,他们忍受着黑暗带来的未知与恐惧。然而为了生存,他们选择了黑暗,选择了在黑暗中行走。”除对偶、排比开头外,还可以采用比喻手法,设问句式,或引用经典诗文,或采用含蓄隽永的语句,或引入一小故事开头。有一文章议论“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这一观点,是这样开头的:“茫茫大海上,一船正劈风斩浪而行。目的地:彼岸。靠什么才能不迷失方向?指南针。人生征途,遥不可知。人生目标的追求,如何才能不迷路?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借助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3精致收尾议论文的结尾一般是总结观点,或发出呼唤,或启发人们思索。结尾往往以情动人。而情要靠有文采的语言来实现。可以采用呼唤式

4、。例如学生议论文习作如何对待普通学生的结尾:“我希望社会各方面能理解、尊重那些非优等生,让他们同样迅速成长,为那些小树苗创造良好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小苗会长得高大粗壮,森林不就不断扩展了吗?气候不就变得更快、更好了吗?”不咄咄逼人,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情理兼具。可以采用反问设问式。习作读画蛋有感结尾:“达芬奇画蛋直至学画成功和我的失败与进步,都说明教者要有方,学者更应不怠,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能有什么知识学不会,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理直则气壮也。可以警言结尾。古人这方面有许多可学的。孟子告子下的结尾: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秦论的结尾: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伶官传序结尾:夫祸

5、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这样的结尾胜过千言万语,世代传诵。4形象议论议论时抓住某事物或几件事物的特征进行简洁描绘,叙述中带议论。例如:也谈“作秀”开头的引入议论很关键,有同学这样开头:“作秀是表现自己才华的手段,我们要作秀。”而有同学这样开篇:“风拂过水面,留下粼粼波纹;骆驼走过沙漠,留下深深脚印;哨鸽掠过天空,留下串串欢韵;岁月流过树林,留下圈圈年轮。它们,都展示了自己,而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来,该留下点什么呢?”后者的形象描述式的议论令人欣赏。形象化的议论要扣紧话题,概括出事物的特征,服务于观点。而形象议论的素材比比皆是,只要掌握了方法,每个同学都可以令自己的议论语言生

6、动起来。仙人掌的精神枝繁叶茂赖根深阳光窗纱蚊蝇等文,均可采用此法。5审美转化现实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山川房屋、田野大地,鸡犬虫鱼、山羊白兔,英雄豪杰之辈与怯懦猬琐之流皆可入文。但我们如果不赋予这些形象以丰富深刻的精神,我们所写的形象就是没有深度、没有美感的形象。狄德罗曾经说过,艺术家首要的重要的任务在于寻找重大的思想。罗丹也明确指出:“我们在人体中崇仰的不是如此美丽的外表旧形,而是那好像使身体透明发光的内在光芒。”这里讲的“美丽的外表旧形”,就是纯自然形象;“透明发亮的内在光芒”,就是具有着深刻精神的审美形象。在议论文的论证过程中,如果我们抓住了事例的审美形象,将使文章境界大开。如祖国一文有

7、这样几句:“祖国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它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一片土地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和事。然而,当苏轼放言大江东去的时候,当岳飞歌咏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时候,当文天祥叹息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时候,当于右任悲鸣山之上,国有殇的时候,当毛泽东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候,祖国是什么的答案还会这么简单吗?”文章中的“放言大江东去”“歌咏八千里路云和月”“叹息零丁洋里叹零丁”“悲鸣山之上,国有殇”“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就是苏东坡、岳飞、文天祥、于右任、毛泽东等人的审美形象。他们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伟人,而是有着丰富审美意蕴的精神丰碑,这就是用审美形象铸就的文采。6特征比较闻一多说:“一切的价值都在

8、比较上看出来。”有比较,才有鉴别。抓住事物的总体特征或个体特点,分清优劣,褒贬抑扬,对照鲜明,同时显示文笔的灵活,增强感染力。不同事物的特征比较,如要“野马”不要“毛驴”一文写到:“野马”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有着一种别人无可比拟的特点,敢闯敢干,并不留恋已有的一切,而是毫不惋惜地抛弃现存不好的东西,去奋力实现美好的愿望。相形见绌,毛驴却往返于千年古道,缺乏蓬勃的朝气,墨守成规,只能是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永远如此。”同一事物前后又有不同的特征意义,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运用了美国康乃尔大学“青蛙实验”的材料,分析道:“青蛙在滚沸的油锅里,纵然一跳,安然逃生,而在悄悄加热的水中,乐哉悠哉,

9、当死亡逼近时,再也没有那一跃的力量,终于葬身锅底。这个故事表明,危难当头,背水一战,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勇气,冲出困境,就会柳暗花明;相反,环境舒适安逸,就会消极沉溺,导致身败名裂。因此,孟轲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实在是至理名言。”这些论述抓住特征进行比较,爱憎分明,是非清楚,振聋发聩,催人奋进,既做到形象可感,同时又能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7句式多变议论文句式也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反复,或反问,或长短句结合,整散句搭配。这也是加强文采的好办法。如2008年山东卷满分作文春来草自青的一段: 生如四季,春最美,亦给人无穷回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感受,唯一相

