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219536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企业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企业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企业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企业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设计(论文)1进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的金融背景1.1银行业的发展历史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此时严格的金融监管使商业银行的业务仅仅限于经营存款和贷款。此种政策之下不仅限制了银行之间的竞争,将银行的经营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也是使其获得了稳定的收益。随后,在金融市场功能的扩张、放松管制和竞争加剧形式的推动下70年代末80年代初银行业迎来了变革的第一次浪潮。此次变革使得资本流量递增流速不断加快,金融效率得以极大提高,从而为银行业带来极大地机遇和挑战;长期存在于美国、日本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之间的严格界限日渐消失,竞争日益明显激烈;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

2、服务范围得到拓展,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咨询、结构交易、资产购置、杠杆收购、项目融资、信用卡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劵化、衍生工具和表外交易等各种附加值服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随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业务风险。90年代以后,银行间的兼并浪潮汹涌。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金融产业的集中程度和规模越来越大,通过合并与兼并,出现了巨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目前,全球证劵业内50家顶尖的证劵商都是银行集团和金融集团的下属部门。银行业和证劵业的合二为一是国际资本市场效率更高,竞争性更强。大量迅速的全球资金流动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仅促进了资金在国际间的有效分配和世界经济的

3、发展,也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并且越来越呈现出链状反映。于是,银行业在此浪潮中加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更加凸显。1.2我国商业银行现状我国实行的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的分支银行制。从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上不存在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区别。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逐步恢复和建立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并逐渐演变成商业银行。2004年国有制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我国形成了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严格说来已经不算是传统的国有

4、商业银行,农业银行也正在加紧股份制改革)、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东发展、深圳发展、渤海、广发、兴业、浙商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110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银行体系。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治理中问题和困难比较多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更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和中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肯定地说,近20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必须看到,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不良贷款比例高,资产损失风险很大。按

5、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不良贷款比例不得超过15的标准,2001年,除中国建设银行基本合规外,其余3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都在20以上。由于长期以来呆账预备计提不足,大量的呆账贷款没有能够及时核销,资产风险越积越大。再加上资本严重不足,大量资本被占用在固定资产上,使资本吸收资产损失的能力很小。由此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很低,防范和吸收资产风险的能力极其脆弱。经营效益低,潜在亏损较大。从账面上看,2001年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盈利。但是,假如足额计提定期存款应付利息,按实际风险提足贷款损失预备,则实际财务成果都将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由于不良资产比例高,贷款收息率低,再加上治理费用居

6、高难下,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虚盈实亏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改变。要达到国际上业绩优良商业银行1.5以上的资产收益率水平,任务更是长期而艰巨。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泥淖,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2009年4月9日公布全球2000大上市企业,今年中国共有178家企业上榜,有3家企业进入前25名,分别是工商银行(12位)、中石油(14位)和建设银行(23位)。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工商银行从去年的全球第42名一下子蹦到了榜单的第12名,并且超越中石油摘得中国内地企业第一名的桂冠。虽然金融风暴的来袭使国内三大银行市值缩水严重,但工行市值规模仍将欧美同行远远甩在后面。在福布斯的报告中,中国工商

7、银行仍然排在了全球银行市值第一的位置。如何稳居榜首是值得中国工商银行,也是国内所有商业银行接下来最值得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商业银行是高风险产业,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经营中至关重要,商业银行的风险不仅关系到银行生存,而且在正常经营中,也只有把资产损失风险控制到最小,才能实现低成本运作,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效益优势。随着商业银行经营全球化,资金流动将不再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电子化,资金流动将失去时间限制,将实现全天候、实时划拨。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综合化,将创造出层出不穷的金融新产品,而衍生产品将产生杠杆效应,令资金流动具有高度不稳定性。除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外,未来的商业银行还面临许多新

8、的潜在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对各种风险保持充分的认识,切实防范各种风险。2银行风险分类及银行信用风险2.1 银行风险的分类商业银行是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来获取风险回报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象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指与系统因素相关的资产价值变化风险,是在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主体都必须承担的一种不可避免和无法分散的风险。对于银行而言,系统风险则主要是利率水平变化和货币相对价值的变化。非系统风险则细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2.2银行信用风险银行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和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其大小主要取决于交易对手的财

