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教学文稿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23202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教学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教学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教学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教学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教学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教学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教学文稿(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四章,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本章教学内容,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第一节,第一节,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的必然。,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至北平,在北平西苑机场举行盛大阅兵式。,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第一节,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五种经济成分,第一节,毛泽东视察上海申新九厂,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2)1953-1956: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

2、义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1949-1953: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第一节,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第一节,第一节,1.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2年国庆节,首都人民庆祝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的游行。,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第一节,毛泽东两次修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学习提纲。,第一节,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第一节,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将总路线正式阐述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节,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新思路。,2.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第一节,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实现了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建立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3.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实现的可能性,第一节,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一节,3.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实现的可能性,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与19

4、52年主要工业品产量比较,第一节,3.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实现的可能性,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毛泽东等委员起立通过土地改法。,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一节,3.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实现的可能性,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1949年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第一节,3.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实现的可能性,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

5、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节,3.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实现的可能性,1949年10月3日至1951年5月21日,中国同各国建交情况。,第一节,3.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实现的可能性,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本章教学内容,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二节,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2年,毛泽东在北京近郊德胜门外访问农民。,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二节,1.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

6、路。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农民们成群结队报名入社的场面。,第二节,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合作社召开小组长会议,第二节,1.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达1.17亿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数的87.8%,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加入高级社农户87.8%,1. 农业、手工

7、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二节,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在武汉与小商贩交谈,1.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二节,第 二 步,供 销 合 作 社,生 产 合 作 社,第 三 步,稳步,稳步,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阐明和制定了手工业改造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第二节,1.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入社社员 92%,全国手工业总产值比例图,到1956年,全国共组织了

8、10万个合作社,入社社员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以上,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第二节,1.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第二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经历三个步骤:,改造步骤,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第二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邓小平说: “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

9、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第二节,指导思想、工作方法问题 当时历史条件限制和认识上的问题,三大改造存在的问题,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 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农业合作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到1956年上半年,我国广大农村就基本上实现了原定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第二节,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本章教学内容,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三节,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第三节,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和提前完成,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

11、一定的程度。,第三节,1949年、1952年、1956年主要工业品产量比较,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第三节,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开幕式上,政治领域的重大变化,第三节,阶级关系与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矛盾。,1956年9月15日中共“八大”提出当前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一、社会主义

12、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北京铁路员工抬着“为增产节约3000亿元而奋斗”的标语牌游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三节,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本章小结,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 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3如何理解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的依据、内容和意义?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重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