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八 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54646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八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八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八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八 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汇编八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42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炫耀绚烂头晕目眩渲染氛围B内疚马厩咎由自取一蹴而就C俨然梦魇偃旗息鼓恹恹欲睡D拓片下榻一塌糊涂大张挞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亵渎功亏一匮缉拿嬉笑怒骂B抨击肆无忌惮膨胀融汇贯通C频繁遐想联翩誉写吹毛求疵D愤懑稗官野史抉择晶莹剃透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有的教师还会用音乐帮助学生作文,借以 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大量的研究

2、表明,勤于思考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 状态,能使神经细胞得到良好的营养,大脑功能就不会减退。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单调枯燥的生活, 没有难住他, 磨炼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A激励 扩大 非但/却B激发 舒张 不仅/反而C激励 舒张 不仅/反而D激发 扩张 非但/却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些人工作中刚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对别人侧目而视,这种态度要不得。B他一向乐于助人,真正做到了从善如流,无愧人们说你是雷锋式好青年。C各个部门的领导对各种自然灾害绝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未然。D尽管政府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一再地三令五申,但是制假售假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5下列句子中没

3、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有人预测,达到奥运会男女运动员人数持平的目标最迟也会在十年后实现,甚至很有可能在北京奥运会时就会实现。B常州延龄书面社社员的年龄平均78岁,连续五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C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却是站在两者的中间,做一个介绍人的角色。D我并不认识小李,经人介绍才知识他就是已在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师范大学教授李先生的公子。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YCY( )A美国、欧共体、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金融机构想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的愿望仍在与目俱增。B文中所举诗句为贾岛“鸟宿池

4、边树,僧敲月下门”,方干“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佚名“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C他们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家福、副研究员余鑫如两位同志担任合作总社的法律顾问。D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又多出一个罗贯中?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12分,每题3分)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还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因之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处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所经成的一个过渡阶段。在人类对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下,洞穴应该是

5、个理想的住所,但洞穴多为猛兽的巢穴,常常可望而不可得。随着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发展,终于发现了火的作用,而火被人类所使用,为人类占据洞穴,进入穴居生活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个时期的人类的狩猎能力也有所提高,再加上火这一威慑野兽的自然力量,使人类有能力驱逐虎豹熊罴,占据洞穴,从而进入穴居生活。这种天然岩洞足以抵挡不良气候的侵袭,人们在洞口或洞里点上一堆火,使野兽不敢近前,并给洞穴光明,同时把洞内烤得干燥、温暖。在当时来说,这确实是个舒适的住所。从现在的考古资料来看,早在中更新世内,生活在山地的人们便逐渐开始了穴居生活。例如,北京人居住的山洞内用火的灰烬达7米厚,足见北京人曾长期居住在这里。在法

6、国东南的瓦伦尼洞中也发现了中更新世的石器和一些兽骨。晚更新世的智人,以德国尼安德特人的穆期特文化为例,也是在山洞中发现的。现代人的遗迹也是发现于洞穴中,最典型的现代人代表是在法国的克鲁麦囊洞穴和意大利的格里马第洞穴中发现的。中国现代人的典型山顶洞(距今1.8万年前)也是在洞穴中发现的。由此可见,人类穴居的时代非常长。7对“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的特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C因之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外临时夜宿处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8不属于人类凭借“火的作用”而进入穴居生

7、活的一项是( )A火是威慑野兽的自然力量YCYB人类狩猎能力有所提高C火能给洞穴带来光明D火能把洞穴烤得干燥、温暖9不属于更新世内的古人及其遗迹的一项是( )A北京人居住在同洞内用火的灰烬达7米厚B法国东南的瓦伦尼洞中也发现了中更新世的石器和一些兽骨C德国尼安德特人的穆期特文化D中国的山顶洞人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人类对自然中的风霜雨雪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下,洞穴应是人类理想的住所,但洞穴多为凶猛的野兽所盘踞,人类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得。B“火的作用”的发现,为古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提供了先决条件。C从全文看,古人类的居住形式是由巢居形式到漂泊形式,由漂泊形式到穴居形式,其中

8、穴居的时间最长。D据考古资料证明,在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及现代人时期都有人类穴居生活的遗迹。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父丕,博学,号为通儒。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呔竟夕,民不得

9、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呔,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归乡里。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明府下车以来下车:到任B勤苦父老勤苦:勤劳辛苦C整顿酒埽,以待刘公整顿:收拾,准备D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清约

10、:清廉简约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闻当见弃去生孩六月,慈父见背B吾政何能及君言邪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C为人选一大钱受之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D以日食策免,归乡里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吏民爱戴刘宠的具体行动的一组是( )以仁惠为吏民所爱 百姓将送塞道 人赍百钱以送宠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狗不夜呔,民不见吏 整顿洒埽,以待刘公ABC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YCY( )A刘宠举孝廉后担任东平陵令时,就因仁惠受到吏民爱戴,因而疾弃官离开时,前来送行的百姓塞满道路,他改穿便服才得以离开。

11、B刘宠两任太守时,禁察非法,简除烦苛,使郡中大化,更深得当地百姓爱戴。C刘宠两次免官都是因为发生自然实变:一次是浓雾阴重,阳春迟来;一次是发生了日食。D刘宠到亭舍去,听了亭吏的话,他“无言而去”的原因是不愿意显露自己的身份而让亭吏费时耗财接待他。第II卷(108分)四、(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将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未见得)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而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

12、而非子之意也。”15(1)子兼爱天下,未云(未见得)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3分)(2)今有燎者于此,一人水而灌奉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3分)16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问题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玉关情”是怎样的感情?(4分) (2)有人说,边塞诗中所反映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结合从军行谈谈你对此的看法。(4分)17名句填空:(8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2) ,但愿长醉不

13、复醒。 (3)纵有健妇把锄犁, 。 (4)夜发清溪向三峡, 。 (5) ,举类迩而见义远。 (6)电之以孝悌之义, 。 (7)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 ,非銛于钩长铩也。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泰国掠影(节选)陈忠实(1)这就是泰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素可泰王朝的遗址。 (2)断垣残壁,折断的石头立柱,石头铺垫的走道。所有这些残留的建筑物,全都是一种马蜂窝状的石头,红色上结着黑色的锈斑。据说这东西原本不是石头,是一种泥土,一种奇异的泥土,垒墙立柱之后,风吹日晒,渐渐地由稀软的泥巴而变为坚硬的石头,有如水泥。(3)这就是800年前鼎盛一时的素可泰王朝的王宫遗址。这儿曾经是一

14、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阙。这儿曾经有过宫女娇娥翩跹的舞姿和欢愉的歌声。这儿曾经发出过国王征服邻国的军令。这儿现在是一片废墟!(4)城内有城河蜿蜒绕流。近年间,从飞机上鸟瞰,才发现了古河床的踪迹,开始挖凿已经干涸淤塞的河道,引进流水,才恢复了这一泓清流,立即使荒凉的王宫恢复了生气,恢复了活力。30年前,国家开始修复古城,每年逐次拨款,逐渐恢复。现已遍植草皮,绿茸一片,树木已经粗壮,遮下一片绿阴,庞大的恢复工作尚待日后。任何一个民族都珍重自己的历史遗迹,不惜破费财力物力去重现当年盛况。(5)汽车沿着古城的城墙开行,可以看到城墙坍塌以后所留下的土堆,长满了杂草和藤蔓。城墙平行三道,中间夹两道城河,可谓防备森严。整个古城呈四方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