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精品教案《我与地坛》教学实践报告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39245130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教案《我与地坛》教学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教案《我与地坛》教学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教案《我与地坛》教学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精品教案《我与地坛》教学实践报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与地坛教学实践报告(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我与地坛选自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珍爱生命之精神支柱模块,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人该怎样来对待生命中苦难的问题。全文较长,所阐述话题很沉重。对于没有切身体验的高中学生来说,严酷的命运、人生的超越、生命的永恒等都是些虚浮的字眼,如何理解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在本文设计时,我充分注意到了课前、课中及课后的衔接。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认真的预习,熟悉文本内容,并设计若干问题抛给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接着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实际情况

2、组织若干小组进行分组讨论。课堂上,教师则根据学生思考的结论来实施教学,整个过程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大部分活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探究,感知文本内容,体会领悟文本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完成情感的升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后通过练习来补充、完善、提升课堂内容。一、实践过程1.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2.借助学生活动体验,引入新课。3.出示学习目标,补充作者、作品相关知识,进行适量的课外延伸。4.学生汇报分享思考、讨论的成果。4. 教师利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结果,带领学生进一步研习文本,展开课文学习,师生共同讨论、研究。5.小结,布置相关练习,拓展学习成果二

3、、收获与体会(完成量规评价,得出结论)1.对问题设计较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规律,90%以上的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讨论激烈,课堂气氛活跃。2. 教师对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到位,课堂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锻炼。3.学生对活动体验这一环节尤其感兴趣,参与度高。三、问题与建议1.课堂上容量大,问题设计多了些,所以导致教学进度有点“赶”,有些问题的讨论只是“蜻蜓点水”,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深度不够,对“生命”话题的理解还不太透彻。2.学生对文本思想的理解存在困难,影响了课堂效率,究其根源,应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时间尚少。3.忽视了对文本的朗读,可在预习中明确朗读任务;课堂上可对一些重要的语段进行“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