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9186372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心胸外科,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腔隙。 腔内呈负压,(是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一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正常胸腔内没有气体,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三种情况下发生: 肺泡和胸腔之间形成破口 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 胸腔内有产气的微生物,【临床分型】 1、闭合性气胸(单纯性) 2、交通性气胸(开放性) 3、张力性气胸(高压性),二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适应症、,目的: 排除胸腔内积气、积血、积液 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适应症: 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 大量

2、胸腔积液或持续胸腔积液,需彻底 引流,便于诊断和治疗者 脓胸早期彻底引流,有利于炎症消散和促进肺复张 开胸术后引流,三 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1.胸腔闭式引流管 2.胸腔引流瓶,四 引流管的位置安放,引流气体:锁骨中线第2肋间 引流液体: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 引流脓液:脓肿的最低点,胸腔闭式引流是我科最常见的专科管道 例如我们值班是来了位气胸患者,我们所给予的处理,患者男性,48岁 2017.1.28以“气胸”收住 急查胸片示右图,医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无菌操作,闭式胸腔引流前后胸片对比图,健康宣教,胸腔引流管患者检查与活动时应:,床旁交班,胸腔引流瓶的更换:无菌操作,水位线 0.9%

3、NS500ml 2017.2.20 7:00,每次换引流瓶时,要盖紧瓶盖,各部衔接要紧密,切勿漏气,连接引流管的管头要在液面下34 cm,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管道标识,五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保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2.体位 3.妥善固定 4.保持引流通畅 5.注意观察并记录 6.拔管的指针及拔管后的观察 7.脱管的处理 8.健康教育,3-4cm,60100cm,半卧位,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

4、,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 吸氧 保证病人的SaO290%,有利于促进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4、妥善固定 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维持引流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 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

5、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6、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水封瓶2/3或1/2满时及时更换,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引流液的性质: 正常者术后引流液为淡红色;引流液出现绿色或咖啡色怀疑有吻合口瘘;引流液出现乳糜样改变(米汤样)患者为乳糜胸。,活

6、动性出血,正常胸引液,乳糜胸,活动性出血,正常胸引液,拔 管,1. 指针拔管:置管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小时引流液少于50mL,脓汁少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病人无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拔管 2.协助医生拔管: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在其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口伤口并包扎固定。 3.拔管后观察:拔管后24h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等,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听诊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脱管,目的研究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与胸腔感染是否相关,以确定更换一次性水封瓶

7、的时间.方法对196例行胸腔闭式引流且排除胸腔感染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每天更换水封瓶(A组)、每3d更换(B组)、每周更换(C组)、使用超过1周至拔管(D组),追踪监测一次性水封瓶内生理盐水和胸腔引流液,有细菌生长则对该病例停止实验,同时对此196例病人的胸腔积液或胸腔引流管前端2cm进行细菌培养,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次性水封瓶生理盐水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4组水封瓶中胸腔引流液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共13例,共检出细菌8种,各组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此196例病人的胸腔积液和胸腔引流管前端2cm进行细菌培养,194例无菌生长,2例细菌培养阳性.结论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每周更换1次水封瓶并不会增加胸腔内感染及水封瓶内细菌定植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