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摘要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9252147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36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经济学摘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经济学摘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经济学摘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经济学摘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经济学摘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经济学摘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经济学摘要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折旧与摊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法、年数和折旧法和递减折旧率法 (一)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的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即假定固定资产在其发生功能的期间即使用时间内,是逐步地、平均地把他的价值转移到成本中去。,1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率100 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该项资产的年折旧额;资产原值;资产在寿命期末的残值,一般在35;预计清理费用;资产折旧寿命。,年折旧率d=,注:残值率35%,或,(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假定固

2、定资产的服务潜力会随着使用程度而减退,因此,将年限平均法中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改为使用这项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工作量数量或资产能提供的有效工作时间。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当年工作量单位产品的折旧费用 注:工作量可用产量或工作时间来计算。,资产使用m年后其帐面价值m,mm() m 当m时,m,(三 )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费用法,指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在使用早期提得多,在后期则提得少,从而相对加快

3、了折旧的速度。加速折旧有多种方法,主要有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和递减折旧率法。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可以允许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余额递减法:这是一种典型的加速折旧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提取的折旧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计提折旧的数额越来越少。意图在于鼓励企业加大设备和建筑物的更新速度,促进技术进步。适应于新技术项目。 关键点: 采用一个固定的折旧率d;每年的折旧额计算:用当年期初账面净值乘以固定的折旧率d(每年期初账面净值(余额)逐年递减) 设资产第m年的折旧额为m mm-1dd(d)m-1 m-1为第m期初帐面价值 固定的折旧率:

4、d 计算推导过程:计算各期期末账面余额,P为原值 1P-Pd=P(1-d), 21 -1d=P(1-d)-P(1-d) d=P(1-d)2 mm-1m-1dP(1-d)m 假设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n年,则固定资产残值S等于第n期期末账面余额,即 S=P(1-d)n,所以,(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d2n(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 注: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前期采用余额递减法,允许的最大折旧率为直线

5、法折旧率的2倍,即2/N。到一定年限时在改用直线法折旧,以满足残值的要求,一般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用直线法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例:固定资产原值为25000元,10年后残值为4000元,用双倍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解:折旧率 d=21/100.2 各年折旧额计算如表所示:,双倍余额,直线折旧,(3)年数和折旧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每年的折旧率发生变化,逐渐减小。,例:P29页例22 (4)递减折旧率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提折旧,从固定

6、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因此,对企业的净收益总额并无影响。 但从各个具体年份来看,由于采用加速的折旧法,使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摊提较多而后期摊提较少,必然使企业净利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 首先,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 其次,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因而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企业正是利用这些差异来比较和分析,以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达到最佳税收效益。 从企业税负来看,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年限平均法使企业承担的

7、税负最轻,自然损耗法(即产量法和工作小时法)次之,快速折旧法最差。这是因为年限平均法使折旧平均摊入成本,有效地扼制某一年内利润过于集中,适用较高税率;而别的年份利润又骤减。因此,纳税金额和税负都比较小、比较轻。相反,加速折旧法把利润集中在后几年,必然导致后几年承担较高税率的税负。但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更为有利。因为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小结,1. 一次支付类型 (1)复利终值公式(一次支付终值公式、整付本利和公式) (2)复利现值公式(一次支付现值公式),2. 等额分付类型

8、 (1)等额分付终值公式 (等额年金终值公式 ) (2)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 (等额存储偿债基金公式) (3)等额分付现值公式 (4)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一、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NPV),净现值:是指按照一定的利率(基准折现率)将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同一时刻(第零年,通常是期初)的现值之和。 是考察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指标。 其表达式为:,式中:NPV项目或方案的净现值; CIt 第t年的现金流入额; COt第t年的现金流出额(包括投资); n 项目寿命周期; ic基准折现率。 判断准则: NPV0,则方案可行,可以接受; NPV0时,则方案

9、不可行,应予以拒绝。,某项目的期初投资1000万元,投资后一年建成并获益。每年的销售收入为400万元,经营成本为200万元,该项目的寿命期为10年。若基准折现率为5%,问:该项目是否可行? 解:根据题意,可以计算项目的净现值为: NPV = (400-200)(P/A,5%,10) 1000 = 544.34(万元) 由于该项目的NPV0,所以项目可行。,某工程项目第1年投资1000万元,第2年投资500万元,两年建成投产并获得收益。每年的收益和经营成本见表4-1所示。该项目寿命期为8年。若基准折现率为5%,试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并判断方案是否可行。 表4-1 某工程项目净现金流量表,项目,解

10、:该项目的净现值为: NPV = 100 (P/F,5%,2) + 150 (P/F,5%,3) +250 (P/A,5%,5) (P/F,5%,3)+ 300 (P/F,5%,9) 500 (P/F,5%,1) 1000 = -127.5945(万元) 由于该项目的NPV0,所以该项目不可行,不能接受。,净现值与折现率的关系 净现值的大小与折现率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折现率越大,净现值越小;折现率越小,净现值越大。 NPV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为内部收益率 基准折现率(或标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项目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考虑以下因素: 1、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I1 2、投资风险I2 3、通货膨胀I3 净现值的计算要选择一个客观合理的基准折现率,否则的话将使对项目的评价失真。,净现值指标的特性 NPV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且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生命期内的经济状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直接用货币额表示项目的净收益。 由于计算NPV指标时,必须事先设定一个基准折现率,设定的基准折现率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决策失误。NPV虽然是一个绝对数指标,但只能反映项目是否盈利,并不能反映拟建项目的实际盈利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