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计划(7.17).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919075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计划(7.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计划(7.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计划(7.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计划(7.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计划(7.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计划(7.1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计划(7.17).pdf(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按住 Ctrl 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教学视频动画播放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班级现状分析班级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所教班级四十五名学生,男生 23 名,女生 22 名。女生整体的语文素质能比男生好一些。小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特别差:拼音不认识, 因而一般的汉字学生不会读,更谈不上阅读和写作了。 教材结构教材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 40 篇,精读课文 17 篇,略读课文 15 篇,选读课文 8 篇。 本教材八个专题:一 走进千山万水 二 以诚待人 三 中外童话 (综合性学习内容) 四 热爱生命 五 战争与和平 六

2、 浓浓的乡情 七 成长的故事 (综合性学习内容) 八 执着的追求 每一个专题单元都有 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都有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四篇文章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点连接话,将 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是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一些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 或者“阅读连接” ,提供了课文的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四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固定的栏目有: 口语交际 习作 我的发现 日积月 累 另外 “宽带网 趣味语文 展示台 成语故事” 这四项分别在本册八个语文园地中各 安排两次。 本次要求识字 204 个,会写 186

3、 个。要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 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 习检查,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 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 读读记记是由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的。 本册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音一次。 导语 课后练习 资料袋 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 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绳子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表示,多音字随文 注音,用方括号表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

4、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 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教材的主要特点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 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体现在三个方面:1 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导语旨在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在内容上,力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 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 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 加强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 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 “连 接语” ,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 2 法,体现出学习方法的迁移,是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5、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 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中外 童话”专题中,要求搜集、阅读童话,创办关于童话的墙报,创编童话故事集。一个安排在 “成长故事”专题中,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多渠道了解伟人、名人或身边的人的 成长故事,并采用写回信、办手抄报或排演短剧的方式展示。编排方法是:导语点出活动的 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 “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 “习 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以举例的形式展示成果。 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是

6、学生明确任务,知道 要做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 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 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的方式的重要体现,本册共安排了 8 次。引导学生认识、了 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1 认识排比句 2 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3 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4 体会句子含义,5 体会比喻句的 表达的感情色彩,6 认识拟人句,7 借助查找的资料理解读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材,8 了解 双引号的作用。 本册精读课文一般

7、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 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面还安排了选作题。 四 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 实践机会” 。本册课文后继续安排了“资料袋” ,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 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五组,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 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其知识面。 “展示 台”安排在第三、第七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交流读童话,编童话的收 获,了解名

8、人、伟人的感受。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 “趣味语 文”中的说“信” 推敲的来历 ,成语故事中的手不释卷 鹏程万里 ,集中安排以 古代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忆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 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和 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本册旨在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的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焦急、作文、综合性学习等的 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的学

9、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识字方面 1 识字 202 个,会写 186 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字临摹 字帖。 阅读 3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轻易的作用。 5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3 6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口语交际 7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 养成向人请教, 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名报地讲述见闻,并说车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作文 8 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

10、面表达;能把内容写的比较清楚、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 便条;能修改习作中的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有目的的 2 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开展讨论,解 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和教学建议教学内容和教学建议 一 识字、写字教学 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绳子都注音,学生识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 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懂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做指导。在教学中, 要是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选读课文总的生字, 为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 识字,自查字典读准确,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 主动识字,扩大识

11、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会写的字安排在随堂教学完成。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做重点指 导, 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 指导学生写好笔画、 笔顺, 安排好字的各部件之间间架结构,把字写的端正,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 习惯。学生的写字重在求质。对于要写的绳子、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 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巩固。 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其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 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的阅读学习目标,又要为高年级的阅读做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

12、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1 精读课文的教学 (1) 指导朗读,默读。 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 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本册的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 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有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 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 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 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 循序渐进的提高默 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 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

13、文的主要内容。 本册教学要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结合联想和想 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 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语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 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精读课文,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 是要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 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 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命 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交流 阅读感受的过程中, 理解

14、课文内容, 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最后,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4 提示阅读思路,引导学生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要重点领悟的部分。 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教材中提示 的方法,加以扩展练习,运用到学习中去。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思,让学生自主完成学 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 时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 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 15 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 是补充;

15、略读知道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一是内容上,理解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 、 难点理解就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 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 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强化这些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明确阅读的要求,独立阅读、 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 ;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表达方 法上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还要结合泡泡语的提示 比如万年牢中课文三处提到了“万年牢” ,这中间有什么

16、联系呢?是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题目,可以作为引领全文学习的思考题。 3 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师可提出要求并酌情检查,通过引导和交流促进阅读,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 励,引导学生在课外更多、更广泛地阅读。 三 口语交际教学 8 次口语交际。分别是 (1) 走,我们去秋游 (2) 以诚待人的事情 (3) 讲童话,演童话 (4) 热爱生命的故事 (5) 小小新闻发布会 (独白语为主训练) (6) 策划一次活动 (7) 成长的故事 (8) 我敬佩的一个人 口语交际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另外要鼓 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 思维能力。 2 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以有针对性的点拨指导 在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