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与改革信息18554022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17147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与改革信息18554022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与改革信息18554022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与改革信息18554022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与改革信息18554022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与改革信息18554022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与改革信息185540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与改革信息18554022(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 业 发 展 与 改 革 信 息2009年第11期 总42期 企业发展部 2009年11月25日 目 录政策法规1. 12部委发文称明年底前要整合5种矿产资源2. 国资委在部分央企试点打破垄断高工资3.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设定生死时限国际动态1. 兖煤何以完成中企在澳最大收购案2. 巴基斯坦政府邀请中国公司投资煤电项目3. 印度实施新签证制度数万中国工人将被遣返国内新闻1.央企重组步伐加速 明年将有30家央企消失2. 潞安集团全部接管被整合煤炭企业经济新闻1. 非居民电价今日起上调2.8分 居民电价暂不涨2. 统计局:10月份我国CPI同比降0.5%PPI降5.8%3. 中国将在今年首次成为煤

2、炭净进口国4.国务院今年批复7个区域规划 新经济版图成型煤炭资讯1. 新疆最大煤化工项目2011年投产2. 新疆发现217.14米厚煤层刷新纪录3. 西部崛起煤炭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支柱产业 企业动态1. 2008年煤炭建筑施工企业资料2. 中煤集团成功研制世界最高煤矿液压支架3. 华电国际6.78亿再购煤矿完善产业链4. 神华集团携手陶氏化学全球最大煤化工项目昨奠基5. 神华与延长石油投48亿元组建煤炭企业6. 徐矿集团找煤取得新突破热点解读1. 600多位山西煤老板握资百亿转产农业2. 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序幕拉开 专家忧涨价引发通胀3. 要节能,也要保民生专家论坛1. 全国100多个城市提出建

3、设新能源基地 新能源为何这么热?2. 多种资源价格相继上调 无关通胀预期3. 煤化工:该“加油”还是该“踩刹”?4. 经济学家称我国近期不会发生明显通胀5. 低碳经济两种实现方式政策法规 12部委发文称明年底前要整合5种矿产资源中国西部煤炭网2009-10-30通知明确了矿产资源整合范围,包括煤、铁、锰、铜、铝、铅、锌、钼、金、钨、锡、锑、稀土、磷、钾盐等15个重要矿种,以及其他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矿种。昨天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等12个部委已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在2010年年底前, 全面完成煤、铁、铜等15种矿资源的整合,一些小矿、安全程度低的矿将

4、被整合。煤矿整合难度较大在整合的对象中,记者看到,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上,通知提到包括“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矿区,小矿密集区,位于地质环境脆弱区范围内的矿区”。此外,一些资源利用水平低的矿山以及不安全的矿山也都在明确的整合之类,中国煤炭运销行业协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多个矿产资源中,煤矿无疑是最大的资源之一,整合的难度和广度也应该最大。从广东一家发电企业人士处了解到,因为多家大型煤矿股权结构复杂,不仅有地方政府的投资,还有中央企业,以及多个行业的投资者,整合起来非常不容易。按照通知要求,2010年3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要求组织编制和审批整合实施方案,并报国

5、土资源部备案。201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整合工作任务。煤炭品种涨至年内新高与此同时,煤炭价格已在悄悄复苏,据国内煤炭行业风向标秦皇岛港的库存量和交易价显示,煤炭开始进入“供需旺季”,价格飙升,据统计,主要煤炭品种5800大卡煤已涨至每吨680元,达到年内新高。国资委在部分央企试点打破垄断高工资2009-11-4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央企利润下滑消息迭起,而高管年薪、垄断性企业高红利等敏感话题也如影随形,激惹民心。日前,国资委开始对央企薪酬制度大胆改革,“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浮出水面。对央企工资实施“双控制”“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最高与最低的比值在逐年拉大。行业收入最高与最低的比例扩大到了111。而这

6、种差距约1/3是垄断因素造成的。”全国政协委员宋晓梧7月13日在全国政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专题协商会上作出以上叙述。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毫无疑问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国资委所管辖的央企中,垄断行业占据了半壁江山。中国经济周刊从国资委了解到,为抑制和调节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调节央企收入分配制度,一种新的工资管理制度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正在国资委管辖下的央企中悄悄地推进。“国资委于近期已经对50余家央企启动了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目的是加强央企收入分配管理调控,拟解决央企内部存在的不同职工群体工资结构分配不合理以及部分垄断行业工资过高的问题,同时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激励约束

7、机制。”国资委一位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现在有50多家央企已经开始进行第二批试点,试点的具体文件和管理办法已经直接发向了企业,布置工作已经完成,开始启动。这是国资委于2008年4月在冶金、电力、石油石化、航空等四个行业启动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试点以来,新一轮的扩大试点。“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收入分配政策规定和出资人的调控要求,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经济效益、人工成本承受能力和劳动力市场价位等因素,对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做出预算安排并进行规范管理的活动。据了解,这次进行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跟以往相比,整体思路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国资委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是采取