10、同的,是你必然有过那个季节,可能你已经走过春天,或者正在春的怀抱里面呢喃,春天都不会忘记你,无一不把她的温柔和美丽赐福于你。而有的春,长的有些让你厌烦,春草无边,春花绚烂,春风细细,你就沐浴在这其中,陶醉在这其中,流连忘返。而春天来得早的那些人,总是会感叹春的短暂,如我。我去抓住它的尾巴,才发现它已经拉了我好远好远。我努力的去追都追不上,够不着。这段话有意识地进行句式变换,能使文章少一些呆板,多一点灵气。整句和散句配合使用,自有妙处。这一段话,于匀称之中见错落,呈现出一种参差之美,堪称景象美妙,意境深远。又如满分作文让心河绿水长流:“同一处胜景,在不同人的眼中,自有它不同的佳妙之处;同样的感受

11、,在不同人心中,自有它各自的蕴味。其实,世间万物,哪一个不是如此呢?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道理也正是这样。不同的地域、心境、个性便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感悟。”句式多变,读来觉得富有文采和美感。8善打比方比喻,是多彩的七色光,是烂漫的万花筒,是闪光的金子。亚里士多德说:“善比喻者为天才。”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采用比喻来写景状物,阐发事理。运用比喻这种形象化方法,取象附理,使深奥甚至枯燥的道理通俗化,枯燥的事理形象化。毛泽东的政论文,鲁迅的杂文都是典型。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批评一些留洋革命者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有这样一段文字:“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

12、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这种毛病,也传染给了共产党。在批评某些人没有党性或党性不全时是这样说的: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又如:“我们需要读书,需要知识,像婴儿需要营养一样。可以想像,身体缺乏营养的人,一定是血虚气弱,无力劳作,而精神上缺乏营养的人,也将空虚渺茫,碌碌无为。要想得到精神上的营养,要想成就大业,就必须认真读书,丰富自己。”这个比喻平中见奇,喻理成趣,形象地论证了读书的重要性。有时为了多角度、多层次地说明道理,还可以采用博喻的方法。例如:“书像朝阳,像春风,

13、像雨露。它是知识的海洋,精神的食粮,智慧的钥匙,心灵的灯塔。它能使你站在高山之巅眺望壮阔的远景,看到大海深处的水晶宫,以使你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这段话多方论证书的宝贵,读书的作用,气势贯通,妙语连珠,感情充沛。一般在每个比喻句子后面还加一句解说句。如:“没有责任感的人,好比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飞翔的方向;没有责任感的人,好比一口没有水的枯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责任感的人,好比一棵没有叶的树,忘却了生活的激情。”9整句醒目高考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大,阅卷老师不可能像平时批改作文那样细致,反复地看,往往是“一目十行”,抓观点,找要点,寻亮点。而“中心句”是展示考生主要观点,反映文章要点,

14、显示作文亮点的最佳形式。否则,阅卷老师在特定的短时间内寻找不到你文章的主要观点的话,吃亏的显然是你。因此,一般来说,论说文的“本论”部分的结构要么是并列式,要么是递进式,要么是正反对照式。每个段落最好用中心句开头,这样“一目了然”,层次也很清楚。有的学生还用小标题来代替中心句,也是一种办法。如以说“杂”为题,有学生就从几方面来论述的:杂,意味着变化;杂,意味着进步;杂,也是一种美。同是论“杂”,另一位同学在讲怎样成为“杂家”时,也是从三个角度论述的:要“杂”,就要有海纳百川的勇气和胸襟;要“杂”,就要有贯通古今的眼光;要“杂”,就要有思考,有选择,有提炼,有发展。还有一个同学则是从三个领域来谈

15、:文化学术离不开“杂”,社会发展离不开“杂”,自然界也离不开“杂”。让人一目了然,有一种整齐美。在举实例论证时,也可采用排比形式,给人一股气势一种美感。如:“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一组排比句,把“勤”对成就事业的必要性,说得十分肯定。为了更有文采,还可以把排比与比喻、引用、对比、拟人等手法结合起来,如: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这段话把抽象的“成熟”用几个具体的意象和几种修辞格诠释得很充分、很有文采。不过议论文中此类句子不宜过多,一般不能超过三处,多了就滥了。10巧用故事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教育一个人,一个故事往往比单刀直入,板着面孔说理更能让人接受。写文章同理。议论时巧妙地穿插一些文学性强的故事、寓言、典故、笑话,使论证起伏跌宕,富于文采和变化。有一篇论述扫“黄”打“非”的文章,引用古希腊一岛上妖女诱惑水手而被水手奥菲斯凭歌喉战败的故事分析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