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某市公用建筑设计手册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20328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某市公用建筑设计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企业管理某市公用建筑设计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企业管理某市公用建筑设计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企业管理某市公用建筑设计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企业管理某市公用建筑设计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某市公用建筑设计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某市公用建筑设计手册(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上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内容大纲,即将公布实施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The Standard of Energy Efficient Designing for Public Buildings 2003 . 5前 言根据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沪建建(96)第0402号文下达的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由同济大学任主编单位的本标准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本市的实践经验,在大量计算验证与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建筑物与围护结构、 通

2、风和空气调节、热水供应、照明、电力供应、年能耗费用评估法。本标准为本市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和要求。基于上海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刚起步,工程经验尚不足,本标准内容可能不尽完善。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同济大学热能工程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邮政编码:20009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是:同济大学本标准参编单位是: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照明学会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员是: 徐吉浣、李峥嵘、曹叔维、胡仰耆、寿炜炜、杨星虎、章海骢、 杨公侠、徐钟芳、陈众励、苏

3、 夺 目次1总则 32术语 43 建筑物与围护结构 64 通风和空气调节 85 热水供应 146 照明 167 电力供应 198 年能耗费用评估法 23附录A 建筑物使用时间表 29附录B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 32附录C 管道最小绝热层厚度计算 33本标准用词说明 37条文说明 3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The Standard of Energy Efficient Designing for Public Buildings 目次1总则 32术语 43 建筑物与围护结构 64 通风和空气调节 85 热水供应 146 照 明 167 电力供应 198 建筑物年能耗费用评估法 22附录A 建筑

4、物使用时间表 28附录B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 31附录C 管道最小绝热层厚度计算 32本标准用词说明 36条文说明 371总则1.0.1 为了贯彻国家和上海市有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改善本地区公共建筑的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特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商场、旅馆、办公楼和由它们组成的综合楼。本标准也可供其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时参考。1.0.3 本标准在保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前提下,将建筑的年能耗费用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本标准所指节能公共建筑与普通公共建筑相比年能耗可降低50。1.0.4 上海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

5、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相关标准。1.0.5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照以下标准和规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5015592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8484-20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规范GB50019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18430.1-2

6、001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18362-2001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B/T18431-2001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199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15-88照明设备合理用电标准DB31178-1996低层住宅以外建筑的节能标准(美国标准)ASHRAE /IESNA 90.1- 1999采用蒸气压缩循环的冷水机组(美国标准)ARI 550/590-19982术语2.0.1 体形系数 shape factor 建筑物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2.0.2 热惰性指标 (D)index

7、 of thermal inertia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量纲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2.0.3 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 absorptance of solar radiation围护结构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与其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热之比。2.0.4 遮阳系数 shading coefficient垂直入射透过窗玻璃的太阳得热与透过3mm厚透明玻璃得热之比。此处遮阳系数反映了该种玻璃对太阳的遮挡作用,不包括内部、外部或中间的遮挡措施。2.0.5 部分负荷制冷性能系数 part load COP制冷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

8、nce)是在指定工况下,制冷机的制冷量与其净输入能量之比。IPLV(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表示综合部分负荷值,全称为综合部分负荷制冷性能系数。它是制冷机在规定的额定工况下,由选定的几档部分负荷所对应的机组COP值的一个加权平均值。它反映了实际运行时制冷机组的综合性能。NPLV(nonstandard part load value)表示非标准部分负荷值,它与IPLV的区别在于它是某一特定的非额定工况下的部分负荷值。2.0.6 典型气象年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以近30年气象资料中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

9、3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不同年份,资料不连续,还需要进行月间平滑处理。2.0.7 光输出比 light output ratio表示灯具对光源发出的光通量的利用率,也称灯具效率。其数值等于灯具发出的光通量与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之比。2.0.8 灯具的光束角 beam angle灯具发出的光线中,在通过光轴的垂直(或水平)平面内,其光强为10峰值光强的两条光线之间的夹角。2.0.9 设计建筑物 designed building以建筑设计文件为准的实际设计的建筑物。2.0.10 标准建筑物 standard building为计算年能耗费用指标而假设的与设计建筑物相对应的建

10、筑物。2.0.11 建筑物年能耗费用 annual energy cost 建筑物在一年8760小时内的能耗费用。3 建筑物与围护结构3. 1 设计规定3.1.1 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设计时应考虑自然通风的利用。主体建筑的朝向宜为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其外形宜避免过多的凹凸,体形系数不应大于0.40。3.1.2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K)、热惰性指标(D)以及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值应符合表3.1.2的要求。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表3.1.2 外墙和屋面的KW/(m2K)、D和值外 墙 屋 面Km1.0 K0.8D3.00.7 D2.50.5 D3.00

11、.7 D2.50.5注:当Km(或K)、D值满足要求,值不满足要求时,应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规定的方法验算夏季空调情况(室温波幅取1)的内表面最高温度( )。其计算值不应大于夏季空调室内设计干球温度3。3.1.3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冬季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3.1.4 外窗的面积不宜过大。主体建筑标准层的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45。其中东、西向外窗的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30。3.1.5 垂直墙面上外窗的传热系数应根据同一朝向的窗墙面积比按表3.1.5取值。表3.1.5 垂直墙面上外窗的传热系数K值W/(m2K)同一朝向的窗墙面积比 传热系数r 0.40

12、K3.7r 0.40 K3.03.1.6 天窗和透明顶棚的传热系数K不应大于2.5W/(m2K);内窗的传热系数K不应大于4.7W/(m2K)。3.1.7 东、西向外窗和天窗玻璃以及顶棚透明部分的遮阳系数或采取外遮阳措施后的综合遮阳系数不应大于0.603.1.8 外窗和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中规定的II级要求。3.1.9 主体建筑的外门和房间门、分间墙和楼板的传热系数K应符合表3.1.9的要求。表3.1.9 门和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W/(m2K)外门和房间门 分间墙 楼板 底层自然通风架空楼板K3.0 K2.0 K2.0 K1.5注:楼板

13、包括底部非自然通风架空楼板。3.1.10 外墙采用幕墙的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 非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应满足3.1.2和3.1.3对外墙的要求;2. 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和气密性应满足3.1.5和3.1.8对外窗的要求;东、西向幕墙玻璃的遮阳系数不应大于0.60;3. 玻璃幕墙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中第四章的有关规定。此外,必须设有可开启外窗。3. 2 技术措施3.2.1 外墙保温可采用复合层材料或绝热性能好的单一材料加以实施。在可能条件下,复合层材料墙体宜采用外保温技术。3.2.2 平屋面宜采用倒置式保温,或增设架空隔热层。3.2.3 围护结构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

14、面材料。3.2.4 外窗应采用中空玻璃,要求绝热性能较好的外窗或遮阳系数较小的外窗可采用低辐射中空玻璃。4 通风和空气调节4.1 通风和空调方式4.1.1 通风空调方式应根据能源条件,建筑规模,使用情况和负荷特征以及用户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4.1.2 根据实际情况,在同一建筑中,可以考虑不同方式的组名和不同规格机组的组合,以便运行时机动灵活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4.1.3 当条件允许时,在公共建筑中鼓励采用热、电、冷联产技术,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4.2 室内设计参数和负荷计算4.2.1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应按表4.2.1选用表4.2.1 室内设计参数建 筑 类 型 夏 季 冬 季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旅 馆客 房 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及以下 232425 555560 232220 4040-办公楼 高 级一 般 2426 55- 2220 40-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