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某某某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24192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1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某某某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年度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某某某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年度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某某某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年度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某某某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年度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某某某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度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某某某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某某某年度项目申报指南(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内容 1、 能源(一)电网侧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关键技术1.消纳风电的热-电联合优化规划及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城市供热管网与储热式电采暖热力特征关键参数模型,研究储热式电采暖、热负荷特性与风电消纳的关联关系,实现城市供热系统、风电消纳与热负荷互动的联合优化运行控制。开展工程示范,参与热电联合运行的风电并网规模不小于50万千瓦,同比减少弃风量10%以上。有关说明:企业牵头申报。2.大容量储热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技术研究用于提升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大容量储热单元的流程结构、运行特性、集成设计原理及优化方法,研究电、热等多种能量形式的协调优

2、化控制理论与方法,提出与风电场和电网运行方式相配合的大容量储热的调度策略。开展工程示范,搭建2万千瓦的相变储热系统,风电场规模不小于5万千瓦,提升年利用小时数10%以上。有关说明:无。3.基于大规模风/光电/高载能并网的荷-网-源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高载能负荷参与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决策支持技术,包括高载能负荷运行特性、高载能负荷响应控制模型和以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的荷-网-源协调控制方法。研发大规模风/光电、高载能负荷和常规电源协调控制系统。开展工程示范,风/光电并网规模1000万千瓦以上,高载能负荷达到400万千瓦以上,考核时间不低于90天,风/光电同比送出能量提高8%以上。有关说明:企业牵头

3、申报。(二)高效宽负荷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开发与应用1.宽负荷率的超超临界机组开发与应用开发高效宽负荷率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建立高效宽负荷率的超超临界发电示范机组,研制高效宽负荷率的超超临界燃煤锅炉、汽轮机和机组的系统优化集成及运行技术。针对66万千瓦或100万千瓦机组,在基本负荷效率与现有超超临界机组相当,在低负荷(50%-70%)下机组效率提高不低于3个百分点。有关说明:无。2.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系统节能监测与优化技术针对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开发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在役机组热力系统部件级动态性能监测和整体运行优化技术,提高机组的优化运行水平,降低发电煤耗。开发热力系统测量数据精度检验及精度提高技术、关

4、键部件性能动态监测技术及运行优化技术,基于上述技术的软件系统平台,在100万千瓦机组上进行示范,发电煤耗比优化前降低1g/kWh以上。有关说明:无。(三)燃用新疆准东煤60-100万千瓦等级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1.60-100万千瓦等级燃高碱煤锅炉研制 开发适合准东煤60-100万千瓦等级燃高碱煤锅炉关键技术。研究准东煤煤质特性及其结渣、积灰机理,适合全烧准东煤的锅炉防控结渣、积灰关键技术,锅炉制造工艺技术,炉膛、受热面设计技术和锅炉设计方法。并建成燃高碱煤超临界锅炉示范工程,锅炉效率93%,最低稳燃电负荷50%。有关说明:无。(四)大型燃煤电站超净排放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1.大型燃

5、煤电站超净排放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研究降低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技术,在6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燃煤机组上进行示范应用,实现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现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排放水平(PM4.5mg/Nm3、SO220mg/Nm3、 NOx30mg/Nm3),集成开发NOx、SO2,PM2.5高效脱除控制关键技术。有关说明:无。(五)太阳能高品质吸收膜与平板集热器关键技术研发1.太阳能高品质吸收膜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研究开发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用高吸收、低发射、长寿命吸收膜成膜技术及关键设备,提供满足高品质吸收膜制造需求的高性价比成套装备,膜吸收率95%,发射比5%。有关说明:拟支持2种不同技术路线研究,

6、企业牵头。2.太阳能平板集热器提高热效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研究开发提高寒冷条件下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热效率的关键技术,完成应用考核试验及示范。有关说明:无。3.太阳能吸收膜及平板集热器检测技术研究研究太阳能吸收膜与集热器检测方法与标准,建立吸收膜和集热器性能检测平台。有关说明:无。(六)风电机组智能控制与智能型风电场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1.风电机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研究风电机组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出具有自学习能力、可自动适应运行环境差异、风资源差异和机组个体性能差异的风电机组智能监控运行控制系统。系统在5万千瓦级风电场示范,考核时间不低于90天,比同类型风电场可比发电量提高5%以上。研究适应接入配

7、电网的风电机组无功优化协调控制、实时监测和电网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建成容量不小于3万千瓦、接入点不少于3个的分散式风电示范工程。有关说明:企业牵头申报。2.大型风电场智能化运行维护系统研究及示范研究风电场故障平均间隔时间,优化运行维护策略,优化备品备件管理等,给出机组系统的电气故障和震动故障等信息,为风电场提出维护策略和诊断分析,研制风电场智能化运行维护系统。维护系统要在5万千瓦级风电场示范,考核时间不低于90天,运行小时数在原基础上提高5%,故障预测准确率90%以上。有关说明:企业牵头申报。3.智能风电场设计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研究基于气象模式的宏观选址技术,测风方案优化技术,复杂风场的流体

