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特点评析 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56345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特点评析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06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特点评析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特点评析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特点评析 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特点评析http:/www.DearEDU.com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落实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稳中有变,朴中见新,于平淡之中能品真味,于回归之中可见苦心。总体而言,今年的试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试题结构保持稳定高考语文试题在经历了去年的比较大的变革以后,今年有意识地放稳了脚步,基本继承了去年的格局,保持了相对稳定。全卷共21道小题,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10小题30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10小题60分;第三部分作文,60分。其中,科技文阅读和古文阅读,命题思路和能力考查方向可以说与去年的试题毫无二致,又是最稳定的部分。这种稳定是对前两年改革效果的进一

2、步验证,也体现了高考命题的一种严肃谨慎的态度。当然,这种稳定不会成为一种定式,随着新课程标准在2007年的全面推广,新的变革又会来临。能力立意的命题进一步落实全卷不追求知识覆盖的广度,而追求思维的深度;不以知识是否全面为考查目的,而将语言运用能力是否到位作为考查的目标。基础知识部分只设4个小题。显然无法全面考查各个知识点。今年只考了错别字、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和语言连贯等四个点,并没有考查字音、词语选用、标点符号等内容。虽然命题者已下定了“何必面面俱到,窥斑亦可见豹”的决心,将随机选点,进行到底了。全卷的重心在于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这部分内容的分值所占比重较大。基础知识部分的压缩,为后面需要

3、更多思考的题目腾出了时间,有利于优秀考生将自己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并获得最终认可。题型朴实,出现“回归经典”的趋势前两年高考中频频出现新题型,往往让人耳目一新,但今年在这方面似乎缺少“亮点”,显得平淡朴实。一些题型甚至给人以“复古”的感觉。如第4和第18小题考查语言连贯,19题考查语段压缩,20题考查语句的扩展,都规规矩矩,就好像回到了几年前。诗歌鉴赏中关于层次的分析,现代文阅读中关于主旨的归纳,也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细加体会也可以发现命题者的苦心:不能被轰轰烈烈的题型创新所迷惑,经典的题型对于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仍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这也许称作“旧题新出”或“返璞归真”更合适

4、,因为细品这些题,它们在经典题型的基础上都有所改进,并且能够很好推测出考生的语言功底和阅读鉴赏能力。巧妙融入了对考生学习品质的考查今年对于名句名篇背诵的考查,似乎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窄”,二是“俗”。所谓“窄”,是指采用了二选一的形式,一组为课内,一组为课外(实际上是在读本当中),并且每组都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面很窄,考生选择余地很小。所谓“俗”,所选句子有的似乎称不上我们平时所说的内涵深刻的名句,比如第一组,要求写出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的“三令”,就有点儿出乎人们的意料。可是这种考查方式,恰恰可以看出考生的学习品质,即平时学习中是不是能做到“博学精读”。如果考生缺少这种品质,平时不重视

5、精研博取,只是泛览一些名句,抱一种“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心态来应对,必然会吃大亏。作文在回归中寻求突破今年的作文回归为以前的材料作文的形式,其实已在许多人的意料之中,因为“考纲”中已明确提出要打破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应“三文并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由于话题作文的宽泛,导致了宿构、套写、组装等不正常的作文方式,许多考生在考场之上已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要求中明确提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显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材料作文虽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但考生在写作中起码也要融入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可以起到逼迫考生思考的作用,有利于引导考生“写生活,写自己

6、,写真情,写公理”。就写作而言,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其实并不矛盾,可以说二者是互通互化的。因为对材料理解的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作一个话题。就今年的作文而言,我们可以从乌鸦的角度思考,如果否定它,可以谈“人贵有自知之明”等,如果肯定它,可以谈“奋斗改变命运”等;我们还可以从牧羊人的角度思考,谈“如何看待异类”等。总之,这个作文同样是很具开放性的,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另外,这次作文并没有直接选择大家公认的热门话题,既不直接指向“和谐社会”,也没有牵涉“人文关怀”,更和“八荣八耻”挂不上钩,没有表现出突出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直接关涉现实的色彩并不浓重。虽然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和“感动中国”的人物相联系,可以指向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但那都取决于个人的理解与灵感,应该说并非命题者刻意为之。这一点告诉我们,作文还需要平时扎实训练,猜题押宝、投机取巧,难有成效。用心 爱心 专心 118号编辑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