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四川美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18619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四川美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发展战略四川美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发展战略四川美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发展战略四川美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发展战略四川美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四川美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四川美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美术学院发展战略规划点击1256次 一、谋划发展,规划未来的现实基础 (一)重庆直辖以来(19972002),我院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1、1997年重庆直辖,给我院的发展带来了重大转折和机遇。随着隶属关系从四川划转重庆,我院得到市委市府支持的力度显著增强。1998年9月,学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1999年1月,党委换届。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勤政务实,赢得了师生员工的信任和支持,形成了团结一致谋发展的新局面,大力推动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中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贯彻党的教育

2、方针、文艺方针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激发了学院改革、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学院各方面的事业发展都开创了新的局面。 2、直辖以来,我院办学的规模、结构、效益综合协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校生人数(按当量计算)由1155人增至4611人,(含校外办学点)其中,本科生由674人增至2408人;研究生由15人增至138人。学科、专业结构齐全,新增了5个本科 专业,即美术学、艺术设计学、摄影、动画和建筑学。 省级重点学科达到三个,即油画、雕塑、装潢。起动了申报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博士点的工作,并以此推动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的层次。创作、科研取得重大进展。在1999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美展及

3、其他全国性大展中,我院入选作品数和获奖数、获奖层次有较大提高,在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画册、发表论文和承担国家研究项目、省级重点研究项目和其它委托项目等方面有较大进步,累计科研经费达147.75万元。学分制改革不断完善,通过开展教学工作评估,教育教学管理更加规范,评价监督体系逐渐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3、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有较大进展。截止2002年底,有专任教师249名,其中教授29名,副教授88名,讲师74名;专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有78名,占专任教师的30,其中有研究生学位的达54名,占专任教师的22.09;有省级学科带头人 5名、后备人选10名、优

4、秀青年骨干教师17名。经过两轮机构改革和中层干部聘任,管理干部队伍“四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4、直辖以来,教育事业投入有极大增加,1997年教育事业投入为1053万元,2002年增至7058万元,增幅达570。1997年以来,新增教学行政用房基础设施建设面积达47366m2,为1996年底18718m2的2.53倍,各项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各项基本建设投入达8000多万元,超过了建国后前40多年的总和。 5、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职员工的工资收入、生活备件和工作条件有了显著提高和改善。1997年,教职工人均年收入为6996元,2002年增至35508元,增幅达400,新修教职工宿舍

5、 8813m2,(不含在建的集资楼20000m2。)使我院教职工户均居住面积53m2增至68m2,增幅达28。新建教师工作室102套,面积达2740m2,保证了我院副教授以上教师都可拥有一间工作室。整个校园环境和教工宿舍区的环境均有显著改善。 (二)我院的比较优势 1、我院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既继承发扬李有行、沈福文等留法,留日学者创建的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的深厚学术积淀,又继承发扬了由贺龙元帅创办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的革命传统,形成了贴近生活,创作精品,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和自己的办学特色;以西南多民族的社会人文资源为依托,立足本土文化,兼收并蓄,发展当代文化艺术,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6、培养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创新人才。 2、在美术院校中,我院专业设置齐全,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特别是近五年来,我院进行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将按三级学科设置的14个本科专业调整为5个专业,合并三个系设立设计艺术系,在全国美术院校中率先组建了建筑艺术系和影视艺术系,使学科得到了拓展。美术学专业稳步发展,加强了学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创新研究。实行了学分制教学制度,为实现“宽口径、厚基础、淡专业、重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院具有本科生教学与创作科研密切结合,以创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丰富经验和传统。本科生在校期间创作作品数量、质量,在各类大展中获奖数在全国同类美术院校中位

7、居前列。本科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与同类美术院校比较位居前列。 3、传统优势学科的比较优势明显,设计类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势头较好。我院现在三个省级重点学科(油画,雕塑、装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位居前列。设计类学科发展很快,在校生中设计类本科生占全院本科生的比例达42;研究生中设计类学生比例为32。 4、我院师生具有较强的艺术实践和创新能力,创作优势比较明显。建国以来的各个时期,我院的科研创作在全国美术界均占有重要学术地位。雕塑收租院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典范,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等大批现实主义的、反映新时代的油画代表了时代的先进文化,被誉为“四川画派”,载入了中国美术史

