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南国内外就业创业现状精品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224088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指南国内外就业创业现状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创业指南国内外就业创业现状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创业指南国内外就业创业现状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创业指南国内外就业创业现状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创业指南国内外就业创业现状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业指南国内外就业创业现状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指南国内外就业创业现状精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2009年全省高校辅导员论坛上的讲话(2009年9月27日)田 建 国这届全省高校辅导员论坛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刚才8位同志围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作一个发言,供大家参考。一、 国内外就业创业教育现状(一)国外情况。国外创业教育开始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创业教育深受重视,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率先开设了新创业管理的创业课程。1949年,斯坦福大学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1967年,百森商学院开设创业课程,目前该校在全球创业教育领域排名第一。 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六个特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二

2、是开发系列课程;三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分类化;四是注重通过模拟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体验;五是创新创业教育以厚实的学术研究为支持;六是创业教育直接诱发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二)国内情况。我国创业教育正式启动于2002年。当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这些高校都已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目前,国内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一是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边缘化;二是课程的体系化程度较低;三是支持教学的创业学术研究有待系统和深化。(三)我省情况。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看,2009年,我省省内高校有46.5万高校毕业生,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42.1万人,总量居全国前列。在消化往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同

3、时,截止到2009年9月1日,全省已有33.49万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总体就业率为79.8%,略高于去年同期,实现就业总人数增加3.84万人。尽管今年就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但由于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加上有关部门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特别是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好于预期。从我省高校学生对就业工作反映看,他们能够理性分析就业形势及原因,对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更加成熟,对党和政府促进就业工作高度评价。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

4、学生能够理性认识和面对就业困难,合理定位职业选择。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当代高校学生的就业心态趋于成熟与理智,使得高校学生对当前社会现实和自身定位的认识更加合理和真实”。高校学生总体上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虽然有92.5%的高校学生感到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但很多学生表示,“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只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改变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年轻没有失败,我有我的精彩。”高校学生也普遍反映,党和政府对学生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增强了他们的就业信心。相当多的毕业班同学反映:“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

5、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高校想方设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举各方之力共促高校学生就业已成为各界共识,这些让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尤其可贵的是,高校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非常客观的认识,认为“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能力有欠缺,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关于如何更好的实现就业,高校学生更多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出发,认为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开拓视野,提高实践能力;要努力学习,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技能;要调整就业预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和价值观;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高校学生对党和政府、对学校也提出了

6、期待。他们认为,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就业,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主要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革人事劳动用工制度,鼓励人才流动;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和农村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最应该做的事情主要有: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就业能力;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转变择业观念。目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群体逐年加大,既造成人才浪费,又构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2009届省内高校有10万名毕业生离校时不能实现就业,加上往届沉淀下来的未就业毕业生,未就业的毕业生总量估计

7、近20万。(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我国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将长期存在,每年城镇就业岗位缺口在1200万个以上,我省城镇就业岗位缺口在100万以上。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持续增加,岗位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同时,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用人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在区域、城乡、行业分布方面的矛盾,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完全适应的矛盾,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三)就业工作薄弱环节依然存在。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在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二、 就业创业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 倡导学生创业,传统的知

8、识观、学业观、学生观、教学观必须彻底改变。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业?要让学生、家长、社会特别是教师都意识到:书本知识是知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是更重要的知识,上课读书是学业,实践训练也是重要的学业;获奖学金的是好学生,被企业认可、重用的更是好学生;考试成绩好的是好学生,创业好的也是好学生。 就创业教育内涵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人的积极人生观。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环境变化,在变化中不断地“发现机会”,寻求发展。二是培养人的主动学习观。“会学习与会做事”的高度统一,知识、技能和情感教育的整合。创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不仅成为认识的主体,更是实践主体和

9、创造主体。三是培养人的创造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主体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中,使知识在创业中发挥创造性的能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创业教育,需要转变以下教育观念。 教育本质。传统观念认为,重视人的智力开发,智育第一,重智轻德。现代教育本质是德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输,全盘皆输。就业创业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教育最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人格。教育最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正确回答: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也就是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手段。前着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学习是工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

10、德塑造,必然导致片面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修养,有欲望无理想,有目标无信仰,最终结果是有青春无热血。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道德人格、思想品质比专业知识学习、谋生手段训练、竞争能力培养更重要。现在出问题毕业生大部分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现在职业场上的人不缺文凭,不缺分数,更不缺四级六级英语证书,不缺驾照和聪明的脑袋。但缺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挫折的心理,打招呼的礼貌,与人沟通的能力,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都是我们所忽略的,更是学生自己没意识到的,但这些都

