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五 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54647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五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五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五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五 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五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蛮横/横财数落/数典忘祖鲜活/数见不鲜B行头/行止当真/螳臂当车纰缪/未雨绸缪C熨帖/熨斗方便/大腹便便露相/抛头露面D累赘/累次字帖/一帖汤药船只/只身一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凑合靡烂大拇指 全神贯注 无心插柳柳成阴B作崇赝品老俩口炙手可热犹如猛虎下深山C恣嗟震撼入场券直截了当打破砂锅问到底D发轫报复大杂烩绝无仅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中

2、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 无穷,这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她在开庭的前一天晚上给我打来电话,嚎啕痛哭,一吐心中多年来的冤屈和。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神秘的色彩,但也有一些内容健康,格调。A以至激愤高雅 B以至 积愤明朗C以致积愤明朗 D以致激愤高雅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B吃着自己种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C2005年北京大学向全校同学提出了一些建

3、议:节约用电,人离灯熄;节约用水,点滴做起;合理消费,切忌铺张;据了解,全校范围的节约活动将开展一个学期。D授予官职叫拜,贬官叫谪或左迁。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发言,头绪纷繁,逻辑混乱,听来听去,始终叫人不可理喻。B新厂长上任后制订了几项措施。看似有所改革,实际上还是陈陈相因。C他在哲学上造谐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D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不容辞地回到祖国。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一个人不可能有许多朋友。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浅薄的夸张,而是一种诗意的自负。B作为一个厂长,你把工人们提出来的建

4、议应该认真考虑一遍,怎能看也不看,就束之高阁呢?C不少设计师只在乎技术精熟,却对设计缺少深刻理解,雕琢过度,缺乏艺术格调,远远谈不上平面设计中真正的“创意”。D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的高低与其词汇量成正比,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根本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莫明其妙与真妙艺术与生活必须有差别,不然何必在生活之外还要有艺术。但与生活相差别的艺术,应当说是更深刻也就是更带普遍性地反映了生活的。这种反映对绘画的观众或诗词的读者,是否更带普遍性,不能不通过观众或读者的审美活动来证实。人们在习惯里,对难于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东西,好说“莫

5、明其妙”。我以为这四个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也反映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矛盾。这里的“莫”字,是当作“不能”解而不是当作“未曾”解来使用的。这里的“妙”字的含义,是它的反面,意即“不妙”。事实上,绘画、诗词、笑话以至日常的语言,有时尽管读者、听者或观众一时觉得难解,但它本身并不能因此就该受到否定。苏东坡那句“妙语嚼方得”,既反映了解与不解的矛盾-明与不明的矛盾,也肯定难解的妙语通过咀嚼而深得它是妙趣横生的作品,要比某些一览无余、索然寡味的作品经得起反复的观赏。白居易的更漏子,其中那“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写出妇女一夜失眠的具体状况。但那因为辗转反侧,引起了被窝与枕头都寒冷了感觉,以及作者对

6、于这个处境凄凉的思妇的同情,不是直来直去地说出来的,所以它是经得起咀嚼的。宋人萧立之的偶成,写出下雨这一现象造成的因雨而不能游湖或放纸鸢,与喜雨的庄稼人在感受、感情方面的矛盾,诗人是在替喜雨的庄稼人说话。而这种倾向性的表现,好像不那么分明,细读“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晴放纸鸢”这样的诗句,就可能引起唐人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样的好感。米勒的倚锄的男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论是丰富的情感内容还是作者积极的倾向性,也和上述词与诗相近,属于“妙语嚼方得”的一型,从而区别于素描的基本练习,从而区别于标语口号式,从而区别于注解生活而不是概括生活的平庸作风。貌似习作或普通肖像画的这两件作品,没有

7、直接记录人物的各种行为,而且后者的情绪状态的丰富性,所谓“神秘的微笑”,都是以瞬间的具体描写得到概括的。正因为“多”是透过“少”来表现的,这样的形象就好比“夜长衾枕寒”那样的诗句,在有限中包含着无限。这样的形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不免产生“莫明其妙”的印象,但这不是作品自身的缺点。形象那相对意义的不确定性,正是它区别于简单的图解,因而耐人寻味,又区别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朦胧的优点。至于那些以“怪”为“新”,内容晦涩、抽象得只有作者一人理解的绘画作品,就不是真妙,而是本来词义的“莫明其妙”了!7请选出对作者在第二段中所评议的“莫明其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YCY ( )A其暗含的逻辑是:如果作

