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PDF无答案).pdf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9262137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4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PDF无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PDF无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8 年 12 月济南一中高一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 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 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

2、项是( ) A. 滂 沱(png) 裙裾 (j) 潜 意识(qin) 皑 皑不绝(i) B. 岑 寂(cn) 咀嚼 (ju) 隽永(jun) 按捺 不住(n) C. 满载 (zi) 青荇 (xng) 忸怩 (ni) 初露 头角(l) D. 嘈 杂(co) 肖 像(xio) 瘦削 (xio) 淅淅沥 沥(l)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缭绕 震撼 烦燥 沧海一粟 B. 陨落 飘缈 按摩 层层叠叠 C长篙 遴选 雾霭 皇天厚土 D诠释 缜密 部署 欢欣鼓舞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_,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

3、湖北画家既尊崇 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_,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_,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 统,一头_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 绚丽多彩 顽固 框定 B. 滋养 绚丽多彩 稳固 锁定 C. 滋润 多姿多彩 稳固 框定 D. 滋养 多姿多彩 顽固 锁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日前,美国军舰云集中东地区,以色列也做好了联合美军发动新一轮袭击的准备,腹背受敌的叙 利亚不绝如缕 。 B细读傅雷家书 ,我们能感受到傅雷那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孺慕之情 在信中处处流露。 C.

4、 新修建的高速公路两旁满是浩如烟海 的热带雨林,波光粼粼的澜沧江、椤梭江萦绕左右,傣家竹 楼在凤尾竹的掩映下若隐若现。 D日前,山东平阴一仓库发生爆炸,巨大的爆炸声如石破天惊 ,令人不寒而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 1 至 2 岁之间,并且阅读 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 成 20 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 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D在互联网

5、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 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6下列各组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2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B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C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D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应 苏子悄然 悄然:神色严肃的样子 B.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 讽谏:讥讽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而又不随以怠 怠:怠惰 公车特征拜 郎中 拜:授予官职 D又以悲 夫古书之不存 悲:悲伤 视事 三年 视事:治事,任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

6、相同的一项是( ) A盖 音谬也 盖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方其 破荆州 其 孰能讥之乎 C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 歌之 虽一龙机发,而 七首不动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 赤壁之下 虽才高于 世,而无骄尚之情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 也 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 B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 舞 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是故圣 益圣 常在于险远 D大将军邓骘奇 其才 侣鱼虾而友 麋鹿 10下列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1)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3)可以无悔 矣 (4)羡长江之 无穷 (5)公车特征 拜郎中 (6)然力不

7、足 者,亦不能至也 (7)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 之观 (8) 寻其方面 , 乃知震之所在 (9) 衡下车 , 治威严 (10) 覆盖周密 无际 (11) 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 (1) (2) (4) (5) (8) (9) B (2) (5) (8) (9) (10) (11) C (2) (5) (6) (8) (9) (11) D (1) (3) (5) (7) (9) (10) 11下列各组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自书典记之,未之有也 (5)此余之所得也 (6)

8、而今安在哉 (7)尤致思于天文、阴阳、 历算 (8) 永远中, 举孝廉不行 (9) 验之以事, 合契若神 (10) 何为其然也 (1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 (1) (7) (9)/(2) (3) (5)/(4) (6) (10)/(8) (11) B (1) (7) (9) (11)/(2) (5)/(3) (10)/(4) (6)/(8) C (1) (7) (9) (11)/(2) (3) (5)/(4) (6) (10)/(8) D (1) (7) (11)/(2) (3) (5)/(4) (6) (10)/(8) (9) 12下列文学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传中写张

9、衡“通五经,贯六艺”,这里的“六艺”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 箭)、御(驾车)、书(文字读写)、数(计算)等六种学问和技能。 B我国古人一般既有名又有字,旧说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取字。名与字往往有着意义 上的关联,名字相应。例如张衡,字平子;陶渊明,字元亮。 “衡”与“平” , “明”与“亮” ,均 为同义。 C汉朝选拔人才主要有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如孝廉、茂 才即是重要的察举科目;征辟,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3 D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八位 散文家的合称。 二、

10、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315 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 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 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 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 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 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 史诗一

11、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 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 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 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 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 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 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

12、人漂泊一生,积攒下 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 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 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 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 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 或逐渐消失。 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 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 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 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

13、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 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 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 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 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 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 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

14、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 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 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 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 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 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4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

15、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 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 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 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 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 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 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 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三、文言文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 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