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 2011年2月热点话题作文素材.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6410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 2011年2月热点话题作文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高考语文 2011年2月热点话题作文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 2011年2月热点话题作文素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语文 2011年2月热点话题作文素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2011高考作文素材:2011年2月热点话题一中学生网晒压岁钱事件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2011年春节刚过,在一些论坛、贴吧就出现了数十条至上百条晒压岁钱的帖子。这些帖子火暴异常,发帖者与顶帖留言者大多数都是中学生。这些中学生晒出的压岁钱数额从几百元、上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百度贴吧“压岁钱吧”一网名为“63960785”的网友甚至声称收了10余万压岁钱。无独有偶,2010年8月,南京一位名叫妞妞的2岁小女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原因竟是一直很疼爱妞妞的爷爷奶奶,为妞妞在南京市百家湖买下一套300平方米价值近400万元的别墅,并准备在房产证上加上妞妞的名字,作为孙女20年后的嫁妆。此事被媒

2、体报道以后,这位只有2岁就有幢400万元别墅的小女孩,被人们称为“南京最小而且最富的房二代”。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或体悟,请根据你的感想和体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37的爱朱秋语人生的旅途中,岁月在不经意间从指尖轻轻地滑过。在爱的怀抱中,我们像一株小苗,沐浴在37的爱的阳光下,吮吸着甘甜的雨露。37的爱如缕缕春风拂过平静的湖面,37的爱如丝丝细雨滋润干涸的田野,37的爱给我们无尽的关怀与祝福。37的爱带给我们温馨与幸福。人生的道路崎岖坎坷,充满挫折与挑战,无情地打击着我们,给我们带来

3、迷茫与绝望,但每当在我们感到孤独、迷惘时,总会有一种能够带给我们勇气的爱的力量,能够突破层层黑暗的帷幕,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伴随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那就是父母长辈们37的爱。37的爱不仅带给我们温馨与幸福,也带给我们和谐与健康。适度的爱给我们的是向前的勇气和精神的支持。每个人都拥有一片自己成长的天地,这片天地需要我们自己用双手去开创,而不是靠父母的爱为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排除眼前的一切阻力。适度的爱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导向,能够培养我们高尚的情操,增强我们与困难斗争的信心,让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像孟母断杼,旨在让小孟轲安心读书;岳母刺字,旨在让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杖子,旨在让岳云

4、牢记军规。这才是真正的爱与关心,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而在如今的家庭中,父母长辈总会给孩子超过37的爱。2011年春节刚过,在一些论坛、贴吧就出现许多晒压岁钱的帖子。这些帖子的发帖者与顶帖留言者大多数都是中学生。这些中学生晒出的压岁钱数额最高的居然达到令人咋舌的10万元。中学生获得巨额压岁钱一事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在2010年8月媒体曾报道的另外一件事:南京一位2岁小女孩的爷爷奶奶居然为其买下一套300平方米价值近400万元的别墅,并宣称这样做是提前20年为孙女准备嫁妆。这一系列事件,既让人震惊又让人反思,如今的父母长辈总是想让孩子在毫无烦恼、一帆风顺的世界里“幸福”成长,于是一味用“高温”的爱去

5、溺爱、保护孩子。其实,这是一厢情愿的保护,只会阻碍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形成一种软弱、自私、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的消极心理。而且大量事实证明: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对待周围很多人包括亲人的态度都是轻浮与傲慢的,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尊敬父母、长辈,甚至朋友,以至于在走向社会后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被淘汰。无数孩子在成大之后无法自立,无法成才的罪魁祸首都是溺爱。就像长在大树下的一棵树苗,它注定不可能成为参天大树;就像在温室中的花朵儿,它永远都不可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因为孩子只有沐浴在37的爱中才是最温暖、最幸福的。点评:本文标题新颖,立意准确,语言流畅,说理透彻。首先用“37的爱”作

