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总务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三精品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22453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总务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三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行政总务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三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行政总务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三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行政总务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三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行政总务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三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总务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三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总务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三精品(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政府职能的含义 1含义: 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2包括几层意思 a实施主体:政府机构 b主要内容: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c实施手段:依法行政 d是完整统一的体系 2)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政府职能:御外和安内。 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御外、安内和建设公共设施 3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 a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b稳定宏观经济 c调节社会分配 d维护市场秩序 4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正在转变(传统上,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的特征,决

2、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性质和方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实行高度集权、计划管理的方式,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企业只是作为政府的附属物而存在。政府对企业实行统一计划、统负盈亏、统购统销、统收统支,一切经济活动以政府的计划为中心。这种方式在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对加快经济建设、奠定国民经济基础,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就意味着排斥市场经济,排斥非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物,曾一度把市场经济和非公有制当作资本主义制度的属性,因而试图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计划体制来取代市场体制。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证明,这一良好的愿望并没有取得成功。因此,

3、目前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已认识到市场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开始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同时,开始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政府职能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a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 b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 c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d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 4)政府的基本职能 1定义: 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为政府的基本职能。 2内容 a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 b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 c文化职

4、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c社会职能(其他的社会公共性的职能) 5)政府的层级职能 1含义: 是按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划分的职能。 2政府层级职能包括: a中央政府专有职能 b地方政府专有职能 c中央和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如:社会治安、公共福利、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国土管理、民族事务、司法监察) 注: 目前,我国政府层级职能并没有在宪法或法律上明确规定。 6)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 1含义: 是按照管理运行程序划分的职能。符合管理学中的“封闭性原则” 2可分为: 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 领导职能 控制职能 7)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是转变的外因) 2

5、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转变的内在动力) 3技术手段的创新(是转变的根本保障)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转变的制约因素) 8)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主要有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 (或叫内部转移,是政府内部重划分职能)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 (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 9)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关键是:政企分开10)政府机构的含义 广义: 是指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 狭义: 国家行政机关 11)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 注意区分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含政府机构。 2政党

6、组织 3群众组织: 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村委会、居委会 4事业单位(因为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责,因而不属于政府机构):如地震局、气象局 12)机构编制管理 1领导体制: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管理机关: 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编制委员会。 3主要任务: a职能管理:“三定”- 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b机构管理 c人员编制管理: 即人员总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职位配置 注: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 域名(表明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表明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 13)职能优先原则 主要有四层意思: 1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 (因

7、职能而设机构)2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 3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总体职能 4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14)完整统一原则 主要有三层意思: 1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 2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 3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15)管理幅度与层次相适应的原则 在实际运用中,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1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层次成反比。 2管理幅度与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3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 4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 5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注:管理幅度指管理的数额 16)权责一致原则 有三层意思 1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 2权责相称的制

8、约机制 3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注:一般来讲,上级对下级的权力应负连带责任。 17)精简与效能的原则 包括三层意思: 1机构设置要精简 2人员编制要精干3办事程序要简化 18)依法设置的原则 包括二层意思: 1政府机构设置程序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2有关政府机构的各项规范要由法律法规来确定。 19)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 原因如下: 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c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 d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 e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20)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采取渐进式。 11982年改革: a提出干部的四化, “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 b实

9、行首长负责制,并将这一原则写入宪法。 21988年改革: a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 b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的原则。 31993年改革: a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 b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c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 41998年改革: 仍是过渡性方案21)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 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国务院的组织体制: (1)国务院组成人员: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2)任期:5年,总理、副总理、国务院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领导体制: 总理负责制 (4)会议制度:国务院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总理

10、办公会议制度。 注: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 3国务院行政机构: 包括: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机构、国家行政机构、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注: (1)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2)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但行政首长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但可列席国务院全体会议。 (3)国务院办事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2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a省、地级市设秘书长。秘书长是领导职务。 b乡镇原则上不设工作部门。 2任期: 省、市、县(区):五年 乡

11、镇:三年 正副行政首长均由人大选举产生。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即省长、市长、镇长负责制。 4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与上级垂直管理部门、派出机构的关系: a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合并,要由本级政府报请上级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b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 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 c实行省级政府垂直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5派出机构: 其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但它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并在管理效力上与派出它的政府或政府部门相同。23)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我国公务员的定义: 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12、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团工作的专职人员) 2制度 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后制定的近40个单项法规 3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第一阶段1984-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 第二阶段1993-96年: 在全国推行公务员制度 注: (1)1982-86年,草拟国家工作人员法后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2)1986-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上,分别将建立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从事制度改革的重点,还形成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 组建从事部、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制定公务员法规24)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特色有点: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国家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 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 3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 4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2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范围与公务员的义务权利 1实施公务员制度的对象: 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从事党群工作的人员 2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机关: 国务院办公厅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家局派出机构行使政府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议事协调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注:凡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单位,不实行企业、事业单位的职称、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