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农业发展模式与金融支持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926394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5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区农业发展模式与金融支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林区农业发展模式与金融支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林区农业发展模式与金融支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林区农业发展模式与金融支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林区农业发展模式与金融支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区农业发展模式与金融支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区农业发展模式与金融支持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而随着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的实施,林区产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农业产业日渐受到重视,现代化农业发展形,成一定的模式,并在不断推进过程中呼唤金融的支持。 大兴安岭林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一)土地集中连片的区域开始规模化经营,庄园经济初见成效 最具代表性的是岭南生态农业示范园,岭南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的粮之仓、牧之地、水之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土地连片,在维护大兴安岭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健康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岭南管

2、委会积极开拓创新,强改革、建制度、调结构、争项目,积极组织农场发展优质粮食生产,按照“压大豆、稳小麦、增马铃薯和发展订单经济作物种植”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庄园式,农场经济的产业格局初现端倪。同时,棚室经济在近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依托地域优势,发展林间特色农业 大兴安岭地区部分农业是林区农业,田在林中,林农交错,这独特的结构为开展林间特色农业提供了便利,像新林区利用林中空地购置锯末机,建立食用菌养,殖园区,生产食用菌8000万袋,奖励食用菌培植大户861户,同时选取林中地块儿开展蓝莓种植业,人工扦插蓝莓160万株,面积达3500亩,与出口加工企业建立对接关系,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 同时还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统筹规划,打造寒地特色农业品牌,。 金融支持林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涉农金融服务组织单一,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林区农业本就先天薄弱,加之后期投入相对有限,使之在市场主体中的弱势地位愈加凸显,而金融组织的信贷投入具有逐利性,尽管农业发展有,着强烈的资金需求,但是从规避风险和讲求效益的角度出发,金融机构仍会选择在具有高风险的农业经济面前止步,转而投向其他领域,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作为、股份制银行不愿为、农业保险不敢为,广阔市场只有农信社一家有所作为的局面,这对推进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展尚显吃力,更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

4、展的需要。 (二)创新深度不够,无法适应农业结构多样性变化 随着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不仅从总量上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增加,而且从结构上对金融服务的全面性、信贷业务的多样性、结算手段的便捷性、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推广提,出了新要求,而各金融机构之间在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导致了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弱化,一家独大的农村信用社几乎处于垄断经营地位,缺乏强化功能、创新业务的压力和主动性,农村金融服务理念陈旧、手段落后、产品单一,这些问题都无法适应农业发展多样性的需要,使农户无法利用资金进行规模化的经营,阻碍了,林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担保机制不完善,金融中介组织缺失,“抵押难”问题

5、突出 目前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其他贷款品种都要求提供抵押担保,而事实上多数农户和农村经济主体都难以提供有效的足值抵押品,较普遍的抵押物集中在土地、房产等物品,其抵押率,一般在50%左右,而农业生产设备等其它资产的抵押率则更低,同时还存在着抵押资产评估费用高、服务不规范等问题,金融机构为防范信贷风险,制定了标准严格的客户信用及风险评估系统,达不到评估体系标准的客户,银行不与其发生信贷关系,加之县域以下基本没有可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公司、信托公司或者金融,租赁公司等中介机构,农户或涉农企业在融资时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因而丧失了很多发展良机。 金融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

6、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 鼓励外来资金到大兴安岭地区投资设立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强,与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协商,在边远村屯设立农民自助终端,对新设立的各类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减免工商登记费用,减免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 (二)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信贷扶持力度 增加农户贷款品种(目前区域内相关贷款品种有多户联保、金土地、一,证通、小额贷款等),构建农户贷款体系;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性,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促进金融电子化服务,提升服务的科技含量,满足农户存贷款业务以外的金融服务需求;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让农民真正得到金融服务的实惠。 (三)建立规范的农村中,介组织

7、体系,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担保方式创新 一是组建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性担保公司,并鼓励建立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缓解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动产、不动产抵押登记制度,将林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动产,农业机器设备、农,用车、农产品和农产品交易合同等动产引入农村信贷实践;三是支持发展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合作社,探索建立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企业、银行类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等有关农村市场利益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和互动合作机制。 (四)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根据本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和农业企业生产特点与产业规模、农户的实际需要,创新贷款方式,拓展贷款领域,简化农户贷款手续,及时调整和扩大农户贷款规模,调整农业贷款周期使其与农业生产周期相一致。,kcxifgt 海南新闻在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