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无答案) (1).pdf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926028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3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无答案)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无答案)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无答案) (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无答案) (1).pdf(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题 1 安庆一中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试题卷试题卷 和答题卷答题卷 两部分,试题卷 7 页,答题卷 4 页。全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在答题卷上作答 ,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只交答题卷 。 一、(一、(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孝道伦理与乡土社会生活的重建 杨柳新 传统孝道的自然基础是家庭, 一种以血缘关系将长幼代与代之间的生命历程连接起来 的生命共同体。这种作为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原型”。在儒家的观 念中

2、,无论是乡土社会,还是国家和整个天下,都可以理解为某种扩大了的家庭。基于这 种 “家庭” 共同体主义的理解, 儒家所理解的个人也不同于现代个人主义所昭示的抽象的、 原子化的个人。儒家的伦理思维从具体的个人出发,这种具体的个人具有自然的生命历程 和血缘关系;随着其生活的展开,这种具体的个人在家庭和社会共同体中扮演着一系列角 色。除了包含这种独特的关于共同体与个人的理解之外,传统孝道与乡土社会生活方式也 昭示了一种超越“交换价值”主宰的全面的价值观体系,它以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关怀, 共同体的和谐与幸福为核心价值。 现代老龄社会从中国传统孝道伦理及乡土社会生活方式中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启示, 其 中最主

3、要者有三:一是孝道伦理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批判性地反思个人主义伦理的参照 系;二是展示了一种关爱与尊重生命的价值的生活方式复兴的希望,从而使我们能够重建 被交换价值观的僭越(殖民)所扭曲了的价值世界;三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 复兴孝道与乡土社会的养老习俗和社会制度,从根本上找到现代养老问题的化解之道。 首先现代的老龄化问题及其根源皆与家庭及社区共同体的衰落有关。 现代社会流行的 个人主义伦理观念,强调个人是构成世界的原子,而且这种原子是彼此平等的,每一个人 都拥有几乎绝对的自由。这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社会方面表现为家庭的岌岌可危、代际关 系的扭曲;经济上则是市场交易关系的盛行,以及作为

4、市场“保姆”的福利国家制度的膨 胀;政治上则导致片面强调个人权利的乌合之众加政客的“民主”游戏的出现;意识形态 上则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道德观念、过度膨胀了的交换价值观,以及拜金主义的宗教 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契约化了的世界,个人契约对整个生活世界的成功统治,也恰 是现代社会分崩离析、认同危机、人情冷漠、人性扭曲、人的价值贬损的根源。由此看来, 老龄化问题牵涉到观念、制度与伦理等多个层面,其化解之道也就在于在这些层面做出相 应的变革。 现代老龄化社会的困境,暴露出现代社会从个体出发组织共同体的悖论:现代家庭人 际关系的“扁平性”的“平等”对正常的代际伦理秩序的破坏,现代家庭中的“个人契约

5、” 夫妇关系的脆弱,现代生活方式对民间“社会资本”的破坏,以及“福利国家”与市场体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题 2 系之间的自相矛盾。应对这些问题的方向是:通过复兴儒家“理想主义”意义上的孝道和 乡土社会生活方式来改造现代社会。 这种变革涉及到:第一,自我意识从个人主义转向共同体主义,这意味着家庭及其孝 悌伦理的恢复,以及个人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这种特殊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第二,孝道 礼仪和乡土习俗,如乡射礼、乡校、乡饮酒礼、家礼等礼俗,经过创造性的转换而在现代 社会“复活”。这将既是对这些礼仪传统的继承,又是因时因地制宜有所“损益”的创新。 第三,教育上的相应变革,以教导

6、和传播根源于孝道伦理智慧和乡土社会生活传统的新的 价值观、伦理原则、道德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这种变革所期望的目标,是自然的生命共 同体主义与合理的个人主义的互补,是人性的自然体现与自由发展的有机统一。 (摘编自齐鲁学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 确 的一项是 A传统孝道的自然基础是家庭,一种以血缘关系将长幼代与代之间的生命历程连接 起来的生命共同体。 B传统孝道与乡土社会生活方式包含独特的关于个人的理解,昭示了一种“交换价 值”主宰的价值观体系。 C传统孝道与乡土社会生活方式昭示的全面的价值观体系,以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 关怀,共同体的和谐与幸福为核心价值。 D基于这种“家庭”共同体主义

7、的理解,儒家的伦理思维从具体的个人出发;现代 个人主义昭示的个人是抽象的、原子化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老龄社会从中国传统孝道伦理及乡土社会生活方式中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启示, 例如尝试找到现代养老问题的化解之道。 B现代的老龄化问题与家庭及社区共同体的衰落有关。其化解之道也就在于在观念、 制度与伦理等多个层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C通过复兴儒家“理想主义”意义上的孝道和乡土社会生活方式来改造现代社会, 是应对现代老龄化社会困境问题的方向。 D现代社会流行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念,强调个人是构成世界的原子,彼此平等,拥 有几乎绝对的自由。这具有积极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个人主义伦理在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孝道伦理精神 提供了一种反思个人主义伦理的参照系。 B个人契约对整个生活世界的成功统治,使现代社会高度契约化,也会使现代社会 分崩离析,人情冷漠,人的价值贬损。 C现代家庭人际关系的“扁平性”“平等”破坏了正常的代际伦理秩序,这意味着 个人应为共同体成员“自我意识”觉醒。 D乡射礼、乡校、乡饮酒礼、家礼等经过创造性的转换而在现代社会“复活”,是 对传统孝道礼仪和乡土习俗的批判传承。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 36 6 分)分)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题 3 阅读下面

