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200866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电子教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邹海龙 Tel:0731-84402963 E-mail:,主要内容,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导向 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路 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基础 四、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内容 五、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实施的建议,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导向,聚焦课程目标:提升科学素养水平 优化课程结构:基础性与选择性结合 重构内容体系:反思、继承与创新 转变学习方式:探究、思考、创新 开展多元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激励教学创新:实践反思与创造性 ,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科学素养,知

2、识 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化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化学科学启蒙的认识 对科学素养目标的理解 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施 对教学方式变革的认识 对内容深、广度的把握 对日常评价和中考控制,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路,1.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 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出发,进一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的化学核心知识、过程方法和价值观。,突出化学的教育价值 坚持突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

3、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学科的价值。,3. 力求体现中国的国情 高度重视我国的国情和地区差异,认真对待各地提出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改意见和建议,关注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化学教育的改革。,4. 强化对教学实践指导 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实施十年的经验和问题,提炼指导性意见或问题解决策略,增强课程标准的实用性和指导性。,5. 借鉴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经验 在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进行比较基础上,结合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实际,完善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充分肯定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 (1)坚持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突出化学学科的重要价值 着力体现基础性和启蒙性 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明确

4、科学探究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建构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基础,2. 强化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1)十年的实践效果明显 科学探究成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培养学生 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但广大教师深感教学实践的难点。 科学教育的国际潮流科学探究已成为众多国家科学课程 改革的重点,以此将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联系在一起。科 学探究作为课程目标和重要的学习内容已成国际共识。,课程标准中与科学探究相关的内容主题,3. 密切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围绕社会主题选择学习内容 (如第五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 重视学科内容与社会应用的整合 (如第四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第五

5、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物质与健康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体现与社会联系的课程标准内容,4.力求减轻学生的课业学习负担 (1)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 (2)课时不变,内容适当调整,要求适当降低 原子结构、化学计算低要求; 突出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学科价值,为高中化学顺利衔接奠定基础。,1.弘扬化学课程的基本价值 “导言”部分: 第一段重点阐述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化学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第二段阐述化学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作用和意义。 “课程性质”: 从课程的启蒙性和基础性、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化学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

6、观的发展分列三点描述,特征更清晰。,四、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内容,“课程的基本理念”: 增加:“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增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加:“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 课程目标 增加“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增加“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增加“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敢于质疑”等重要观点 。,2.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 (1)“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目标要求更为具体 科学探究具体要求由

7、3方面扩展到4方面。 增加: “(四)学生的实验活动”。要求至少完成八个(类) 化学实验 (2)强化“实验安全”和实验中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中增加:“化学实验应高 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环境污染”。 (3)增强科学探究学习实例内容的准确性和指导 删除:“例3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会改变吗?” 案例内容修改。,(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1.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 燃烧的条件。 6.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 酸

8、、碱的化学性质。,(4)删去“活动探究建议”中难度较大的实验活动,(5)降低了实验探究建议的活动要求,关于内容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内容的深、广度 微观知识主要限于对分子、原子的认识,对离子、电子的具体作用不作要求; 元素化学以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物质为主,不要求建立复杂的知识系统; 化学定量要求只涉及有关公式含义的理解和最简单的计算。 在修订时,删去了个别条目的内容标准,降低了一些标准条目的水平要求,进一步明确内容要求。同时,增加了少量的内容标准条目,使内容要求更为具体。,3.降低“内容标准”的学习水平,修订后内容标准的水平要求下降,4. 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学习要求,5.更新主题的“学习情景素材” (

9、1)删去某些针对性不强的情景素材。 如“红墨水的纸上层析”“服装干洗” ; “照相底片的感光”“中国古代的黑火药”; “光化学烟雾” 等。 (2)根据教学实际,从四个方面增加新 的素材。,标准中新增加的学习情景素材,确立新的框架结构,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观点。 (1)关于教学目标 “全面体现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 “整体规划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设计); “科学设计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依据内容和学生,目标应准确、 具体和可行); ,6.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对“三维目标”的认识,学习任务/项目(主题、单元) 知识与技能: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单元 过程与方法:

10、知识获得的过程、程序,形成的思想观念,技能表现的手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学习过程的情绪体验和价值判断,6.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2)关于科学探究 “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组织和实施) “采用多种探究形式”(小组合作) “探究教学要讲究实效”(避免探究泛化、程式化和表面化) “把握好探究的水平”(避免随意提升难度) “处理好教师引导探究和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关系”(避免包办或放任自流现象) ,6.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3)关于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完成标准要求的必做实验” “根据学校实情选择实验形式”(尽可能多

11、提供学生动手做)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 ,(4)关于课堂教学优化和有效性 “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经验,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多种形式) “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根据实际运用启发讲解、实验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与具体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相适应) “有针对性地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模拟实验不能代替化学实验) ,(5)关于有效复习和习题教学 “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多种形式) “积极改进习题教学”(选择与编制体现提升科学素养的功能,真实情景,符合学生认知,综合性和开

12、放性) “习题数量适当,难度适中”(避免新的繁、难、偏) “习题讲解应注意引导和点拨” ,(6)关于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反思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教学策略、评价方式)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课前预设,课中优化,课后评析) “教为学服务” ,(7)关于教学评价 评价工作的进程: (1)评价目标的确定; (2)评价方式的选择; (3)评价标准的制订; (4)评价工作的实施; (5)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案例10 化学实验活动表现评价标准,(8)关于纸笔测验 “依据课程内容把握学习要求”(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为主) “重视具有实际情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试题”

13、(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适当的探究性和开放性”(不脱离学生基础,防止以“探究”“开放”之名出现的繁、难题) “依据课程内容控制试题难度” ,(9)关于活动表现评价 “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成果) “展示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考查理解和运用知识水平、分析思路、操作技能、表达能力” “了解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考查学生的参与学习的意识、思维的品质、情感态度的变化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10)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加大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力度”(配置和补充仪器药品;配备和培训专职实验员;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 “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 “及时总结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践经验” ,五、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实施的建议,1.教学设计应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本 2.充分发挥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价值 3. 深入研究化学启蒙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规律 4.基于化学课程内容控制教学与评价的容量和难度,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