11、是学生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的至关重要因素。将来学生到社会能不能成才,固然有能力不够的原因,但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想想品德问题。不会团结,不能与别人合作,就是有再大本事也没用。现代社会,学生多学点知识,少学点知识,多读本书,少读本书,对其发展、成功、成才没有决定影响,但人生观发生偏差,做人理念缺失,将毁坏学生一生。 教育目标。传统观念认为,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现代教育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以社会为本,后者是以学生个体为本。就业创业要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具有人本价值。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激发学生发展潜能,这是教育的本质价值。教育是引导不是左右,教育是影

12、响不是支配,教育是感染不是教训,教育是解放不是控制。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发掘学生天赋,发展学生强势智慧,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给学生自信,才能保证教育成功。就业创业尤其强调自信心。自信使人自强,自信能得到高峰体验,自信能把潜质发挥到极致,培养人就是培养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自信。任何关于人的发展话题都要具体到个体上来。一旦具体到个体,人的发展必然是丰富多彩的,或是千差万别的。重视个体,发展个性,就是发展创造性。与众不同不一定是创造,不与众不同一定不是创造。发展个性就是发展丰富性,发展多样性,发展创造性。教育使命。传统观念认为,传授前人知识,现代教育使命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业创业要重

13、视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受到时代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满腹经纶不会转化的人无法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更要给人以能力,要改变“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灌输知识越多越好”的传统观念。现代教育应当赋予学生三个层次东西:第一层次,给知识;第二层次,给方法;第三层次,给视野,是最高层次。其实视野也是方法,是高层次思维方法。美国大物理学家劳厄认为,方法就是所学知识忘光后剩下的东西。21世纪初,美国一批现代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少、创新能力强,知识多、创新能力差都属于正常现象。知识不是愈多愈好,而是有效有用的知识愈多愈好。书本知识、课堂知识不是有效有用的,只

14、有内化为自身能力,才是有效有用的。邓小平有句名言,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精,要管用的。教育究竟给了学生多少有效有用的知识、管用的能力,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从学习内容看,目前学界将知识分为四类:事实认识(是什么)、原理知识(为什么)、技能知识(怎么做)、交往知识(怎样合作)。前两者是可以用文字表述的“显性知识”,后两者是需要通过实践把握的“隐性知识”。从学习方法看,当今时代,要在人的有限生命中获取更多不同类型的大量知识和信息,靠单纯的书本学习肯定不行,重点放在知识的内化和外话。知识的内化就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知识的外化就是用能力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的内化是知识外化的基础,而只有实现了知识的外化,

15、才是算真正完成了学习的过程。大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而不是具体的课程知识。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所学课程也好,专业也好,无非是一种载体。通过载体教育学生掌握方法。只有掌握了将来生存和发展的方法,学生才有可能取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有人讲,某某学生毕业后干的很好,说是知识学得好,实际上是学习方法掌握的好,素质能力培养的好。因为知识可以忘掉,可以老化,可以更新,但是素质能力很难老化,很难忘掉,能永葆青春,不断发展。培养素质能力,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教育组织形式。传统观念认为,以学科课堂为基础体系,现代教育组织形式是建立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结构,更加突

16、出强调问题取向的教育方式。就业创业要培养学生创新与问题意识。问题是知识学问的先导,是引发学习兴趣的关键。会学习的人才会有问题,不会学习的人没有问题。世界上历史上一切知识学问的积累,都是因为解答了问题。我们要改变学生光学不问或光学少问的习惯。标准答案教育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学问,顾名思义,既学又问。学,是吸取已有知识;问,才是研究探索知识。如何学,如何问,本身就是学问。我国教育是把有问题学生教育的没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是把没有问题学生教育的有问题。学生越是能把教师问倒越说明教育的成功。年级越高,问题越多,学生越富有创意,学生越会突发奇想。爱因斯坦曾讲过:“我没有特别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刨根问底罢了。”美国氢弹之父泰勒进实验室都要问问题,每天至少提十个问题。一个好问题比一个好答案更具有价值。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创造力教学就是给人发表意见机会,提问题,撞观点,这样才能产生创新灵感火花。强调问题取向教学,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