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9214734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2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 43/ XXXXXXXXX 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工作组讨论稿) 2020 - XX - XX 发布 2020 - XX - XX 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3/ X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保护范围 . 1 5 环境条件 . 2 6 种植 . 2 7 采收 . 3 8 质量要求 . 4 9 检验方法 . 4 10 检验

2、规则 . 5 11 标志、包装及储运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保护范围.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田间管理记录. 8 参考文献 . 9 DB43/ XXXXXXXXX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和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 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知识产权局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地理标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新田县人民政府、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3、、 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新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新田县启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湖南五月豆 香食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小波、贾洪信、潘小红、黄继东、周艳华、王银珍、张庆、吴柏华、张帆、 陈小军。 DB43/ XXXXXXXXX 1 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的保护范围、环境条件、种植、采收、质量要求、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储运。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 新田大豆的种植和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4、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2 大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歼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

5、口味鉴定 GB/T 5493 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 GB/T 5494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7924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新田大豆 指经过本地长期栽培驯化具有优良特性蛋白质含量在 38 %-48.8 %的有机富硒大豆。 4 保护范围 新田县骥村、龙泉、金陵(原莲花)、枧头、金盆、三井、大坪塘、新隆、新圩、石羊、陶岭等11 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详见附录A)。 5 环境条件 DB43/ XXXXXXXXX 2 土壤类型应为板页岩、砂砾岩、钙质岩风化而成的红、黄壤土和饭石土(属黑色石

6、灰土亚类黑灰泥 土土属),PH值6.58.5,有机质含量1.5 %,耕层深度25 cm。 6 种植 6.1 品种选择 6.1.1 品种应为当地传统“五月黄”。 6.1.2 种子应为上年通过复纯提壮选留的色泽鲜艳、健壮饱满、无病虫、无损伤的老熟大豆果中所取 的饱满种子。 6.2 整地做畦 6.2.1 深翻整碎,分厢作畦,畦面略呈龟背形。 6.2.2 按畦面宽 100 cm,厢沟宽 40 cm、沟深 30 cm 要求整地,同时挖好围沟,排水防渍涝。 6.3 施基肥 6.3.1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综合平衡施肥,严格控制施氮量和施肥总量。 6.3.2 每 667 m 2用 300 kg

7、农家肥加 45 %三元复合肥 20 kg 另加入适量粪水拌匀后,覆盖封闭堆沤充 分腐熟后作盖种肥。 6.4 播种 6.4.1 每年 3 月中旬,气温稳定10 播种。 6.4.2 株行距 25 cm40 cm,每穴播种 34 粒。 6.4.3 每 667 m 2保苗 20000 株左右,用种量 5.05.5 kg。 6.4.4 播种后以用适量火土灰覆盖。 6.5 田间管理 6.5.1 间苗锄趟 当小苗一对单叶未展开时进行人工等距手间苗。 6.5.2 水肥管理 根据幼苗长势,结合中耕除草,每667 m2追施45%三元复合肥1015 kg,34片真叶前施下。 6.5.3 中耕除草 大豆苗期进行差沟深

8、松,深度20 cm,中耕除草12次。 6.6 病虫害防治 6.6.1 主要病虫害 大豆根腐病、大豆灰霉病、大豆锈病、大豆蚜虫、豆荚螟等。 6.6.2 防治原则 DB43/ XXXXXXXXX 3 农业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不应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及其混配农药。 6.6.3 农业防治 6.6.3.1 选用优良的“五月黄”种子。 6.6.3.2 合理布局,切忌同科作物连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6.6.4 生物防治 应保护青蛙等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6.6.5 物理

9、防治 6.6.5.1 悬挂粘虫板诱杀蚜虫。 6.6.5.2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夜蛾科害虫的成虫等。 6.6.6 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见表1。 表1 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防治方法 大豆根腐病 用含有多菌灵、 福美双等药剂的大豆种衣剂拌种; 喷施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 大豆灰霉病 喷施灭病威胶悬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大豆立枯病 喷淋立枯灵水悬剂、恶霉灵水剂;喷施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乙磷锰锌可湿性 粉剂;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 大豆蚜虫 喷施抗蚜威、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增效抗蚜威液剂、天王星

10、乳油。注意轮换用药。 豆荚螟 喷施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 6.7 废弃物处理 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和肥料包装物、塑料软盘、农膜、杂草等生产废弃物,应及时收集到回收箱内, 带离生产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6.8 田间档案 6.8.1 应建立田间档案,包括投入品使用档案和生产记录档案(见附录 B)。 6.8.2 应加强档案管理,注意防虫、放鼠、防霉变等。 6.8.3 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 3 年。 7 采收 7.1 当大豆的叶片老熟转黄脱落完开始收割。 7.2 晴天收获。收获时应将根瘤留在土壤中,收获后捆成小把凉晒于通风蔽雨处。 7.3 不同成熟期不同品种实行分收、分晒。不应在公路、沥青路面、粉尘

11、污染严重的地方晒打脱粒。 7.4 脱粒后的豆子要及时晒干水分12 %,风选净后应用专用袋包装好。 DB43/ XXXXXXXXX 4 8 质量要求 8.1 感官要求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感官指标 等级指标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形状外观 籽粒圆润饱满,呈卵 圆形。种皮黄色、有 光泽,种脐黄褐色 籽粒圆润饱满,呈卵 圆形。种皮黄色、有 光泽,种脐黄褐色 籽粒圆润饱满,呈卵 圆形。种皮黄色、有 光泽,种脐黄褐色 颗粒重量 (100粒) 20 20 20 完整粒率(%) 99.0 95.0 90.0 杂质(%) 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 8.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12、 理化指标 等级指标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水分(%) 13.0 蛋白质(%) 47.0 45.0 37.0 脂肪 (g/100g) 16.0 8.3 污染物残留 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8.4 农药残留 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 9 检验方法 9.1 抨样分样 按GB 5491的规定执行。 9.2 完整粒率、损伤粒率、热损伤粒 按GB 1352的规定执行。 9.3 杂质、不完善粒 按GB/T 5494的规定执行。 9.4 色泽气味 DB43/ XXXXXXXXX 5 按GB/T 5492的规定执行。 9.5 异色粒 按GB/T 5493的规定执行。 9.6 水分含量 按GB 5009.3的规定执行。 9.7 蛋白质含量 按GB 5009.5的规定执行。 9.8 脂肪含量 按GB 5009.6的规定执行。 9.9 污染物限量 按GB 2762的规定执行。 9.10 农药最大残留量 按GB 2763的规定执行。 10 检验规则 10.1 组批 同一产地、同一种类、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 10.2 取样方法 按GB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