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920344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187 大小:7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五单元 1.古诗三首16.小真的长头发 绝句17.我变成了一棵树 惠崇春江晚景习作:奇妙的想象 三衢道中 2.燕子第六单元 3.荷花18.童年的水墨画 4.昆虫备忘录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20.肥皂泡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21.我不能失信 语文园地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第七单元6.陶罐和铁罐22.我们奇妙的世界 7.美丽的鹿角23.海底世界 8.池子与河流24.地平线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口语交际:劝说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 习作:国宝大熊猫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2、第八单元第三单元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9.古诗三首26.方帽子店 元日27.漏清明28.枣核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口语交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10.纸的发明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11.赵州桥 语文园地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语文园地第四单元13.花种 14.蜜蜂 15.小虾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语文园地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

3、句。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教学理念http:/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2、把握古诗的特

4、点,因材施教。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

5、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2、学生自学。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识字“蒌蒿”、“崇”、“轼” 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1、出示自学提示(二) 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

6、况,并适时点拔。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

7、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 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三) 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背诵古诗。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比一比,看谁背

8、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五、课堂训练1、辩字组词:崇( ) 芦( ) 豚( ) 蒿( )崇( ) 庐( ) 逐( ) 篙( )2、这首诗中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 作者展开想象的诗句是: 3、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 诗,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 这首诗描写了 时节 的景象,体现了诗人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六、总结师:学了这首诗,从古诗的内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从诗人描给的图画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启发?板书设计:桃花 鸭子美丽的春江晚景画中 蒌蒿 芦芽画外 河豚(联想)教学反思:http:/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对古诗的教学,我们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在把握古诗特点的基础上,

9、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使古诗教学达到生活化,努力地构建高效课堂。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教学上,我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结合这首题画诗的基本特点,采取了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基本理念。首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再读古诗,读懂诗意,了解苏轼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图上的内容。在充分解读古诗后,让学生能了解题画诗的特点,从而在学习中让学生能读会背会说。切实使学生的学习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古诗教学的大语文观,在充分地解读文本、解读学生的基础上,要让教学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教师的指导系统化。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力争实现“三维目标”

10、。在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下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表达、分析、理解能力,掌握课堂内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对诗的感情与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在教学策略上,我通过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与积累,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学生对古诗的赏析、品读、感悟,进一步培养语感,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魅力四射,让师生在课堂活动中,与诗人达成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不论是古诗的教学,还是课文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才能做到教就是为了不

11、教,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1、 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 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2、 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3、 深入探究 ,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 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