9、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魏羽者,字垂天,歙州婺源人。少能属文,上书李煜,署弘文馆校书郎。时改当涂县 为雄远军,以羽为判官。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 为太子中舍。 太平兴国 六年,受诏诣瀛州覆军市租,得隐漏数万计。因上言:“本州录事参军郭 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 弊。”上赐诏褒谕。复命,迁太常博士,改膳部员外郎。丁外艰,起复莅事,入判大理寺。 因上疏言三司职官颇众,愿省其半,可以责成,仍条列利病凡二十事。诏下有司详议,皆 以为便。时北边多警,朝议耕战之术,以羽为河北东路营田副使。 淳化四年,并三部为一司,以羽判三司。先是,三司簿

10、领堆积,吏掾为奸,虽尝更立 新制,未为适中。是冬,羽上言:“依唐制,天下郡县为十道,两京为左右计,各署判官 领之。”制三司使二员,以羽为左计使,董俨为右计使,中分诸道以隶焉。未久,以非便 罢。丁 内艰 ,起复,加给事中。 咸平四年,以疾解职,拜礼部侍郎。谢日,召升便殿,勉以医药。月余卒,年五十八。 羽涉猎史传,好言事。淳化中,许王暴薨 。或有以宫府旧事上闻者。太宗怒,追捕僚 吏,将穷究之。羽乘间上言曰:“汉戾太子窃弄父兵,当时言者以其罪当笞耳。今许王之 过,未甚于是。”太宗嘉纳之,由是被劾者皆获轻典。尝建议有唐以来凡制诏皆经门下省 审,有非便者许其封驳,请遵故事,择名臣专领其职。迄今不废。 羽

11、强力,有吏干,尤小心谨事。太宗尝谓左右曰:“羽有心计亦明吏道但无执守与 物推移耳历剧职十年始逾四十须鬓尽白亦可怜也” 羽出入计司凡十八年, 习知金谷之事, 然颇伤烦急,不达大体。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4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羽有心计/亦明吏道/但无执守/与物推移耳/历剧职/十年始/逾四十/须鬓尽白/亦可怜 也 B羽有心/计亦明/吏道但无执守/与物推移耳/历剧职/十年始/逾四十/须鬓尽白/亦可怜 也 C羽有心计/亦明吏道/但无执守/与物推移耳/历剧职十年/始逾四十/须鬓尽白/亦可怜也 D羽有心/计亦明/吏道但无执守/与物推移耳/历剧职十年/始逾四十/须鬓尽白/亦可怜

12、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犹升也,进也。凡迁官曰擢。表示官职提升的还有陟、升等。 B太平兴国,宋太宗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 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更改年号。 C丁艰,即丁忧。分为丁内艰和丁外艰。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凡 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 D薨,指帝王、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古代大夫死曰卒;士死为不禄。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题 4 A魏羽少时便能写文章,后来通过上书给李煜而得到赏识,获得弘文馆校

13、书郎的职务, 又因会写文章做了雄远军的判官。 B魏羽曾上书说官吏的调动挑选有失公平,请求问罪主管人员,来肃清欺骗的弊病。朝 廷对他进行了褒扬。 C淳化四年,朝廷将三部并为一司,虽采纳了魏羽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能解决过去三 司公务堆积、官员犯科的弊病。 D魏羽出入计司一共十八年,熟悉了解钱财和粮食的事务,然而又比较苛细峻急,不识 大体。 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 分) (1)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 译文: (2)太宗嘉纳之,由是被劾者皆获轻典。 译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11 分) 答答 柳柳 恽恽 (南朝宋)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

14、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8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简析。(5 分) 9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白部分。(6 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王勃滕王阁序) (2)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李 密陈情表) (3)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三、(252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题。 鼎之绝大者,指日定干霄:夏鼐鼎之绝大者,指日定干霄:夏

15、鼐 墨 歌 初识夏鼐名字的人,一定对“鼐”字用意好奇。其实,夏鼐原名夏国栋,初中时,仿 其兄夏鼎之名,改名为夏鼐,字作铭。鼐,鼎之绝大者,是古代阶级权利的象征;作铭, 为古物制作铭文。如此看来,出生于传统浙商家庭的夏鼐与考古学似乎早在改名之时便已 结缘,而他勤勉好学、事必躬耕、严谨负责的学习研究态度,也注定他的人生定能犹如至 高大鼎,指日定干霄。他是一个十足的“紧跟世界学术潮流”的杰出学者,善于从世界范 围和多学科角度考虑中国考古学问题,既能追求现代的国际水平,又能发掘中国固有的学 术传统。 1934 年, 夏鼐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 获得庚子赔款提供的奖学金赴英留学; 1936 年 4 月,他确定研究方向为埃及学。夏鼐学习埃及学几乎是从零开始,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题 5 他对埃及学还一无所知。但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这一学科的各个领域,很快就熟练地掌 握了所有必须具备的古代埃及语知识。”1938 年 6 月 30 日,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格兰 维尔教授在一封信中如此描述他印象中的夏鼐, 并且称赞道: “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 不只一两位考古学家证明他对不同类型遗址的发掘技能都能掌握, 并能融会贯通。 我坚信, 一旦他回到中国,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