8、动力学仿真技术,建立适合中国风况的尾流模型,研究风电场优化布局算法;研究复杂风电场系统控制技术。建设一个不小于5万千瓦的示范风电场,比同一区域未采用该技术的同类型风电场发电量提高10% 以上。有关说明:企业牵头申报。(七)风电机组测试技术1.海上风电机组试验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研究海上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电网适应性、电能质量、防孤岛等并网性能检测技术,研究海上风电机组功率特性、载荷等试验关键技术;研发相关检测装置,形成7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试验检测能力。有关说明:无。2.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测试技术研究研究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电气性能、载荷、疲劳寿命、噪声、振动等测试关键技术;研究10兆瓦

9、级风电机组传动链地面测试系统设计建设技术,包括系统结构、关键装备选型、测试方法等;提供10兆瓦级风电机组传动链地面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制定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测试技术规范。有关说明:无。 二、农业 (一)西北黄土高原旱区增粮增效科技工程1.黄土高原旱区增粮增效潜力与提升技术研究开展西北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水肥调控与匹配技术、产量与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的耕地保育技术、不同水源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模式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区主要作物增产增效栽培技术与模式研究。有关说明:无。2.黄土旱塬区增粮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农田土壤退化主障因素阻控与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农田土壤抗蚀抑蒸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适于不同水

10、肥条件下的反应型作物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有关说明:无。 3.黄土高原东部平原区作物增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全年免耕播种及轮耕技术研究、灌区主要作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秸秆全量还田管理技术研究、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有关说明:无。 4.黄土丘陵沟壑区粮食稳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开展黄土丘陵区梯田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玉米抗逆增产增效关键技术、春小麦抗旱增产口粮保障技术、农田主要粮食作物资源高效农作制研究与示范。有关说明:无。 5.黄土高原扬黄灌区玉米增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玉米优质抗旱品种的筛选、扬黄灌区盐碱地改良技术、黄河含沙水玉米节水灌溉与高效栽培技

11、术、规模化机械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有关说明:无。 (二)重金属超标农田安全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1.重金属超标农田原位钝化/固定与农艺调控技术研究开展北方典型农田重金属累积规律,南方重金属超标农田原位钝化与固定、低积累作物选育与应用、农艺措施调控等研究,形成核心技术和产品。有关说明:无。2.中南工矿区镉砷镍超标农田安全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中南工矿和冶炼集中区周边超标农田Cd、As、Ni等的原位钝化、低积累作物应用、农艺措施与种植结构调控等技术研发与集成,完成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降低30%以上。有关说明:无。3.北方典型污灌区镉铅超标农田安全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北方典型污灌区Cd、Pb超标农田作物

12、累积重金属特征与生态毒理评价、低积累作物应用、原位钝化及农艺调控等研究,形成核心技术和产品,完成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降低30%以上。有关说明:无。4.长三角铅铜锌超标农田安全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长三角地区Cu、Zn、Pb等超标农田重金属溯源及源头控制、耕作制度调整、低吸收植物筛选应用、原位固定钝化等技术研究,形成核心技术和产品,完成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降低30%以上。有关说明:无。5.珠三角镉铅超标农田安全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珠三角地区Cd、Pb等超标农田重金属溯源及源头控制、原位钝化与固定、超富集植物应用、农艺调控等技术研究,形成核心技术和产品,完成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降低30%以上。有

13、关说明:无。 (三)三大经济区与睦边扶贫区基本农田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1.环渤海经济区基本农田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环渤海经济区基本农田均质单元构建、基本农田保护区共同体整合、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时空高效利用、高标准农田信息化监控与利用决策等关键技术,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区。有关说明:无。2.长三角经济区基本农田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长三角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多目标协同地块优选、基于规模化经营的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基本农田多功能评价与利用等关键技术,进行长三角集中型布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研究。有关说明:无。3.珠三角经济区基本农田质量及生态监测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珠三角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

14、快速监测技术,研制农田重金属污染快速检测设备,形成基本农田质量、生态、污染动态监测体系,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监测信息平台,完成示范区监测与防治方案。有关说明:无。4.西南睦边扶贫区基本农田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西南睦边扶贫区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退化防治、水土资源整合与田间水分调控、基本农田与生态景观融合建设等关键技术,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区。有关说明:无。 (四)主要养殖动物种质资源培育与创新利用1.猪种质资源培育与创新利用针对特色突出的优秀地方猪种资源,进行群体恢复、特色性状的评价与利用、优异基因筛选和鉴定,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专门化品系或新品种和商用配套系。有关说明:无。2.鸡种质资源培育与

15、创新利用开展中外鸡种的遗传评价,发掘具有重要育种应用价值的种质资源。构建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建立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鸡示范基地。有关说明:无。3.水禽种质资源培育与创新利用建立水禽胸肉早期生长活体估测技术、饲料转化率选种技术;利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技术,获得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培育四系杂交的肉鸭配套系,选育蛋鸭和肉鹅新品系。有关说明:无。4.肉牛种质资源培育与创新利用地方牛种资源的选育提高和特色性状的评价与利用,以我国大群体地方品种及国家级保护品种为重点,开展地方牛品种特色性状的遗传评价。有关说明:无。5.肉羊特色种质资源群体选育与创新利用对具有开发潜力的主要地方特色肉羊品种资源进行种质收集、评价和特色基因挖掘,开展主要特色品种资源群体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