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选好材料课件.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9256144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选好材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选好材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选好材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选好材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选好材料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选好材料,作文需要材料。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选材,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从平时积累的写作材料中,挑选出作文所需的材料。选定的材料,有的在文章中要保持原样,如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名言警句等;有的则须加工改造,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 纵观近几年高考考场作文,在选材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围绕中心选材。选材是为更好的表现中心,但通过高考考场作文来看,部分考生的材料与主旨游离,直接导致全文失去控制!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大量失分。后果十分严重!,2选材不够典型。所选材料不是最具代表性、最具说服力的,所以对于主题的表达来说不是十分典型的材料。 3选材不够充分

2、。所选材料不足以证明文章中心,作文中究竟使用多少材料才足,没有硬性的规定。一般而言,一篇好的文章总得有二到三则典型材料吧,而高考考场上见得最多的是一事一议的文章,其得分总是不高的。(也是评卷老师所反感的。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本人多次参加高考评卷工作,对此类文章深有感触!)我想,除了这种文章给人文体不明之感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不充分”试想,你举出一则材料,焉知不是偶然事件?,4选择的材料不够新。文章应该是关注时代的,要写有时代感的社会热点的问题。当然这个社会热点问题,不见得都是政治大事,但是必须有时代感,因为“文章合为时而作”。而不能像有的同学那样总是想到自己或自己身边的琐事,不能联系更为广

3、阔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不能联系更为紧迫的现实内容!思想打不开,他顶多想的就是高考本身,分数排队等等,眼界很狭小,老师不喜欢。 5选材的材料不熟悉。高考作文在选材上需选自己所熟悉的材料!中学生就写中学生自己所熟悉的事,有的考生却去写文化大革命,因不熟悉,就张冠李戴。,总有一种期待 四川一考生 风起、花落,点点凄雨,似离人泪。不知君去何时归。 文君的期待,司马相如。 正因为有了期待,一切开始有了存在的理由。 文君一生的期待,全都围绕在那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身上。那传奇故事的开始,是文君期待与君的相逢;那故事的经过,是文君期待与君的相知;那故事的发展,是文君期待君的回心转意;那故事的结尾,是文君期待与君

4、的相守。,当初相逢,是在珠帘屏风后偷偷地注视。她为他那曲凤求凰涟漪泛,心已乱,他为她的才华学识,为她的巧笑嫣然而心动。 相知,是因为在彼此的眼中,对方都是自己要找寻的那个琴相和、诗相酬的高山流水的知己。 相知,还是文君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与相如的远走高飞,就算是当垆卖酒,也丝毫没有剿灭那颗火热的爱他的心。 因为有了期待,才有了文君对司马相如执著的爱;因为有了期待,那些相逢相知才变成了命中注定。可是谁也不曾想到,在期待的背后,也有文君最灼心的回忆。,不惜为爱离家,当垆沽酒的新妇,枉自期待一生一世的忠贞不渝,当日家徒四壁,如今京城为官的司马相如,竟然有心弃妻纳妾。 多么令人寒心。但是因为爱,文君选择

5、期待。她知道丈夫不是不爱自己了,只是远方的花迷离了他的眼睛,朦胧了他的心。同甘共苦的感情怎是说不存在就不存在的呢?于是,在司马相如寄给她的那封意于休妻的家书后,文君只回了那么短短十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不是不想多写,只是这十三个字里已包含了自己所有的情感。司马相如收到那封家书后,无地自容。文君的家书里有她的思念,也有她的爱,亦有她的指责。指责他怎能无亿。无“忆”,无“意”。,终于,他还是带着她的期待回来了,回到她身边,带着深深歉意。 像文君期待的那样,相守一生,虽然他在她的怀里长眠了,但那颗心永远与她相守。 文君一生的期待是司马相如,但终归是期待爱,文君与相如的爱。 由此,我们知

