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考点突破三课件.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925749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考点突破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考点突破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考点突破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考点突破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考点突破三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3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考点突破三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试说明对于本学案内容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B”;“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C”。 理解并翻译句子是文言文阅读中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是对理解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三方面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 断句也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查形式,文言断句其实考查对文句内容的理解。近几年许多省份都考查了文言文断句,在今后,的高考中将成为新的增

2、长点,将有许多省份开始对文言文断句进行考查,因此,在复习中文言文断句不可忽视。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言、时、地等主要信息,从而对试题提供的选项信息进行辨析和判断,或者根据试题要求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表述。 “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考查时,一般涉及某个论点的依据、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故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3、。,1.文言翻译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答案:文言翻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文从字顺;必须要有语境意识,不能孤立地去翻译这个句子本身。,2.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游之乐也。 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译文: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译文: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个要退出来的人,我也后

4、悔自己跟着他出来,没有能够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译文:教导我待人接物要谨慎,应把推荐贤士当作自己的责任。,译文: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秦朝的地盘就能够全部占领而称王了。,3.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夫 明 六 经 之 指 涉 百 家 之 书 纵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厉 风 俗 犹 为 一 艺 得 以 自 资 父 兄 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离 无 人 庇 荫 当 自 求 诸 身 耳 2007年浙江卷,答案: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5、译文:明晓六经的要旨,广泛涉略百家著作,即使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纯朴社会风俗,也能学到一技之长,得以帮助自己。父母兄弟不可长久地依靠,国家也不能永远作为保障。一旦流离失所,无人可以庇护你,就应当求助于自身了。,理解并翻译句子是文言文阅读中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是对理解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三方面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信”,就是准确,即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随意改变、增减;“达”,即通顺,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没有语病;“雅”,即有文采,用词造句考究,文笔优美,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对

6、中学生而言,主要是要做到“信”和“达”。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考点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所谓意译,就是“通其大意”,按原文表达的大体意思来翻译。高考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考查一般要求直译,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对此也必须明确。 高考中文言文翻译考查的重点内容有: 文言实词。重点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异体字),也要注意偏义复词、同义复词、数量词的特殊表示。 文言句式。

7、除了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这四种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特别要注意的是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的宾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和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数词后置、状语和补语的特殊语序)。,文言虚词。重点掌握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对古代的专用语、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也应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对言简意丰的句子或使用了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采用意译。,译文: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来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例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荆轲刺秦王),译文: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抓住重点翻译句子。 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

9、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 私仇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译文: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译文:现在两虎相斗,势必有一个要伤亡。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先顾国家的安危,而后考虑个人的恩怨啊。,译文: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广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

10、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完整与否。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考点2文言文断句,答案: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例2】用“”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 无 恒 产 而 有 恒 心 者 惟 士 为 能 若 民 则 无 恒 产 因 无 恒 心 苟 无 恒 心 放 辟 邪 侈 无 不 为 已 及 陷 于 罪 然 后 从 而

11、 刑 之 是 罔 民 也 焉 有 仁 人 在 位 罔 民 而 可 为 也?,解析:断句时要根据上下文意思,同时注意“也”等关键词语的提示作用。,译文: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文言断句4技巧 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 看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

12、、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找顶真和排偶。顶真使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贯。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明对话与引文。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2.给下面一段文字加标点。,诸 人 徒 见 操 书 言 水 步 八 十 万 而 各 恐 慑 不 复 料 其 虚 实 便 开 此 议 甚 无 谓 也 今

13、以 实 校 之 彼 所 将 中 国 人 不 过 十 五 六 万 且 已 久 疲 所 得 表 众 亦 极 七 八 万 耳 尚 怀 狐 疑 夫 以 疲 病 之 卒 御 狐 疑 之 众 众 数 虽 多 甚 未 足 畏 瑜 得 精 兵 五 万 自 足 制 之 愿 将 军 勿 虑,答案: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解析:断句时要根据上下文意思,同时注意“也”“耳”“夫”等关键词语的提示作用。,“筛选文中的

14、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这些“信息”在文中具体表现为某些特定含义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因此,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是一种难度加大了的句意理解能力,必须在理解选文的句意、文意的基础之上,准确把握主要意思,系统梳理、归纳给出的材料,并从中整理、筛选出与某一主题有关的文句。 这一考点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文段中的有关词句、文段的层次结构、语言技巧,都可以成为筛选的信息对象。近年来,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主要是: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考点3筛选文中的信息,息;表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特点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的信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考查的基本

15、题型是客观选择题型。考查考生对某一方面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辨识的能力,这是高考考查的主导题型;从阅读材料中选出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要求选出符合某一方面信息的选项,这是高考的辅助题型。,A,【例3】下列各句都选自李密陈情表,全都表现作者“孝为先”思 想的一组是()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A.B.C.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说的是祖母对作者的抚养。自陈左右为难的处境。表现官府催促的急迫。,3.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

16、宫规模宏大的一项是 () A.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B.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C.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D.五步一楼,十步一阁,A,解析:BCD描写的都是建筑物的具体状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要求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所谓“内容要点”,是指内容的主要之点,即能够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归纳内容要点”就是在准确划分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各层次的内容。所谓“中心意思”,指的是作者借助所写之人之事表达出某种意图或态度。“概括中心意思”则是对所选语段进行整体把握,即所叙述的事实说明或表现了什么。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深度。 “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它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考点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考查时,一般涉及某个论点的依据、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故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这类考题的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