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第一专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926517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春高中语文第一专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6春高中语文第一专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6春高中语文第一专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春高中语文第一专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春高中语文第一专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同学们好,在生活之中,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孙中山先生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这篇文章,来感受烈士的精神,寻找心灵的感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孙 文,上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下联: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简单鉴赏文中精彩的句子。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感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的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的悲壮慷慨之情。 2、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比较等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的方法。,一、黄花岗起义简介:,黄花岗起义即“广州起义

2、”。1911年,孙中山黄兴等同盟会革命党人决定于4月13日(农历3月15日)在广州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但快到起义的日期,海外捐款还未寄到,枪械也未运齐,不得不延期于4月27日(农历3月29日)举行。 因为起义领导方面多次变动命令,清军闻讯,先有准备,革命党人寡不敌众,终于失败。,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却奠定了武昌革命胜利的基础。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地纷纷响应。不久,清帝被迫退位,中华民国成立。,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

3、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丛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 黄花岗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记功坊矗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

4、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谋国家之统一。 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写的序言。 书序一般是说明写书的意

5、图、经过,或介绍、评价书的内容。这篇序却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借序以“勖国人”。本文写于作者督师桂林准备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之际,可以说是一篇弘扬先烈革命精神,进行战斗动员的出征誓言。,课文字词,给下面加线的字词注音,艰难险巇,踬踣者屡,吾党菁华,全国久蛰之人心,怒涛排壑,民国肇造,一抔土,湮没,墓碣,编纂,以史迁之善传游侠,贼氛方炽,杌陧之象,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x,zh b,jng,zh,h,zho,pu,yn,ji,zun,zhun,ch,w ni,x,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岗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 第二段.记叙因

6、时局不宁,致使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不得流传的事实,表现了作者巨大的悲痛。 第三段.激励人们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实现理想的中华民国,从而使事略传世而不朽。 第四段.总括写作目的,疏通第一节,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损失惨重 价值不朽,以抒情为主, 兼有记叙和议论,赞

7、颂,疏通第二节,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以记叙为主, 兼有议论和抒情,忠骨湮没 烈士无名,痛,悼,疏通第三 四节,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时余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倘国人皆以先烈之牺牲精神

8、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以议论为主, 兼有抒情和记叙,悲悼英烈 勉励国人,痛 勖,重点字词: 踬踣者屡 直可惊天地 顾自民国肇造 变乱纷乘 滋可痛已 以所辑黄花冈丐序于予 贼氛方炽 杌陧之象 视清季有加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踬踣者屡 踬踣,跌倒。比喻事情不顺利,失败 直可惊天地 直,简直。 顾自民国肇造 顾,但是。肇,开始。 变乱纷乘 乘,追逐,这里指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滋可痛已 滋,更加。 以所辑黄丐序于予 丐

9、,索求。 贼氛方炽 炽,旺盛。 杌陧之象 杌陧,不安,困厄。这指动荡不安的时势。 视清季有加 视,比。季,这里指一个朝代的末了。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勖,勉励。,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的词并注明用法及词义: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惊,泣,动词的使动用法。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传(zhun),名词作动词,为作传。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光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为:余为斯序: 并以为国人之: 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以辛亥为最: 草木为之含悲: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写、作为、替、是、 因为、成为,于: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 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

10、予: 而君幸于赵王: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在、引出动作行为对象、比、向、被、到,之: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代词,代指“吾党菁华”。 草木为之含悲: 代词,代指“烈士壮烈牺牲”。 始有墓碣之修建: 宾语前置标志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定语中心词之间,的。 则斯役之价值: 结构助词 的,特殊句式 【判断句】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状语后置句】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 【定语后置句】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省略句】 风云因而变色。 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 时余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思考: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用哪个字好? 贯穿

11、全文线索的是一个“痛”字,表现为“痛悼”、“痛惜”、“沉痛”。,读第一段,思考: 在这一段中作者 “痛”什么?(用文中具体语句回答) 文章一开始即写革命党人与民贼相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此为一“痛”,痛悼也。,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作者却要强调它与成功的“武昌之役”是“并寿”的呢? (在原文中找出你的理由)这当中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赏析:“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用对偶、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盛赞烈士们战斗之激烈牺牲之豪壮,精神之威武,极写这次起义在全国人们心中震动之在。接着

12、指明这次战役的政治影响,把此役与武昌起义联系起来,充分估价这次战役的历史意义,作者在这里倾注了高度的赞颂之情。,读第二段,思考: 在本段中作者又“痛”什么? 由于“变乱纷乘”,而致使“黄花冈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七十二烈土“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至且姓名不可考”,“滋可痛已”!此为二“痛”,痛惜也。,“七年” “始有墓碣之建修”, “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 ,两个时间短语,对表达作者情感有何意义?,作者连用两个时间短语,意味着时间之长,也表明修墓编史进程之缓慢。 与上一段评说黄花岗之役“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形成对照,强烈地表达了“滋可痛已”的深沉

13、情感。,用“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作类比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类比,表达了作者对烈士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痛惜之情。,读第三段,思考: 这段中,作者 在“痛” 什么? 写“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怎样对得起牺牲之先烈?此为三“痛”,沉痛也,第四段:总括写作目的 倾吐写“序”的目的,“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情真意切,沉痛悼念也。,第一段.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岗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 第二段.记叙因时局不宁,致使烈士们

14、的英雄事迹不得流传的事实,表现了作者巨大的悲痛。 第三段.激励人们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实现理想的中华民国,从而使事略传世而不朽。 第四段.总括写作目的,各段大意,损失惨重 价值不朽,忠骨湮没 烈士无名,悲悼英烈 勉励国人,赞 颂,痛 勖,痛 悼,抒情,议论,记叙,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孙 文,小结: 在这篇序文中作者哀悼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烈士们,热情赞颂了他们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意义和影响,勉励革命党人和全国同胞继承先烈的遗志,共同奋斗,达到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目的。并提醒民国建立以来,一些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同志尚须努力。,阅读思考:,孙先生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5、全国人民都记住他,但是还有一些英雄人物,他们离去之后化作尘土,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诸君要学他们的道德观念,从什么地方学起呢?简单的说,就是要从学问上去学起。诸君现在求学的时候,便应该从今晚学起,爱惜光阴,发奋读书,研究为人类服务的各种学问。有了学问之后,便要立志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切不可用自己的聪明能力去欺负人类,破坏国家。并且要以七十二烈士为榜样,竭力去铲除妨碍国家社会进步的大障碍,才是对黄花岗气节的纪念。并望诸君把这个纪念,记在心头,永远勿忘。 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说 孙中山,布置作业: 熟读成诵,并能通顺准确地翻译课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与妻书 英雄本色 儿女情长,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