6、道,爱值得期待,即使它有时偏离了轨道,但在我们执著的期待中,它总能回到爱的正途。,【点评】选材精要,以一当十。文章以富有地方特色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为材料,将对爱的期待分成几个阶段,写出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彼此的期待,并以“始终”“终归”和时间的连续性暗点文题“总有一种期待”,不枝不蔓娓娓道来,亲切感人。巧用意象,语言优美。文章一开篇用风起、花落、点点凄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意境,极具表现力,给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曲折的爱情以有力渲染,为后文叙写二人之间的爱情做了有力铺垫, 自然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一、打开思维,选择素材 高考考场作文,我们要打开自己的思维,充实作文内容,更好地表现主

7、题,需运用以下方法: 1与时俱进法 在选择材料上主要指选材讲究一个“新”字。“新”既是相对于陈旧而言,也是相对于一般化而言。材料新鲜,指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尽量关注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面对社会大舞台、大变革,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面对市场经济,面对腐败现象,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借助作文话题写出来。,特别是近三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不避热点,优秀作文中也注重使用新材料。对于二轮作文复习而言,积累并能运用当前最新热点素材是高考作文能否出彩的关键。,(1)具有新敏视角。关心时事,多读书报,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关注“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

8、实说”“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阅读中学生时事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展时事讨论,都是积累鲜活材料的好途径。,(2)引入时代活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善于向生活汲取,材料就永远是新鲜迷人的。当今所见所闻,皆可入文。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现代汉语的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的“特区”“市场化”“股票”“网友”“泡吧”“发烧友”等,反映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的“MTV”“CT”“CD”等。许多新词语互相交融,虽有的还未被词典收录,但已为公众所认可。作文适当引入以为点缀,可使文章更富于时代气息、

9、生活气息,给人以灵动俏皮、耳目一新之感。,(3)注重观念更新。新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留意身边活生生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命意。,2古今中外纵横法 此法主要是指援引典型的古今中外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近年高考作文,有很多考生写了历史人物与事件。,如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

10、作文何妨让思维转个弯:屈原与汨罗江,项羽的“不肯过江东”,苏武的牧羊守汉节,昭君的出塞,诸葛亮的谦思,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苏东坡的“突围”,岳飞与风波亭,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些事例不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且表现了作者的视野及阅读的积淀。,此法选料剪材应该注意: (1)选例典型,叙例恰当。选例的原则是史实要能和观点相吻合。事例要真实,不编造杜撰;要选典型,尽量选名人名事;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但不是多多益善,力求以少胜多。 (2)先后顺序,合理安排。如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也可以从今到古,从国

11、外到国内)。 (3)叙述史实,详略有致。对皆知的要简练概括,对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可以以一个事实,展开想象,精心描绘;也可通过几个简明片断,扼要援引。,(4)事件人物,据需取点。如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曾经靠编草鞋维持生计,因家贫曾向管理河道的小官借米过日子,见魏王时穿粗布补丁衣服,草鞋带子也是断了之后接起来的,一生只在蒙地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不久就退隐了。楚王听说他有才华,派两位大臣用厚金聘礼到濮水请他做宰相,在濮水垂钓的庄子用龟曳尾于涂的比喻拒绝了邀请。庄子对待生死显得很理智,其妻死后,惠子前去吊唁,见庄子席地而坐,“击缶而歌”。这些常识是大家有所了解的,这些素材可以包含着“选择”“欲望”

12、“孤独”“尊严”“诱惑”“生命”等意义,要对素材所包含的信息有所思考,善于根据文章的需要,去选取某一点,从某个侧面去挖掘、联想、想象,为文章所用,切不可将知道的都写而成为无目的的谈古。,(5)有叙有析,不忘议论。分析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两句话。可在叙述事例之前,也可在叙述事例之后。总之应使事例论据与论点融为一体,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充分显露事例与论点的关系,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 也应注意,许多考生平时缺少积累,作文时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写出来的多是“普及型”的名人轶事,说“勤奋”便祖冲之、李时珍、陈景润,谈“爱国”便屈原、岳飞、孙中山。几十万考生,同写一个作文题,都是写尽人皆知的几个人、几