8、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方式,具体程序是:央企在年初根据上年度的经营情况和利润完成情况,上报国资委当年的工资预算方案,由国资委核实。国资委一方面结合企业所报的预算,同时也会根据国资委的调控要求,审核央企所报的预算是否合理,并根据行业工资水平的高低,相应制定上、中、下三个关于人均工资增长额度的调控线。”国资委企业分配局薪酬管理处一位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国资委对央企工资实施的是“双控制”:一个是工资总量的控制,另一个是人均工资的控制;而设置的调控线是人均工资的调控线,其目的就是调整行业工资差距。打破垄断行业工资分配“潜规则”随着国家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国资委率先在央企进行一系列收入

9、分配改革,缘于近几年社会舆论对垄断行业高薪问题的口诛笔伐。“社会舆论一直批评央企工资水平过高,增幅过快。特别是近年来诸如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行业职工的过高收入,已成为公众非议焦点。”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2006年曾有报道,一个电力行业的抄表工年薪10万元,舆论哗然。同年,有人把国资委管辖下的煤、电、油、运等行业,形象地称之为“十二豪门”。曾有人测算,2006年“十二豪门”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到4倍,平均人工成本最高达到每人12万。“豪门盛宴之所以遭遇非议,是因为这种盛宴的埋单者不是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而形成的收入,而是以国家政策和行政力量为主导产生的收入。

10、在行业垄断下,谁拥有垄断权,谁掌握了垄断资源,谁的工资福利就高、待遇就好,这已是现有工资分配秩序的一个潜规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央企员工、高管拿高工资的理由并不充分,理所应当需要改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直言。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中,对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的调节将会是重要部分之一。“指导意见建议提高垄断行业利润上缴国家的比例,使得其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维持在高于社会平均收入的合理比例之上。”“工效挂钩”将寿终正寝垄断行业高薪被抑制,同时也意味着,在央企实施24年的“工效挂钩”体制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记者注意到,

11、在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之前,“工效挂钩”(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被认为是一项“制度法宝”,在国资委下属央企普遍实行。这项国务院早在1985年就发文规定实行的“工效挂钩”办法,已经实施了24年。“工效挂钩政策实施到今天,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生命力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一项政策,而这个政策本身不完全是市场经济性质的,而是转轨过程中的过渡性办法。从当前总的情况看,这项政策到了应该结束其历史使命的时候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希望这一转换的过程能够快一些完成。在张车伟看来,“工效挂钩”办法是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主要形式。这种办法改变了

12、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状况,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但这种办法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工效挂钩”使得在不同行业、企业工作的同类人员之间由于经济效益的差异而出现较大的工资差距。“工效挂钩办法是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但是由于国有资源的垄断性功能,如果再继续实施这项制度显然对其他性质的企业是不公平的。绝大部分利润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等十几家巨无霸身上,这些垄断企业几乎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张车伟说。国资委在去年4月份开始启动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试点,在当时的动员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

13、曾表示,实行20多年的“工效挂钩”办法,难以适应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需积极创造条件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调控,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工资总额决定新机制。随着50余家央企开始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这项新制度对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工资总额预算要求企业建立一个工效联动机制(工资总额和效益联动的机制),毕竟企业实现的真正效益会跟年初的预算有所差异,如果企业实际完成的利润是下降的,员工的工资就要跟着往下扣。”国资委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设定生死时限中国西部煤炭网 2009-11-6要从根本上整治“小、散、乱、差”近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了一次电视电话会议,让

14、全国矿产资源行业再次绷紧了神经。这次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宣读了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2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到明年3月底前,各省区市要按要求组织编制和审批整合实施方案,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并于201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整合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管理有关制度,初步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长效机制。通知还特别强调,凡未按整合实施方案完成整合工作任务的地区,自2011年1月1日起,不得新设矿业权。如果说3年前开始的矿产资源整顿,更多的是为了安全生产,那么这次整合则意义深远。随着近几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持续上涨,波动剧烈

15、,尤其是在铁矿石价格谈判这个问题上的被动,政府对于整个矿产的规划已经上升到全局的高度。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规范工作进行3年多来,全国共清理出无证勘查开采14万起,超层越界11000多起,非法转让矿权2800多起,三类违法违规行为合计152000多起。关闭非法采矿,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矿山48000多家,煤矿关闭11000多家,全国关闭的矿山总数接近60000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类矿山事故大幅下降,其中煤矿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4%和23.8%,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3.0%和27.0%。然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却表示:“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煤矿非法违法建设、生产、经营现象时有发生,金属非金属矿山小、散、乱、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一些地方矿业秩序仍然混乱。”为此,新一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大幕已经拉开。主管部门督促地方政府的有力手段便是矿业权。苗圩副部长介绍说,政府将探索建立探矿权合理投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