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国内钛白粉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181664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国内钛白粉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发展战略国内钛白粉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发展战略国内钛白粉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发展战略国内钛白粉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发展战略国内钛白粉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国内钛白粉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国内钛白粉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论国内钛白粉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毕胜(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 常州213016)摘 要:本文系统总结回顾了我国钛白粉行业近五十年来的四个发展历程,结合钛白粉行业现状和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从钛白粉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优化产品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等方面,提出了钛白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关键词:钛白粉;发展;回顾;展望0.前言我国钛白粉工业自1956年生产搪瓷和电焊条开始,距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从第一套正规设计建设的湖南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湖南株洲化工厂)硫酸法钛白粉装置开始,三十多年来,我国钛白粉工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钛白粉生产规模仅次于美国

2、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先进的一些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已在业内逐渐普并实现国产化,我国钛白粉工业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提升。由于国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行业的发展现正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况,引发了行业的担忧,并思考行业何去何从。事实上,我国的钛白粉产业已步入了一个新的行业发展周期:即通过加快行业重组,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向提升产品质量,实现钛白粉产业升级方向发展。1、钛白粉行业发展的回顾我国钛白粉工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1、第一阶段: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上世纪70年代初,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化工部第三设计院)设计了湖南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株洲化工厂)

3、2.5 kta钛白粉工程,本项目是国家投资和正规设计的第一套硫酸法钛白粉装置,标志着我国钛白粉工业的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此后不久,利用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原化工部涂料研究所)的技术在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南京油脂化工厂)设计了lkta化纤钛白粉装置并建成投产。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技术水平及经济发展的制约,钛白粉工业的发展十分缓慢。这一时期是我国钛白粉工业发展史上的”起步阶段”。 1.2、第二阶段: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进入80年代,钛白粉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旺盛的势头,尤其是80年代后期,钛白粉生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时国内钛白粉短缺,价格飞涨,全国各地兴起了建设钛白粉厂的热潮,最多

4、时全国共有大小钛白粉生产厂100余家。这一时期是我国硫酸法钛白粉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 从80年代末开始,广州钛白粉厂、湖南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共同引进国外的硫酸法钛白粉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将原有装置改造建成2套年产4000吨生产装置,成为可生产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装置。此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和镇江钛白粉股份有限公司(原镇江钛白粉厂)合作,对钛白粉生产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开发,完成了攀枝花矾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废酸浓缩、常压水解等中试项目,这种设计、研究与生产三位一体的联合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利用科技攻关所取得的硫酸法钛白粉生产成果,先后建起了

5、十多个4kta规模的钛白粉装置,我国的钛白粉建设走向了第一次的发展高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钛白事业的发展。 1.3、第三阶段: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进入90年代,重庆渝港钛白粉有限公司、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及济南裕兴化工总厂相继引进了3套万吨级钛白粉生产装置,3套装置的相继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钛白粉工业的发展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90年代中期,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巴伦国际咨询公司(Baron International ConsultingInc)合作对国内的部分钛白粉生产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针对国内一些46 kta规模的钛白粉装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产品的能耗、收率和产品

6、的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重点对常压水解、水洗、煅烧等工序进行技术改造,从产品的质量、收率及能耗着手,以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为主,在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收率上下功夫,使质量、产量和效益同步上升,对国内的钛白粉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可以称作硫酸法钛白粉工业发展史上的“技术成长期”。 1.4、第四阶段:从2000年至2007年。 随着对国内引进钛白粉装置的消化吸收,我国完成了国产化建设国内大型钛白装置的技术积累以及大型设备的国产化工作,钛白粉工业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短短几年内,我国的钛白粉产量从2000年的29万吨至2007年达100万吨,年增长率为35,产能达128万吨,约占全球总产

7、能的24%,国内钛白粉工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繁荣期”。 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原材料大幅涨价、出口退税取消、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等因素的影响,钛白粉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到历史低谷全国20以上的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间歇性停产状态,一些骨干企业也在压缩产量。除自备硫铁矿制酸或兼有磷肥磷化工产品的企业外,只生产锐钛型产品的企业全线亏损,金红石型产品企业的利润大幅缩水或接近亏损。行业的发展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况,引发了行业的担忧,并重新思考行业的何去何从。2、钛白粉行业展望目前,虽然我国钛白粉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处于发展的低谷,进入了调整时期,既面临着一些危机,同时也有发展的机遇。在这一调整中,对某些企业来讲

8、也许是成长的机会,在优胜劣汰的同时,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因为决定这个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层因素并未发生任何根本性的改变我国经济在持续地发展,对钛白粉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地增长。我国钛白粉行业经过近几年快速的发展,阶段性的调整是在所难免。在这一临新的行业发展周期中,我国钛白粉行业总的发展方向是,行业中的优势企业,通过加快资产重组,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环保高效能方向发展,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实现钛白粉产业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2.1、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国钛白粉产能位居世界第二已有6年时间,但从全行业整体看,无论从原材料、工艺装置到产品品质,还是从单线产能到企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几乎都与生产强国没什