13、件事,岂不让人生厌!要懂得当一种写法成为流行时,其危险系数就大了。,大量的李鬼冒充李逵,李逵就必须有新招数;考生作文就要回避大陆货,最好要有自己独家的开发或独到的发现,否则就会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庸才、蠢才。,3撷英取华法 撷英取华法,即向名家诗文取料。援引名人名篇名诗名句作为写文章时取之不尽的材料。 平时博览群书,含英咀华,自然会潜藏着丰富的营养。将这些潜藏的储备应用到作文中,便是信手拈来,撷英取华了。这些材料一旦撷取,进而还能为全文构思助一臂之力! 加强阅读积累,进而生成语文能力,将课外阅读引进高考,能写出个性作文。热爱语文,热爱阅读吧,诗意地学习,诗意地作文,诗意地栖居

14、!,4寻小搜微法 题材不怕“小”,还要敢于写“小”!它既是克服材料贫乏之径,也是创造文章新活之途。我们平常多见和最不缺乏的,是生活中的常人小事类材料,倘能用心打捞生活中的真、善、美,于纷纭大千世界中,是可以静观万物,摄取机微的。取材的范围是没有涯尽的,无论其材料娇艳明媚,或朴素庸常;或沃土温室,或村野虚墟;或雍容尊贵,或卑微无名。倘能用心打捞生活中的真、善、美,或能随意裁锦一角,摘花一枝,都一样绽放优美自然的姿容,散发持久沁人的馨香。多少大家的小品文,写的往往是常人小事,有如冬夜炉边的絮语杂谈,或丰厚与笃实,或琳琅与宏博;或闲适,或渊雅,或隽永,或亲切,当然,寻小搜微法的“搜寻”功夫,最要作者

15、有眼光、思想和感情,有独到的发现与独到的开发,有笃实之情、精辟之识以及空灵之笔,力避随流附众。,二、巧妙运用素材 如何在作文中运用这些材料? 1用情感激活材料 无论材料来自自身还是各类媒体,写作时都应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切忌牵强附会,随意拔高,或者只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加以转述。 如2010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致墨子的一封信,作者运用了古代的材料,但是作者却用自己的情感激活了文化精神与文化情怀。所以被确认是一篇新“文化作文”。这样用“心”用“情”写就的鲜活灵动之作,能引起读者阅卷老师的共鸣也就不足为怪了。,2用细节聚焦材料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字数要求为800字以上,考生在不到10

16、00字的文章中,一定要避免语言拖沓的毛病。若在高考作文中运用相关材料,不宜面面俱到地铺叙,而巧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往往能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之效。 如2010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难题: 他死活也不要我给他找车。他说:“你给我找车,我就又欠了你一个人情了,我老了,没能力还情了,你不要给我出难题哦。” 回到二哥家,早饭正熟,边吃饭边与二哥二嫂对幺叔的境遇和为人唏嘘不已。二哥说:“我敢打赌,最迟不会超过明年春上,幺叔又会到你那儿去还情。”,正说着,幺叔来了,他却不进屋,二哥拉他吃饭,更不肯,说:“刚吃了,立雄见着的。”二哥拉他喝酒,平生最喜欢咂二两的他说什么也不肯就坐。二哥知道,幺叔是怕喝了他的酒难以还情,便不再强拉。二哥说:“幺叔明年再给你提鸡蛋去你就不要再为难他了。” 文章作者选择了几处细节成就了自己的满分作文。,3最后是用题意统领材料 写文章“意在笔先”,用中心统领材料,这是个共性问题,也是个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由于高考作文的特殊性,这更是一个不能掉以轻心的问题。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尽管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但总还有一些考生因审题错误而饮恨考场。我们在写高考作文时,既不能不动脑筋地“套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