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9261467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铜陵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铜陵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 第 1 页, 共 8 页 铜陵市一中铜陵市一中 201620162017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学段)考试语文试卷高二年级期中(学段)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王荣美 审题教师:丁美安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50150 分分 一、一、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 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

2、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 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 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 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 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 那些落魄荒野的书生和 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 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 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 封建士大夫在私园、 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 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 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

3、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 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 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 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 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 实的迷惘、苦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 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 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 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

4、有之, 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 有之,王徽之、张腐、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 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 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 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 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 在这一时期尚 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 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

5、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 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 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 白居易在 养竹记 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 “本 固”、 “性直”、 “心空”、 “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 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 “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 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 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

6、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 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语文 第 2 页, 共 8 页 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 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 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 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

7、度, 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 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因为竹子 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 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 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

8、的一项是( 3 分 ) A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 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 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的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魄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 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D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 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

9、的文字,完成 4 46 6 题题 世上纵有梨花颂,人间再无梅先生 在初春时节,梅花谢了匆匆,京剧艺术家梅葆玖翩然谢幕,走完了自己精彩纷呈的 82 年人生历程。从此,世间再无梅葆玖,梅郎世家成往昔。 1934 年,梅葆玖出生于上海,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葆玖 10 岁开始学艺,13 岁正 式登台演出,在艺术上深得其父的教诲和指导。 梅兰芳逝世后,特别是“文革”后,“梅派”艺术一度一蹶不振,在这样的危急存亡之 时,梅葆玖扛起了振兴梅派艺术的大旗,恢复演出经典剧目,整理父亲的唱片、传记,积极 开办梅派艺术学习班, 多次组织大规模南北梅派名家汇演十几年过去了, 梅派艺术在梅 葆玖的努力下,人才济济,

10、欣欣向荣,逐渐恢复了原来的兴旺局面。 梅葆玖并不是一位开拓型的艺术家,他的一生恢复、整理了不少梅兰芳的经典之作,却 很少看到他用家传“梅派”排演过哪出新戏。终其一生,梅葆玖始终以维护梅派的正宗、正 腔、正韵为己任。可同时他又是一个不断革新的艺术家,从交响乐伴奏版贵妃醉酒,到 轰动一时的大唐贵妃,也包括在晚年顶着各方压力,全力支持陈凯歌拍电影梅兰芳 等等可见他也是并不反对创新的。 如何看待继承传统和改革发展的关系?梅葆玖总是笑 吟吟地用父亲的话回答大家“移步不换形”。 语文 第 3 页, 共 8 页 “那个时候跟现在相比,观众欣赏的眼光变了,咱不能说老先生不好,但是跟着时代的 变化,咱们也一定得

11、跟着时代走。”在梅葆玖看来,所谓的“移步不换形”,就是守住京剧 艺术、梅派艺术韵律美的根本,却不妨在艺术形式、伴奏、戏剧节奏等方面,做更符合当代 观众审美的改进与尝试。无论其结果如何,大唐贵妃是轰动而成功的,特别是一曲梨 花颂,竟成了争相吟唱的名曲。而对于片段化、娱乐化的京剧表演,梅葆玖本人并不持肯 定与支持态度。 坚持传统,继承经典,却绝不拘泥、保守,这就是梅葆玖。他曾这样说:“我觉得其实 做演员来说, 如何把戏唱好, 把人物演好, 实际上还是属于一个文化问题。 ”在梅葆玖看来, 唱京剧不能离开流派这个根,离开根,一听什么都不像了,下次观众就不来了。“演京剧, 要做到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京剧

12、都是这么传下来的。所以我说只要是我父亲有的这些老唱 片、老剧本、老相片,我都愿意提供给学生们,让他们知道,梅派是怎么传下来的。然后继 续由他们身上再往下传,这样传承有序,就不会失传。咱们中国戏曲就是讲究所谓的戏以 人传,得是靠人来传。” 有位外国专家曾说:“京剧是有规则的自由动作。”所谓规则,就是演员的程式,一旦 融化了以后,随便怎么做,只要是戏里头的意思,符合人物的情绪,怎么做都可以。所谓的 流派也是如此,那些被封为创始人的艺术家们,其实没有一个人标榜过自己是什么派,都是 别人封的。所谓流派,就是经过无数人的效仿,得到了大家的承认。流派流派,不流无派。 流派其实是一种艺术风格,各自都有自己的

13、艺术特色。 因此,梅兰芳“梅派”艺术的美,可算作是一种“规范式的美”,一种“范本美”。通 俗地说,梅派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讲究的是规范,而不是突出某一方面,真正做 到了“大象无形”,“真水无香”,是“中和之美”。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 相关链接: 要是喜爱京剧艺术,喜爱梅派艺术的可造之材,梅葆玖绝对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总是 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无论男女,不分贵贱,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摘自新民晚报) 梅葆玖在 2012 年上提出以动漫作为手段,让霸王别姬、牡丹亭等传统剧目 以动漫的形式呈现。“我的想法是,把戏曲内容以及好的剧目,通过动漫的形式表达出来, 让幼儿、小学生甚至中学生都喜

14、欢”。在 2015 年的上又提出通过现代的传播手段让传 统戏曲得到最广泛的传播,让老百姓共享国之瑰宝的文化精髓。(摘自腾讯网)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梅兰芳去世以及“文革”的原因, “梅派”艺术曾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 经过 梅葆玖的艰苦努力,逐渐恢复了原来的兴旺局面。 B.梅葆玖始终以维护梅派的正宗、正腔、正韵为己任,他虽然恢复、整理了不少梅兰芳的经 典之作,却很少用家传“梅派”排演过哪出新戏。 C.梅葆玖始终严格遵循着父亲的教诲,因而并不是一位开拓型的艺术家,所以对片段化、娱 乐化的京剧表演,他并不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 D.梅葆玖爱惜人才、热忱无

15、私,只要是喜爱京剧艺术,喜爱梅派艺术的可造之材,梅葆玖总 是知无不言,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从交响乐伴奏版贵妃醉酒,到轰动一时的大唐贵妃,梅葆玖的革新反映了传统京 剧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的尴尬处境。 B.在梅葆玖看来,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演员,唱京剧也不能离开流派这个根,否则观众一听 什么都不像了,下次就不会来了。 语文 第 4 页, 共 8 页 C.中国戏曲讲究“戏以人传”,得是靠人来传。只要保留一些老唱片、老剧本、老相片,应 能很好传承京剧艺术。 D.流派其实是一种艺术风格,梅派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讲究的是规范,而不是突

16、出某一方面,呈现出“中和之美”。 E.为了维护梅派艺术的兴盛局面,梅葆玖在中积极倡导以动漫的形式呈现牡丹亭等 传统剧目,以现代传播手段传播传统戏曲。 6.关于继承传统和改革发展的关系, 梅葆玖主张“移步不换形”。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 点的认识。(5 分) (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1 14 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79 9 题。题。 驯狗驯狗 墨中白 大家知道陈面白,是因为他会驯狗。再凶猛性烈的狗经陈面白驯养一段时间,也会变得 乖巧听话。遇上聪明的狗,陈面白还能驯出它一身绝技。不过,陈面白并不以驯狗为业,他 喜欢背着根长笛,过着游侠一样的生活。 陈面白是个孝子,他说家有老母,不便远行。即使出门,也只是在泗州城转转,家里留 狗陪伴母亲。跟随陈面白游走泗州城的是白牙,留在家陪伴母亲的叫黑嘴。陈面白一般出来 三天,第四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