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四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392590 上传时间:2017-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四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四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四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四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四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四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四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安市城南中学 2014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读下面等高线图图 1,完成 12 题1.图中河流甲与河流乙相比,能确定的是 A.甲河水量大于乙河 B.甲河主要流向西,乙河主要流向东C.甲河通航里程长于乙河 D.甲河结冰期长于乙河2.图中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但并没有选择在甲、乙两点之间,其原因是A.甲、乙两点间距离较远 B.甲、乙两点间相对高度较大 C.甲、乙两点间地形起伏较大 D.甲、乙两点间有难以逾越的河流图 2 为安徽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箭头表示某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箭头表示通过反光镜反射到地下室的光线。

2、完成 34 题。3.下列节日中,地下室地面被反射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是A.清明节 B.五一节 C.国庆节 D.元旦4.当图中 角最大时,通过反射镜反射光线照射地下室时间最长的地点是A. 北京 B.六安 C.广州 D.海口被动式太阳能应用指的是不依赖常规能源的消耗,通过建筑物自身直接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和疏导而获得舒适的室内热环境的过程。图 3 为位于纽约的一座房子。读图回答图 2图 1256 题。5图 3 所示房屋必须开一个玻璃门廊,为了更好地利用被动式太阳能供暖,门廊应该朝向A北面 B南面 C东面 D西面6为了提高这座房子节约能源的能力,门廊前应该配备的庭院植物是A高大的落叶树 C矮小的常绿树 B

3、矮小的常绿灌木丛 D装饰性的草本植物7六安市有一处房屋,坐北朝南,某日正午时屋内后墙光照如图 4,阴影部分为光照区,则午后光照区的移动方向是 A从左下到右下 B从左下到右上C从右上到左下 D从右下到左上8当六安市裕安中学上午 8:00 上课时 A全球新旧两日期平分 B北京昼夜等长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再过四小时,六安刚好正午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矿石进口地。读图回答 910 题。9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0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图 3图 4玻璃门廊图 53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的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图 6 是“亚洲

4、东部某时刻的等压线图” (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11-12 题11关于 N 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低气压控制,气流上升B受高气压控制,气流上升C受低气压控制,气流下沉D受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12图中 M 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A1004 1006 B1006 1008 C1008 1010 D1004 1010下垫面因素、人为热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因素。同一城市,在不同的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下,热岛效应有时非常明显(晴朗、无风) ,有时则微弱或不明显(大风、极端不稳定) 。表 1 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市区某年各月平均风速和平均云量的数据统计。完成 1314 题。月份 1 2 3

5、 4 5 6 7 8 9 10 11 12平均风速(米/秒) 3.2 2.9 4.2 3.7 3.9 3.2 3.7 4.1 3.1 2.9 2.4 2.1平均云量 4.7 7.3 8.4 7.5 8.4 8.8 9.4 5.6 5.7 4.1 4.1 5.013.该市热岛效应最明显的时段是 A.冬末春初B.春末夏初C.夏末秋初D.秋末冬初14.下列措施中能有效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是 A.增加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 B.尽量多修水泥路面C.推广使用太阳能 D.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图 7 为亚洲局部区域某年 12 月 21 日 3 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图回答1516 题。图 6图 74

6、15. 以下城市中该日:风力最大和气温最高的分别是A. 合肥 乌兰巴托 B. 北京 东京C. 北京 郑州 D. 乌兰巴托 东京16. 图中沿郑州合肥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应是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省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 4 种情形。读图 8 完成 17 题。17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 B. C. D.图 9 中图甲为某沿海地区,图乙是沿图甲中的 M 地所作的河谷剖面图(剖面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图丙为图甲中湖泊水位的最大与最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 1819 题。18图中 M 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 地垒 D地

7、堑19当湖泊蓄水接近图丙中 b 时,一油轮由波斯湾驶向新加坡途中:A顺水逆风 B逆风顺水 C顺风顺水 D逆风逆水400N郑州合肥 郑州 合肥郑州 合肥 合肥 郑州A BC D图 8图 95读地质剖面图图 10,回答 2021 题。 20.关于图中处河谷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A. 断层带岩层破碎易受侵蚀形成 B. 岩层向下断陷形成C. 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 D. 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21.图示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A. 褶皱运动、外力侵蚀 B. 岩浆侵入作用、断层作用 C. 水平拉伸作用、岩浆喷出作用 D. 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8、。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 2223 题。22. 图中 a、b、c、d 表示的主导外力作用分别是A. 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搬运作用、流水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B. 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风力搬运作用 C. 风力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 D. 流水搬运作用、风力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23以下现象,属于 C 过程的有沙尘暴 水土流失 泥石流土地沙漠化 河水带走泥沙 山体滑坡、崩塌A B C D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 12 回答 2425 题

9、。图 10图 11624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25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整体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六安市城南中学 2014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第卷二、综合题(共 3 小题,计 50 分)26.云量是以一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 量日均值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1)图中甲地的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是 (取值范围)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特点(6 分)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请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 原因。 (3 分)简述青藏高原聚

10、落分布的特点和该地特色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5 分)27.(20 分)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和 A 市的气候资料图 图 13图 127等 压 线 河 流 湖 泊 等 高 线 20 502010201050A B 50501 20105.0 107.5 10.0 AB洞 庭 湖材料二:杏花村(B 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1)指出 A 市

11、的气候类型,说明其气候特征并简析其气候的成因。(6 分)(2)分析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6 分)(3)简要分析汾河的夏季水文特征。(4 分)(4)简述汾河谷地的地质构造和形成原因。(4 分)28 (15 分)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 6 月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描述该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4 分) (2)B 天气系统的名称是?它影响下的天气有何特征?A 地未来两天天气将如何变化?(6 分)图 14图 158(3)与范仲淹时代相比,洞庭湖面积大幅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对长江的径流有何影响?(6 分) 六安市城南中学 2014 届高三第四次

12、月考地理试卷答 题 卷26.(1)图中甲地的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是 (取值范围)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特点(6 分)(2)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请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 原因。 (3 分)简述青藏高原聚落分布的特点和该地特色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5 分)27.(1)指出 A 市的气候类型,说明其气候特征并简析其气候的成因。(6 分)(2)分析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6 分)班级 姓名 座位号9(3)简要分析汾河的夏季水文特征。(4 分)(4)简述汾河谷地的地质构造和形成原因。(4 分)28 (1)描述该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4 分) (2)B 天气系统的名称是?它影响下的天气有何特征?A 地未来两天天气将如何变化?(6 分)(3)与范仲淹时代相比,洞庭湖面积大幅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对长江的径流有何影响?(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