9、么关联。当前继续呈现的遍地开花式的无节制扩产现象,其实有损行业由大向强转变。全行业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水平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原料工业发展的不同步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钛白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际钛白工业发展趋势之一是产能更加集中。现在全球钛白年产能为500万吨(不包括中国),而世界前5名生产商年产能之和已占76%78%。目前,除中国以外全球总共只有约20个钛白生产商,生产厂总数也只有5657个。相比之下,我国前5名生产商的产量之和只占全国总量的26.7%,前10名产能占43.1%,前30名产能占78.4%,产能集中度与国际同行形成巨大反差。钛白工业的发展应顺应国际潮流,提高集中度,加快行业重

10、组步伐,行业洗牌不可避免。只有单个生产商的产能提高到一定规模后,抗风险能力才能增强,也才具有长远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一是通过市场优胜劣汰,二是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国家对优势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去年以来,钛白粉行业优胜劣汰的局面已开始出现。首先是因为国家取消了出口退税政策和人民币升值,使得钛白粉出口量锐减(2008年16月份出口钛白粉4.2万吨,同比下降4.6万吨,下降幅度为52%),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第二是钛白粉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地上升,导致钛白粉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甚至无利可图。从而使一些民营企业主要放弃钛白粉项目,一些规模小、效益差生产力落后的钛白粉被迫关闭。但单靠

11、市场自然淘汰其力度与速度仍然不够,为促使我国钛白行业的整合进度进一步加快,国家对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2.1.1是支持优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钛白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方面,政府应通过直接和间接相结合,为钛白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如通过财政贴息、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加快行业整合的步伐,使行业中一些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企业很难生存下去,一些小型钛白粉生产厂家要么被淘汰,要么被兼并。2.1.2是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2005年,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提高了钛白粉项目

12、的准入门槛,规定“钛白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废酸、亚铁能够综合利用,并实现达标排放”。去年,国家对包括钛白在内的“两高一资”类产业连续出台一系列的制约性政策:取消出口退税、禁止加工贸易、列入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等,目的是优化产业结构,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这将也进一步驱使我国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副产品综合利用、促进废物达标排放,有利于产业的优化。 2.1.3是加大对环境达标排放监管、处罚、限期整改与关闭的整治力度,并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标准与经济发达地区接轨,不允许将污染源移至不发达地区。2.1.4是将能耗指标强制性执行标准,以利于将一批高能耗钛白粉工厂实施强制性关闭。近

13、几年钛白行业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提高产业集中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攀钢率先组建了大规模以钛白粉为主的钛业集团。今后其他地区的一些企业也有可能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等形式实施兼并或收购,整合一批中小企业,走规模化、市场化运作之路。2.2、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具备的人才、技术、管理条件确定企业的产品及市场定位将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具备一定综合优势的企业将向金红石型高档产品和功能性专用钛白粉方向发展,市场体现是高产品品质和优良的综合性能,目标是替代进口;中型企业需立足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开发中档精细、专用产品,以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

14、性能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对钛白生产发展的配合和支持,发挥相关学科交叉的协同作用,加速自主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不仅要注重工艺和配方的设计,而且还要注重系统的设计,要有前瞻性地全面考虑,努力把资源的有效利用、物料的最大节约、产品质量的有效提高和三废的有效治理及回收循环利用结合起来,以系统的集成创新推动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2.3、发展循环经济理念,走持续发展之路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实施并不断强化,各钛白粉企业的生产受到日益严格的约束和限制。钛白粉行业能否真正解决环保问题,实现清洁化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年生产能力万吨以上的33家主要钛白粉生产企业都能按照环保部门的要

15、求对“三废”进行综合治理,并基本达到排放标准。但“三废”的治理对单一的只生产钛白粉的企业来说,基本上是只有投入,产出和回报微乎其微。按各企业规模和原料、工艺的不同,钛白粉产品的环保投入成本在l500元/t以上,这对生产企业来说确实是很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做好钛白粉工业“三废”的处理、资源综合利用,也是钛白粉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推广综合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一些钛白粉生产企业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例如:湖南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硫酸钛白粉磷肥”循环生产链的硫酸法钛白粉清洁生产工艺率先实现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品种专用”,值得借鉴和推广。其具体做法是:按照“清洁生产原则”,进行了相

16、关的工艺研究和改进,形成了公司具有“内部循环经济”产品链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自产硫酸,其硫酸副蒸汽可用于钛白粉生产;钛白粉副产的废酸用于生产磷肥,公司的主要产品硫酸、钛白粉、磷肥及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已经形成了一个互补利用的良性循环,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该公司利用“区域循环经济”的特点(主要生产场所位于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湖南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把上游的废料作为下游的原料,利用周边的高炉尾气制硫酸,利用周边的电石泥浆处理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稀酸,并不断延长生产链条。该公司注重与园区内相关企业形成资源互相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开发了多种型号的专用钛白粉,将区域循环经济要素转化为竞争优势和成本优势,既发挥专业优势且产生了协同效应,又降低成本、节约投资、保护环境,取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