8、品中有妙处可言,“我”一定会领悟。既然作为欣赏者的“我”难以理解,则作品没有价值。B它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矛盾,指绘画、诗词、笑话以至日常生活语言等让读者、听众或观众觉得无法理解。C它同苏东坡的“妙语嚼方得”一样,指欣赏者一时不能体会某些作品的内涵,而这也正是优秀艺术作品值得肯定的。D它反映了“解”与“不解”,“明”与“不明”的矛盾,指作品的语言必须经过反复咀嚼、鉴赏才能感觉到它的妙趣横生。8不属于艺术作品常会使人感到“莫明其妙”的原因的一项是 ( )A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艺术更深刻也就是更带普遍性地反映了生活。B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丰富情感及作品的倾向性不是直白的,而是含

9、蓄、朦胧甚至是抽象的。C艺术作品有时尽管读者、听者或观众一时觉得难解,但它并不能因此受到否定,反而也许更经得起反复的观赏。D艺术作品的形象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种矛盾使艺术作品在有限中包含着无限。9对第4段中形象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别指代的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艺术作品中某个具体形象是确定的,可感的;而形象背后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是耐人寻味的。B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对生活瞬间的具体描写,形象背后对生活的理解则是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C艺术作品的形象是直接记录人的各种行为的,但人物行为背后的情绪状态却是具有丰富性意蕴的。D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的数量是少的、有限的,形象背后的情感、作

10、品的倾向性是无限的、不确定的。10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充满了琐碎、繁冗和偶然性,艺术就是要通过这些“生活的碎片”展现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B一个亲历战争磨难的人,在毕加索表现战争题材的名画格尔尼卡面前会茫然不解,也可说明艺术与生活是有差别的。C作者所举的4个例子,都是属于截取生活中的某个片断来展示生活的本质的作品,都是令人经过咀嚼而备感妙趣无穷的作品。D战争与和平清明上河图等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对生活的注解而不是概括。三、(本大题理由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少为诸生,举孝廉。汉安元年,

11、以乔守光禄大夫,使徇察兖州。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汜宫等臧罪千万以上。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以无功并封,乔上书谏曰:“臣闻古之明君,褒罚必以功过;末世暗主,诛赏各缘其私。今梁氏一门,宦者微孽,并带无功之绂,裂劳臣之土,其为乖滥,胡可胜言!夫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书奏不省。YCY益州刺史种暠举劾永昌太守刘君世以金蛇遗梁冀,事发觉,以蛇输司农。冀从乔借观之,乔不肯与,冀始为恨。时,冀小女死,令公卿会丧,乔独不往,冀又衔之。建和元年,代胡广为太尉。桓帝将纳梁冀妹,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不听

12、。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乔以宫臧罪明著,遂不肯用,因此日忤于冀。先是李固见废,内外丧气,群臣侧足而立,唯乔正色无所回桡。由是海内叹息,朝野瞻望焉。宦者唐衡、左悺等因共谮于帝曰:“陛下前当即位,乔与李固抗议言上不堪奉汉宗祀。”帝亦怨之。及清河王蒜事起,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而梁太后素知乔忠,但策免而已。冀愈怒,使人胁乔曰:“早从宜,妻子可得全。”乔不肯,明日冀遣骑至其门,遂白执系之,死狱中。妻子归故郡。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 论曰:“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若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节选自后汉书 李杜列传)1

13、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乔不肯与 与:与会B唯乔正色无所回桡 桡:扰乱,摧折C冀又衔之 衔:斥责D梁太后素知乔忠,但策免而已 策:(下)文书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梁氏一门,宦者微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乔不肯与,冀始为恨 至唐李渤始访其遣踪C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因此日忤于冀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13对下列各组句中,全都表明杜乔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其为乖滥,胡可胜言海内叹息,朝野瞻望焉令公卿会丧,乔独不往 乔据执旧典,不听遂白执系之A B C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14、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乔做光禄大夫巡察兖州,处事公正,上表称赞太山太守李固政绩突出,且不因陈留太守梁让与大将军梁冀有亲属关系,勇于揭发其收受贿赂的行为。B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没有功绩而被封官,杜乔上书皇帝要赏罚分明,并揭发了梁氏一门的罪行,但皇帝没有采纳。C宦官唐衡等人共同诬陷杜乔,但梁太后一向知道杜乔忠诚,没有过重的惩罚他,这使梁冀非常愤怒,派人威胁杜乔,但杜乔始终没有屈服。D文末一段话表明,被称为“仁人”的人的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其一是“义重于生,舍生可也”,其二是“生重于义,全生可也”。杜乔就是“舍生取义”的“仁人”。第卷(共108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为乖滥,胡可胜言!(2分)译文: (2)夫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3分)译文: (3)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3分)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1)这一首写春日风光的小诗在取景上有何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