6、标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恰当地表达了材料的中心。其次,行文说理娓娓而谈,有道理,有实例。既谈危害,又谈效果,透彻入理,让人易于接受。另外,语言流畅,比喻恰当,排比有力,富有文采。二“草根”上春晚,你将怎么看2011年除夕夜,“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组合、民工街舞团等“草根”明星经过选拔和自身努力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在全国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给人们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喝彩赞扬之声不断。不过,对于“草根”明星上春晚,中央歌剧院歌唱家,北京市人大代表马梅则发表了不同的意见,2011年2月8日的新快报登载了她的言论。她认为,“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学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一些老艺术家一辈子也上不去,但

7、一个在西单地铁卖唱的女孩,只因为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名人上了春晚,是一种走捷径的做法。”没有艺术的捷径,只有生活的真实赵子承2011年春晚,“旭日阳刚”和“西单女孩”等“草根”一族首次亮相春晚,但却遭到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马梅的炮轰。对于马梅所谓“走捷径”的批驳,我不以为然。因为我相信,没有艺术的捷径,只有生活的真实。我想问问这位歌唱家,这是在走捷径吗?非也。不错,很多正规艺术院校的学生,包括一些老艺术家一辈子也登不上春晚的舞台。但我想问,难道只有专业演员才能上春晚吗?既然不是,那么“西单女孩”从地铁站走红网络,得到了登上了舞台的机会,这本就是她的成功方式。不能因为她的成功方式与你不同,你就批

8、驳人家是在走捷径吧!再说,她真的是在走捷径吗?要知道,全北京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地铁站卖唱,他们中有很多人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能从他们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西单女孩”所付出的不一定比专业人士少。以歌唱家的逻辑,似乎春晚的舞台是个论辈分、讲资历的地方。仿佛五小时的春晚就是一个个萝卜坑,大家排排队,一个一个往里跳,你先来于是你就上。而“西单女孩”显然是个严重的“插队分子”,必然招致其他人群起而攻之。于是,我想问,办春晚的目的是什么?事实上,春晚的意义在中国已远远超出了一场普通的文艺晚会所能承载的范畴,它更像是全中国老百姓情感的寄托场所,是容纳大众情绪的舞台,绝非明星大腕的专利。既然这个舞台的受

9、众是广大百姓,那么我们就应该,也必须俯下身来倾听民意,静听大家的心声。而这些“草根”们,他们发轫于民间,他们登上舞台的机会是大众投票而给予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才更能代表百姓的心声。他们更亲切,更有生活味。艺术绝对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从这一点上看,又怎能说他们在走捷径呢?而一向以严肃、门槛高为标榜的央视今年肯如此而为,实为一大进步。最后,我想说,这些“草根”明星们,他们表现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是生活。之所以说他们是“草根”,是因为他们几乎都摸爬滚打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在城市里用汗水换取微薄回报的同时,还要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西单女孩”,父亲残疾,母亲智障,奶奶老年痴呆,全家的重担落在她一个人

10、身上。从16岁开始,她就背上吉他闯荡北京,以卖唱为生。但这些困苦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他们在生活中挣扎着前进,却不忘露出灿烂的笑容。“旭日阳刚”的豪情,点燃了这个年代缺失的一种阳刚之气;而从田野走出来的“西单女孩”,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令人振奋。或许他们的歌喉不是最美的,音乐不是最好的,但他们表演的恰是生活的真实,散发着生命的活力,传递着“草根”最原始的艺术张力。春晚深深地弯下腰,朝生活鞠了个躬。而这,才是艺术真实的魅力所在。点评从文章来看,作者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他对“草根”上舞台,有一种清晰的认识。“草根”代表的是生活底层的劳动者,保持着生活的原始味、质朴味。他们或许不是高雅艺术的代表,但是

11、他们也有他们生活的真实。文章的层次非常清晰,开篇,概述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没有艺术的捷径,只有生活的真实”,干净利索。接下来,抓住歌唱家马梅“走捷径”论的要害,表达自己不苟同的观点,有很强烈的意味。然后,对央视春晚进行定性,最后对“草根”们的表演,同样表达了自己的赞赏之情。严谨的逻辑力量,让我们读到了作者的智慧。三莫让“拆迁”抹去城市的文化记忆材料一:2011年2月28日傍晚,随着最后一班载客的过江索道到达终点站,29岁零两个月的嘉陵江索道,终于和山城重庆告别。索道运营的最后一天,1.2万人带着对嘉陵江索道的记忆、怀念、体验等各种心情,来到索道运营处,买上一张票,从此岸驶向彼岸,以这种方式

