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题型素材 苏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65666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题型素材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题型素材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题型素材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题型素材 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题型题型一:分析诗眼或某一词语的妙处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解题格式: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示例: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

2、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题型二: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诗词分类 :写景咏物 山水田园 民生疾苦 惜别送别 思乡怀远 军旅边塞(1)结合意象,分析意境或思想感情;(2)直看诗词中直接表露情感的词语。如诗词中出现了“喜”、“愁”、“忧”、“愤”、“怅”、“哀”等词。题型三:分析某一人或物的形象(1)直接赏析形象人物形象:身份+性格景物形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可以把诗句做较好的翻译)(2)赏析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或内涵主要看此形象在古代诗词里常代表的意义。题型四:分析意象、意境意象解题

3、格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意境解题格式:此题在作答时可先描摹出图景,然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图景,再用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或思想感情。答题示例: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

4、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题型五:分析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1)景情关系(也有直接抒情的)。常用的是借景抒情、情由境(景)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解题格式:诗词中写了什么景+表现了什么情(2)物志关系。即看是否是托物言志。解题格式:物的特点+诗人心志(3)结构关系。首尾照应,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问答等(4)修辞手法。常用的是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用典。解题格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5)艺术风格。有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

5、慨、婉约等。解题格式:特色词句+该词句表现出来的景象+风格(6)表达技巧。常用的是衬托、渲染、想像、画龙点睛、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解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示例:塞下曲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

6、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题型六:语言风格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答题格式:找出特色词语+该词给人的感受+体现风格答题示例: 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7、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题型七:评价型。一般是评价诗词中的词语用的好不好、妙不妙(请作肯定回答)或是给出一段后人对此诗词的评价,问你这个评价对不对、正不正确(大部分情况下作肯定回答),如果是问将诗词中的“XX”词改成“XX”合不合适,那么请作否定回答。然后再按“写了什么(主要对象)怎么写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什么表达效果”思路来回答理由。答题示例: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

8、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题型八:两道诗词比较阅读(1)景物对比(2)思想感情对比(3)意境对比(4)风格对比(5)暗比(常见的是古今对比和往昔对比,如哀江南)答题示例: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题春晚 (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暮春之景,表现情感是否相同?并请说出理由(3分)首先回答:不相同。然后回答:春兴抒发的是思念家乡之情。题春晚抒发的是静而不寂的闲适之情。最后解释:春兴借助于落

9、尽残花,四处飘泊的黄莺的景象透露出美好春景将逝,而此时的作者正漂泊流转在外,自然而然地勾起了思乡之情。题春晚中落花、昏鸦、归来的渔樵构成了一幅恬静而又富有生意,和谐的画面,而此时的诗人正在吟风弄月,全诗充满着静而不寂的闲适之情。题型九:综合表述这种题型,题干中若无分析角度,则按“写了什么(主要对象)怎么写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什么表达效果”思路来回答,若有分析角度,按题目要求答。若要答案精简完美,必须注意表达的条理性、简明性。你最好依照题目提问顺序一问一问地答,采用数字序号或字母分点来答,也可按照先总说(或具体分析)后分说(总说)的思路来答。同时还要注意用语准确,书写规范。主要侧重四

10、个方面:(1)景情关系(2)意境(3)艺术手法(4)主旨答题格式: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答题示例:采桑子(欧阳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解析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诗句结尾句不

11、再描写,而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注意:不管以上哪种题型,在作答的时候都要立足于诗词本身,也即是在组织答案时要紧贴着诗词来答。如:答借景抒情时,要答出借XX景抒XX情;答意境时,要答出用XX构成XX样的意境;答比喻的手法时,要答出用XX比喻XX;答对比时,要答出用XX与XX进行对比;

12、答某个词语用的好(妙)时,要答出用这个词时,这个词和诗中的XX、XX词一起构成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最后一点:实在不能落笔作答时,请尝试翻译诗词作为答案。江苏04-10年的诗歌鉴赏考题统计年份诗题体裁题材作者考题2004征人怨绝句边塞诗柳中庸(唐)1. 为什么说是边塞诗。2.通篇无怨,但句句有怨情,请分析。2005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律诗思乡怀人李 益(唐)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006鹧鸪天室人降日词思乡怀人魏初(元)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

13、”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3.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2007鹧鸪天送人词送别辛弃疾(宋)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2008登金陵凤凰台律诗怀古李白(唐)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09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词感时伤世岳飞(宋)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2010送魏二绝句送别王昌龄(唐)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的雨铃霖中直抒离别之情的两个句子。2、一、二句中的“醉别”“江风引雨”表现了惜别之情,请作具体的说明。3、三、四句,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说“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说明。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