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5642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第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l4题。 给阅读指数变化“会诊” 指数通常被用来表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阅读指数涉及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特点、阅读取向等多项内容。考察阅读指数变化的状况,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文化的变迁。想起“红袖添香,秉烛夜读”的情趣,有谁不感叹造纸术对人类文化传承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有了纸制出版物,阅读才从高贵的殿堂走向民间,不再是少数人的奢华。阅读指数的变化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十年前,有多少人会想到,能够把藏书巨丰的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放进“口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

2、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使阅读发生了新的变化。 无纸化阅读渐成潮流,在网络上“走马观花”成了许多年轻人课外阅读的时尚。据统计,2001年以来,国内网络媒体接触比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年接触率增长贝叽。高校在校生一直被视为一个最活跃的阅读群体,以往门庭若市的报刊阅览厅如今却门庭冷落,读者流通量日趋下降。与此相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却勉力十足,成了许多大学生业余光顾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到网上下戴文章,读屏成了阅读的主要方式。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省钱又省时,何乐而不为! 网络阅读不仅改变了人们对阅读载体的理解和接受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曾几何时,读书时不做笔记似乎就是学

3、不用功、学不得法的代名词,可现在读书时不做笔记的读者已超六成。有人惊呼:现在的读者变。“懒”啦!其实不然,现在的读者查检、下载、复印太方便了,当然可少动手或不动手。 阅读更加注重实用性,呈现多样化、快餐化的特点。看菜谱是为了学一两种新花样,从而在厨房操作时大显身手,给女友一个惊喜。阅读英语、计算机类的书是为了通过相关的等级考试,以便在求职时增加成功的筹码。实用主义阅读的盛行只要从囹书销售热点上就可一览无余。从各类等级考试用书、教材教辅类读物的红火,人们便约略知道现在学生们在忙什么。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校之外的读者拥有大块空闲时间的越来越少,于是散落在大街小巷报刊报亭上的“文化快餐”便成

4、了大众阅读的媒介。与此同时,一些分量重、有深度的世界名著、学术专著却很少有人问津。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三大支柱,藏书中不乏经典精品,但这些经典图书的流通借阅量几可忽略不计阅读中呈现中庸俗化的不良倾向。读者素质参差不齐,阅读口味千差万别,出现一些不健康的读书倾向是难免的。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法出版物、黄色出版物自然是严打的重要对象。有的网站或为提高访问量或为营利,也在偷偷千着传播、复制、转载淫秽读物的勾当。由于无纸化阅读基本不受时空限制,隐蔽性较高,不良读书行为得以更加放纵。有的读者阅读格调低下,阅读仅仅是为了追求单纯的感官刺激,对凶杀、色情、暴力描写津津乐道。 阅读的庸

5、俗化对不良读物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出版社和刊物编辑部为了生存,不得不迎合读者口味,以求扩大销路,获得经济利益。一些所谓的文人为了能发表作品,也竞相在作品中加入“色素”,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甚至连某些知名出版社、颇有名望的作家也不能免俗,也要把健康的精神产品打扮得“花枝招展”,以此来招林读者。 了解一个时代或某个民族、国家的思想状况、精神水准,也许只要走进书店、走进文化市场,看看哪些读物在受着宠爱便约略可知。1917年,胡适博士回到阔别7年的祖国,他想知道这7年中国到底有没有进步,所采用的方法便是逛书店。他很失望地发现,在他留学国外的几年里,中国并没有产生多少有分量的书籍。清人袁枚在随园

6、诗话中说过:“读书正如吃饭,善吃老长精神,不善吃老生疾瘤。”这话是送给读者的最好忠告。若往深处想,也许更值得作者、出版者的反思。 (福建日报2006年三月30日第4版,作者:周国忠 欧建清) 1关于“阅读指数概念的表述,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阅读指数是被用来表明阅读中某种现象变化程度的量。 B阅读指数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特点、阅读取向等多项内容。 C阅读指数是被用来表明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特点、阅读取向等方面变动程度的量。 D阅读指数是我们审视文化变迁的依据。 2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读屏是今天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 B实用主义阅读的体现是,人们阅读只是为了通过相关的等级

7、考试,为求职增加筹码。 C无纸化阅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很高的隐蔽性。 D大众阅读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值得人们反思,读者阅读时也要注意选择和取舍。 3下列对相关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文化的发展使得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特点、阅读取向产生了变化。 B实用主义阅读的盛行是导致阅读世界名著、学术专著等经典作品的人数急剧下降的 主要原因。 C阅读快餐化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拥有大块空闲时间的读者越来越少。 D阅读的庸俗化是不良读物蔓延的直接原因。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纸术使阅读从高贵的殿堂走向民间,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阅读发生 了新的变

8、化,这些都属于阅读指数的变化。 B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把藏书巨丰的图书馆放入“口袋”。 C科技发展使得我们今天读书不做笔记成为可能。 D实用主义阅读和阅读的快餐化、庸俗化等现象说明,当前我们国家、民族的思想状 况、精神水准正在滑向下坡。 二、(l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喜雨亭记苏武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9、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容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日: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化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为粟。一雨三日,系谁之力?民日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

10、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古文观止) 注解本文为嘉佑七年(1062)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作。这三个典故分别是:周成公一异禾,便作嘉禾一篇;汉武帝在汾水得一宝鼎,于是改元为元鼎;叔孙领兵大胜北狄,俘秋君侨,即给儿子取名侨如。扶风:即凤翔府。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雨麦于岐山之阳 雨:天上落下 B既而弥月不雨 弥月:不足一月 C农夫相与忭于野 忭:惊恐 D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繁兴:繁荣兴旺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其占为有年 忧者以喜,病者以愈 A B 其可得耶l 始旱而赐之以雨 雨麦子峻山之阳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 C D 属客而告之

11、 五日不雨则无表 7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都体现作者关心百姓、与民共忧同乐思想的一组是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 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贸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A B C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因久旱逢甘雨而欣喜,作者的心情也很高兴,放以“喜雨”名其亭,这与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表现作者在意的不是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天下苍生的幸福安宁。 B全文结构谨严,脉络清晰,如剥茧抽丝。语言轻快活泼,文笔淋漓酣畅,充分表现作者的

12、喜悦心情,极富感染力。 C第三段把议论寓于对话之中,句末一个反问句,强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歌作结,引出给亭命名的缘由,照应首段。全文以一“志”贯穿,首尾呼应,结构谨严。 D开篇点明用“雨”命名的缘由,接着援引古人以喜为名的三个例子,这三件事不仅有趣,而且都与国家政治有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作者看重的是国计民生,而非亭名。 第卷(共126分) 三、(20分) 9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13、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莫之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1) 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3分) (2)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3分)(3)不逾月,而国英之服。(2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竹 (梁 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官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解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二女死后成为湘水之神。上宫:它室名,即楼。(l)诗中“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一句,其寓意何在?(3分) (2)“耿染湘妃泪,羞入上官琴”中“耻” “羞”二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11默写(6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两小题)4分)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给开。 , 。(杜牧过华清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南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