12、和这位老朋友说再见。坐索道的乘客,多数都是带着对索道的特殊感情来的。在嘉陵江索道站台的一面墙上,很多乘客用贴纸写上了自己对索道的怀念,然后一张一张地贴上墙。其中一名市民表示:“生在江边,长在江边的人,怎么能对索道没有感情呢?”还有市民建议,修建交通历史博物馆,把告别城市舞台的电车、缆车、车渡等都纳入其中,供大家追寻山城的回忆。材料二:2010年5月24日,青岛老舍故居修复工程竣工,同时全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题性博物馆“骆驼祥子”博物馆落成并开馆。实际上,这幢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欧式小楼一直以来都有人居住。陈先生便自幼生活在这里,他对这座小楼充满了感情。1981年,老舍夫人胡絜青和长女舒济来

13、此访旧,他才知道这里曾是老舍故居。对于搬迁,陈先生和邻居们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我们都很赞同政府这个决定,个人都作出了牺牲,可这是为了国家,为了这座城市。如果是房地产开发,而不是恢复老舍旧居,我们是绝不会同意迁出去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青岛市政府和市民的努力,让这座建筑拥有了尊严。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打造城市文化,但方法不一,有些是大剧场、大图书馆,其实城市更应该去发掘自己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而如果我们再不控制一下推土机的方向和速度,我们在书写当代的城市建筑史时,会不会尴尬地发现:我们面对的只是一部城市“拆迁”史。材料三:2010年10月21日,南京宣布将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立

14、属于南京的DNA基因库,将保存南京2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对此,南京市长季建业表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血脉相连、代代相传的文脉,这个文脉就是每个城市自己的DNA,也是自己的“城市故事”。南京是一座拥有2500年建城史、4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艺术、文物艺术等,也拥有大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这2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京不可或缺的财富,一定要保护起来。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城市悲歌雷阳雪酒绿灯红,车水马龙城市,注定与繁华共生。然而,当北京的古城墙转眼成灰,当重庆的索道成为山城人的记忆,是否会有人呐喊:繁华,成了城市

15、与文化了断的利刃!城市正唱着一曲悲歌,一曲找寻根基的悲歌。城市的外衣,是没有温度的,只有钢筋水泥,只有纷扰的噪音。然而,因为涌入了代代更替的人群,因为有了时间凿下的痕迹,城市的心变得温暖起来,开出了繁花朵朵。我们的祖先是伟大的,从南向北,从人文到地理,为子孙留下了数不尽的财富。抚过兵马俑,才能感知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走过四合院,才会理解北京的味道;划过西塘,才能体会东方明珠由内而外的魅力。一个真正的城市,有其特有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完全有理由,有义务去传播与传承!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尽到这一光荣的责任。相反,贪婪的人却将这些文化通通变成了肮脏的金

16、钱。所谓的开发,不过是将城市最具意义的建筑变为摩天大楼,然后以世俗的眼光对其大肆吹捧;所谓的资源利用,不过是将一群群古迹变成废墟,然后装潢为城市的“象征”。我知道,许许多多的人走进圆明园的废墟时都悲愤不已,看到敦煌古籍的灰烬时都扼腕叹息。可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那些还能挽回的古迹被碾碎在挖土机下时,却无动于衷?如果这就是爱国,如果这就是良知,那我不得不说,我们的良知与责任成了作秀,毫无诚意可言!真正的良知,真正的责任,应该像朱丽娅希尔一样,为了保护一棵红杉树免遭厄运,在树上生活了738天;应该像青岛政府一样,将老舍故居修复并成立专题博物馆;更应该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的一样,去发掘自己城市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这种保护是良知与责任的共同体现,我们去任何一个城市,都能望见高楼,都能乘坐地铁,都能体验霓虹闪烁,然而那些小桥流水,那些古风古韵,我们去哪里找寻?我们需要的,难道是繁华的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