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无答案).pdf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9264035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无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无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8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 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 温馨提醒:客观题提交到问卷星(见附件二维码);主观题根据班级语文老师要求另外提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 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 “夫欲定物之

2、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 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 “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道” 。郭象也 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 因此, “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 面而言, “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 ,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 ,还更多地强调通过 “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 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

3、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 外、得之于外、证之干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 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 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 “韵 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 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 知诗人。 ”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

4、欣赏者从不 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 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 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 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 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 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 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

5、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 “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B. “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2 / 8 C. “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 “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2.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下列对原文

6、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的一项是(3 3 分分) A. 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 “始” “迹” “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 据。 B. 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 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 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 结。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 A. 对如何才能“得意” ,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

7、,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B. 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 “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C. 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 D. 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4- -6 6 题题。 材料一材料一 2018 年 4 月 2 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

8、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 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 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 2025 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 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 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 2030 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材料二

9、 2018 年 6 月 8 日,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 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 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 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 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 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对照

10、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 专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 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 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 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 3 / 8 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 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

11、、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 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材料三 6 月 10 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 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 非常积极主动。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 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

12、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 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 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 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 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他认为低年级的大

13、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 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 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 2018 年 6 月 12 号长江日报 4 4. .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 ) A.2020 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 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2025 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 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2030 年

14、,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 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 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5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 ) A.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 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 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

15、,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 知识。 6 6. .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6 6 分分) 4 / 8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7- -9 9 题题。 一棵有梦想的树一棵有梦想的树 蒋曼蒋曼 从前,有一棵树

16、,当它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梦想。它不想停留在任何地方,它要像鸟 儿一样,四处流浪,看尽世界。那是老树听鸟儿们说过的世界:它们广阔无边,山的那一边还是山, 无数的山,高高低低的山;河流转弯之后还会碰上河,宽宽窄窄的河,它们汇在一起,热热闹闹地 流到海洋。 星光灿烂的夜晚,种子们都睡着了。“去吧,孩子们,到远方去,海就在世界的尽头。”那颗 小小的种子听到了老树的梦呓。它记住了那悄悄的梦呓,连同满天的星光。它下定决心:不要像树 一样,植根在某一地方,要走到世界的尽头,找寻蔚蓝的大海。 起风了,种子们跃跃欲试,乘着风的翅膀启程。老树大声地祝福:“孩子们,到远方去吧,生 根,发芽,好好成长!”种子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跟着风,纷纷扬扬。 它们穿过云层,在天空和大地之间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