8、册。1990年代以来,我院一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参加了国际国内的许多重要的学术性展览,以崭新的艺术面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代美术理论研究和美术批评在全国艺术院校中独树一帜;在西部自然、人文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为实现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5、生源充足,学科的社会需求强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报考我院的考生人数增幅很大。今年我院的本专科招生计划为1020人(本科900,专科120)而考生人数达到19000多人。 (三)我们的薄弱环节 1、教育思想和观念滞后,在教学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改革的力度不够,强调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比较多,而对教育发展的

9、共同规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认识不足。 2、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学术梯队中国家级省级学术带头人数量不多。特别是学缘结构不合理,本院毕业生占的比重过大,达到67.07;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偏低,仅占22.09。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尚不能很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3、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基地和研究中心的建设滞后,学术氛围不够浓厚,高水平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不多。特别是承担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和全国规划教材编写的数量较少,在全国美展的获奖数排列位次与我院的整体实力不相适应。 4、先进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2002年设备总值仅为916万元,生均仅为1986元

10、。 5、办学空间不足,周边环境差,严重制约了学院的发展。生均用地28.7m2 ,仅为国家规定标准66.7m2/生的43;校内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仅为19.6m2,仅为教育部规定标准27 m2/生的73。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国家发展正处于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既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也提供了服务社会,自我发展,大有作为的巨大舞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条件支撑。 2、我院地处重庆,重庆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11、及其所具有的特殊机遇,也是我市、我院教育事业发展的特殊机遇,包括我国加入WTO的机遇,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三峡库区建设的机遇,重庆直辖的机遇等。在此背景下,重庆教育面临强大的需求,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的教育中心,重庆市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由政府主导建设大学园区等战略举措,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巨大的舞台。 3、在此背景下,全国及重庆市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头强劲,“大众化”、“终生化”、“多元化”、“国际化”、“信息化”等趋势日益明显。这些发展趋势对我院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4、高等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总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中异峰突起,呈现出许多值得高度重视的发展趋势: 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速度快

12、,规模扩展的幅度很大,办学层次的提升也大; 非艺术门类院校纷纷发展艺术专业,特别是发展美术类专业,已形成与专门艺术院校竞争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据统计,在短短数年间,开设艺术设计或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已逾600所,超过了油画、国画、雕塑等纯艺术教育的规模,完全改变了艺术类招生的专业格局。 传统美术类专门院校纷纷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根据市场需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着美术专业门类齐全并跨门类建设相关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目标发展; 在传统美术专业的教学和学科建设中,许多高校探索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以此提升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并拓展专业方向已成为调整完善学科专业

13、结构布局的一大趋势; 在办学层次上,传统美术类专门院校在适度发展普通本科层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同时兼顾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压缩专科、高职教育,已成为多数院校的共识。 综上所述,全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背景,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高校竞争的态势,也使我院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从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格局、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

14、,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这一总的指导思想,从学院实际出发,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稳步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学术水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适应市场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艺术与科技结合,拓展学科方向,凸显学科特色,提高办学层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以抢抓机遇为关键,抓住重庆市大学园区建设的契机,适度拓展办学空间,大力改善办学环境和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为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

15、和美术教育事业,为西部特别是重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二)战略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定位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把我院建设成为代表我国西部地区美术教育最高水平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内一流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综合性美术学院。 2、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在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两大系列中的定位是: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体,适当兼顾继续教育; 在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的定位中,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当兼顾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在高等学校的三种类型(即“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高等职业学院”)中,我院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同时坚持正确把握创作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方向,以卓有成效的创作、科研、学术活动切实促进教学工作,为把我院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有影响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中心而不懈努力。 3、学科、专业门类定位 以造型艺术、设计艺术为主体,同时大力发展作为美术教育、美术研究的基础美术史论、美术教育学、艺术管理、文博等艺术人文学科,积极发展与美术类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如:摄影、动画、工业设计、建筑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