9、务状况和风险状况,而来源则主要是其所经营的贷款业务。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性质,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五类:2.2.1工商贷款信用风险 工商贷款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信用风险。在接到贷款申请时,商业银行通常会根据“5C”法对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综合分析,并与此基础上实行“审贷岗位分离”和贷款“三查”制度,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进行全程监控。目前由于我国行政性干预仍然存在,商业银行治理机构尚未健全,可以利用的外部评级信息十分缺乏,银行内部的数据资料还很不充分等原因,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还比较落后,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长期居于较高水平。2.2.2消费者贷款信用风险消费者贷款主要包

10、括房屋与汽车按揭贷款、助学贷款、投资贷款、信用卡贷款等。消费者贷款因其客户对象存在多样性、差异性,且其还款能力容易受到疾病、失业、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使得消费者贷款的违约率通常较高。2.2.3票据业务信用风险 票据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客户利用票据识别手段滞后、银行间信息不能互通互享、银行内部控制不严密等对票据进行伪造、篡改,或票据权利的缺失、票据行为(如贴现、承兑等)不当等使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2.2.4结算信用风险 结算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替客户办理转账或贸易结算过程中,付款人没有履行其所应该承担的义务,也包括商业银行在买卖有价证劵、外汇或从事债券回购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时,交易对

11、手不能按期履约造成的风险。2.2.5信用价差风险 银行持有大量的信用敏感性资产,在利率市场化的国家,这些资产的收益率与资产的信用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信用敏感性资产的信用级别恶化而使其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信用价差扩大,从而使该资产价格下降,这种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称为信用价差风险。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往往通过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如买入信用价差看跌期权等)来管理此类风险。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由于人民币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许多信用敏感性资产缺乏一个二级交易市场,因此信用价差风险还处于隐蔽的状态,也无法利用信用衍生品来加以管理。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实质是借款人风险的延续。

12、贷款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形成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收入。银行在贷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因为借款人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不能按时收回贷款本息。因此,要管理、控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必须首先认识影响其信用风险的因素。3.1外部因素导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3.3.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具有体制根源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有着显著的体制性根源。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除了有来自市场的市场风险,更多的是一种缘于体制的制度性风险。3.3.2银行体制不清晰,商业银行难以成为真正独立的公司制企业商业银行其行为、利益不完全独立,没有十分明确的经营目标和责任划分,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

13、,没有真正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的所有者,很难真正成为公司制商业银行,以上诸点导致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风险难以规避。3.3.3企业体制不健全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由于产权关系界定不清,利益机制与制约机制不对称,而从全国看来,企业信用观念普遍淡薄,所以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有很大的被动性。由于其他融资渠道的不健全,企业融资仍然将银行信用融资作为最主要的方式,企业占用的相当大部分长期性资金在政策制约下难以及时收回,造成大量不良债务,直接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居高不下。3.3.4市场融资机制不规范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初创时期,制度不完善,直接融资发展缓慢使企业难以满

14、足利用市场直接大量融资的需要,只能依靠银行信贷融资。而在市场活动中企业处于链态结构中,拖欠账款等“三角债务”可以多方传导,这种企业间的信用危机最终会传导至商业银行,使银行的资金回流减慢,增大了银行信用风险。 3.3.5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具有经济环境根源经济周期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会带来银行信用风险的波动;经济发展也会影响信用风险;信息系统的不健全也严重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估时所需的信息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不能为其快速准确而充分的提供评估所需信息,而现有信息系统虚假信息、水分掺杂,导致银行信用评估系统失灵,加大了银行信用风险。3.2银行系统内部原因导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除

15、了上文所述外部原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还有其产生的内部原因。3.2.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效率低下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处于垄断经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本身经营管理能力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而垄断又使得银行工作效率低下。历史原因使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很高,80%的直接贷款集中在国有企业,但其创造的价值仅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0%。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了全国存款业务的70%以上,但由于缺乏竞争,使信用自己使用效率并不高,逾期、呆滞和呆账的比例高达30%。3.2.2商业银行结构体系问题一直以来国内大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仍然是按照行政区域来设置分支机构,由总行、省市分行(或大区行)、地市行、区县支行、分理处以及储蓄所,繁沓的组织架构加大了信用风险的管理难度。近年来随着国内一些银行成功引进国外银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例如交通银行在汇丰银行强力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和协助下,其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得到了重新改造,采用了国际上先进银行的组织模式,但是新的结构体制刚刚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才能达到较理想的风险控制。3.2.3信用评级的准确性有待加强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6C法是信用评级的传统模型,也是很多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评级方法的理论来源和基础。虽然这种简单的方式既包含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但是模型中常常忽略对关联交易的考虑,缺乏对资产质量变化的前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