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参阅讲义某某某4修改3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186317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参阅讲义某某某4修改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企业发展战略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参阅讲义某某某4修改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企业发展战略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参阅讲义某某某4修改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企业发展战略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参阅讲义某某某4修改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企业发展战略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参阅讲义某某某4修改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参阅讲义某某某4修改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参阅讲义某某某4修改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参阅资料(2010年4月)自然、地理及资源基本情况【区位情况】 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端大巴山和七曜山交汇处,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东连巫山,西邻云阳,北依巫溪,南界湖北的恩施、利川。幅员面积4087平方公里,居重庆市第二位。辖30个乡镇,1个白帝城风景区管委会,363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32.9万户,106.1万人。水路:奉节至万州119公里,至重庆446公里,至宜昌202公里;陆路:至万州208公里,至重庆463公里,至宜昌407公里。渝宜高速公路建成后,至万州125公里,至重庆371公里,至宜昌274公里(其中奉节段53.9公里),奉溪高速全长46.4公里(其中奉节

2、段23.1公里)。【地形地貌】 奉节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大巴山脉、七曜山脉、巫山山脉交汇地带,县境内山大坡陡,地形地貌复杂。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43公里,切割七曜山,形成举世闻名的瞿塘峡。全县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最高海拔2123米(云雾乡猫儿梁),最低海拔135米(瞿塘峡口最低点)。【气候资源】 县境属中亚热带暖湿东南季风气候,雨量充沛。2009年日照总数1446小时,无霜期354天,年均气温18.6。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但因地形地貌的影响,局部气候复杂,垂直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气候特征显著。【水资源】 县内河流属长江水系,除长江干流外,有梅溪河、大溪(九盘)河

3、、石笋河、草堂河、朱衣河五条主要支流(一江五河)。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1.4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达35.2 万千瓦,目前已开发25.4万千瓦。【生物资源】 全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植物244科2107种,动物165科558种,其中栽培植物561种,饲养动物42种,鱼类33种,并拥有一些珍贵动植物种类和优良品种,主要有大鲵、羚羊、连香树、领春木、银杏、水杉以及奉节脐橙、香山贡茶、夔柚、板党、杜仲、魔芋、蚕桑等。【矿产资源】 已发现的矿藏有煤炭、铁矿、硫铁矿、石膏矿、大理石、石英石等30余种,尤以石灰石、煤炭、硫铁矿、石膏矿最为丰富,其中:煤炭储量3.96亿吨。4/5外

4、销,是江浙电煤主要供应基地,涉煤乡镇22个,涉煤产业从业人员5.5万人。现有合法矿70个,其中年产6万吨以上的22个。【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有世界上最长的地缝天井峡地缝;有世界级暗河龙桥河;有渝东道教名胜长龙山;有国家2A级景区县城后花园天鹅湖。奉节旅游景区位于西安奉节张家界的湘鄂渝陕大“金三角”旅游环线与长江三峡奉节巫山巫溪小“金三角”旅游环线的交汇点。【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详查总面积4087平方公里,其中耕

5、地7.5万公顷,园地1.6万公顷,草地2.2万公顷,林地25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45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万公顷,其他用地1.7万公顷。2009年通过国土整治新增耕地1.5万亩。【脐橙】 1953年从江津果树所引进凤园脐橙,1972年从县园艺场选出72-1脐橙,现有凤早、凤园、凤晚、班菲尔、鲍威尔、切斯勒特六个品种。2006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使用“奉节脐橙FJQCH”地理标识证明商标。2009年成功申请国家质检总局奉节脐橙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荣获“中国橙都”称号。实施“八个月鲜果工程”,从每年11月至次年6月,都有脐橙上市。脐橙种植总面积2

6、0万亩,产量18万吨。其中早熟脐橙5000亩,晚熟脐橙5万亩。脐橙果树在第八年进入盛产期,盛产期持续2030年。奉节县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综合情况】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6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0亿元,增长25.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1亿元,增长11.3%。按常住人口计算,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36元,增长14.9%。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5:32.8:45.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58.0%、35.1%。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6.4万人。其中

7、第一产业23.6万人,第二产业12.0万人,第三产业10.8万人。城镇从业人员14.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6%,下降0.1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 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亿元,增长5.1%。其中,农业总产值14.9亿元,增长10.8%;林业总产值5042万元,增长27.2%;牧业总产值12.7亿元,下降2.4%;渔业总产值5282万元,增长21.5%;农林牧渔服务总产值3832万元,增长19.9%。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43.2万吨,下降0.7%。油料1.7万吨,增长9.7%。烟叶5875吨,增长49.8%。蔬菜1.3万吨,增长5.4%。水果21.4万吨,增长4.

8、8%。肉类6.4万吨,增长2.3%(其中:猪肉5.6万吨,增长1.1%)。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总收入58.50亿元,同比增长15.9%;市、县级龙头企业达40家,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利润总额7000万元,带动5万户农户平均每户增收350元。粮食种植面积89740公顷,增长0.9%;油料种植面积9638公顷,增长8.6%;烟叶种植面积2766公顷,增长2.5%。【林业生产】 全县森林面积438万亩(其中林地194万亩、疏林地44万亩、灌木林地122万亩、宜林荒山78万亩),累计退耕还林37万亩,天然林保护258万亩。2009年全县森林工程建设总任务41.68万亩,实际完成建设任务42.8万亩,

9、栽植苗木2947万株,完成投资5.78亿元。【水利建设】 现有水库49座,其中小(一)型6座,小(二)型43座。在建乡镇水厂12座,安全饮水人口34.08万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85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0%,比全国高32个百分点,比全市高17.2个百分点。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110吨/平方公里年,年土壤侵蚀量为1335万吨,每年流入江河泥沙量为556万吨。全县石漠化土地面积166.34万亩,占幅员面积的27%。县城水价1.85元/立方米。【工业和建筑业】 实工业增加值159164万元,增长2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个,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0.2%,提高36.1个百分点;

1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7%,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完成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水泥26.5万吨,增长38.0%;电力14436万千瓦时,增长9.2%;煤炭484万吨,下降2.4%。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1282万元,增长58.1%;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年末资质以内建筑企业27个,建筑业从业人员1.3万人。【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11453万元,增长47.1%。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825537万元,增长45.9%。按产业投资分组,第一产业投资68347万元,增长23.9%;第二产业投资205112万元,增长11

11、7.8%;第三产业投资637994万元,增长30.4%。房地产开发投资76023万元,增长41.4%;其中住宅投资64209万元,增长37.9%;商品房销售面积82.2万平方米,增长17.1%。【国内贸易和利用内资】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6202万元,增长19.0%,其中:批发业37777万元,零售业171522万元,分别增长12.8%和18.0%;住宿业3812万元,餐饮业36378万元,分别增长36.6%和30.2%。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5078万元,增长20.5%,占全县GDP总量的11.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4.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2364万元,增长18.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