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

上传人:艺*** 文档编号:13916894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45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图1屋顶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图1为“某城市屋顶花园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第1、2题。1屋顶绿化的意义有改变水循环的类型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降水,缓解内涝净化空气,减少噪音ABCD2屋顶绿化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A.增强太阳辐射 B.增强大气反射 C.减弱地面辐射 D.增强大气逆辐射 图2“穿堂风”是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图2示意我国某地区穿堂风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第3、4题。3.“穿堂

2、风”A风向始终如图所示B正午时刻风力达最大C石质地面越大风力越小D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4人为制造穿堂风的主要用途是A减轻大气污染B增加生活用能 C降低室内温度D提高室内湿度甲图3图4北极燕鸥是一种海鸟。它们在北极繁殖,却要到南极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被称为动物界的“迁徙之王”。图3为北极燕鸥景观图,图4为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读图,完成57题。5. 北极燕鸥迁徙路径与自然现象相一致的是A北美东海岸南段,顺盛行风而行 B欧洲西海岸北段,逆着洋流飞行C南美东海岸南段,逆自转方向而行 D非洲西海岸北段,顺地转偏向力而行6. 下列关于北极燕鸥的生活习性及栖息地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3、喜欢幽静,选择人烟罕至的地区适合低温环境,选择高纬地区喜欢黑夜,生活在近乎极夜的地区 以草为食,生活在水草丰美之地ABCD7北极燕鸥迁徙到甲地附近大约是A3月,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B5月,农作物生长较快C9月,路灯升起时间较早 D11月,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甲乙丙丁图例河湖岩石图5图5为某种地貌发育过程图。读图,完成第8、9题。图58.按地貌的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甲 乙 丙 丁 B乙 丙 丁 甲C丙 乙 甲 丁D甲 丁 乙 丙9.该地貌景观的特点是多溶洞、峰林地表崎岖不平岩石呈深红色 西北地区广布AB CD图6武汉温州神农架林区自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家每日发布疫情实时地图数据,图6为

4、我国局部地区2020年2月14日24时疫情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10导致神农架林区和温州市疫情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有 空间距离 区域人口规模 人口流动数量 交通便捷程度AB. C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先后发往前线,坚决打赢防疫阻击战。11以下行政区化支援武汉的当地特产和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赣600箱人参铁路运输 B新108吨苹果水路运输C秦50吨牦牛肉航空运输 D鲁100吨蔬菜公路运输 12有人说此次疫情中“危”、“机”并存,可能指的是A我国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B农业受损程度远远超过工业C远程教育、智慧医疗需求增加D旅游、餐饮等行业迎来了

5、商机图7为我国20132019年城镇、农村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第17、18题。图713图中反映我国A城镇与农村人口总量不变 B城镇化起步较晚C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 D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4处于图中阶段的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没有功能区划分B住房居住紧张C大量人口外迁 D大量工厂外迁苹果、华为、阿里等企业先后在贵州设立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可以看作超大型的机房。承载这些数据的服务器,非常娇贵,太热了不行(死机),太冷了不行(损坏),电力不足不行(负载不够),空气质量差了不行(故障),总之,大数据中心选址要求特别高。据此,完成第22题。15贵州成为我国大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地理条件有因纬

6、度低、海拔高,具有冬暖夏凉的适宜气候太阳能资源丰富,电力供应稳定,用电成本低位于非季风气候区,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少位于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空气污染小AB. C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本卷共5道题,共55分。请将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16北京某校高中学生到四川省洪雅县瓦屋山周边地区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资料一:学生整理的瓦屋山概况中国最美桌山瓦屋山,四面壁立千仞,山顶坦荡平阔,一举成为亚洲海拔最高、世界面积最大的桌山,是四川省级地质公园。瓦屋山森林覆盖率96.1,有野生植物3500余种,被子植物约占世界

7、总科数的60,被誉为“世界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它是全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瓦屋山有“水的世界、花的海洋、雪的摇篮、云的故乡、动植物的博物馆”之称,每年夏季到达这里的旅游者络绎不绝,方圆四十公里的农家院经常爆满。图8图9资料二:图8学生搜集的瓦屋山遥感图,图9学生手绘瓦屋山地质构造示意图。(1)分析瓦屋山四面壁立千仞,山顶坦荡平阔的原因。(4分)(2)说明瓦屋山物种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4分)(3)针对农家院爆满的现象,请为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冰岛是一个“冰”与“火”的世界,该国地狭人稀,经济却十分发达,独特的地理

8、环境使得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家住北京的小李同学,假期和父母一起去冰岛旅游。图10是小李绘制的首都雷克雅未克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11为小李查询到的冰岛分层设色地形图。小李同学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到该国清洁能源的使用特别普遍。(1)列举冰岛的主要清洁能源,任选其一分析形成原因。(4分)小李同学在旅游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沿1号公路行进。(2)概括冰岛1号公路的分布特点并说出影响因素。(4分) 小李同学去冰岛旅游的时间正值该国旅游旺季。(3)请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推测小李同学去冰岛旅游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182020年3月2日中国环境报报道: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堰”分洪体系正加速建设。阅读图文资

9、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通州堰”分洪工程体系借鉴了中华民族传统治水中利用“堰”分泄洪水的理念,运用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分洪、蓄滞等措施,建设分洪道、蓄滞洪区等工程体系,最大限度从城市副中心外围分流洪水、减小直接流经城市副中心的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保持河道相对稳定的运行水位,满足城市亲水需求。图12为北京市局部地区地形图,图13为该工程体系分布图。图12图13甲乙丙温榆减河减潮运河北运河河温榆白河潮 (1)说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通州堰”分洪工程体系的主要自然地理原因。(3分)“通州堰”是通过“疏、排、蓄”的分洪体系,在副中心外围进行分洪蓄滞,减少洪水穿城,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为1

10、00年一遇。(2)请给“甲、乙、丙”不同河段合理安排“疏、排、蓄”的分洪工程,任选其一解释具体做法和作用。(4分)北京城市副中心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至2019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3)从水循环的角度阐述城市绿地的作用。(4分)192019年第三届山西世界酒文化博览会于9月1921日在汾阳市杏花村成功举办。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资料一: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酿造历史悠久,选用太原盆地无污染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用当地大麦、豌豆制成发酵剂,配以矿物质丰富且优质的地下水和泉水,采用独特的酿造工艺,一度成为白酒行业的

11、老大。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至2016年,由于各种原因,其品质和销售量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2017年汾酒人开始“放大招”,经三年奋斗,年销售额由40亿激增至120亿,跑出了“汾酒速度”、创造了“汾酒模式”。另外围绕汾酒文化,集团又开发了一系列景点和参观体验活动,以弘扬汾酒文化,扩大经营范围。图14资料二:图14为太原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1)分析汾酒生产选址杏花村的原因。(4分)(2)列举汾酒人可能采取的促进“汾酒”迅速增收的“大招”。(3分)。路线一7:309:00 山西大学旧址乘旅游大巴前往杏花村9:0012:00 参观汾酒博物馆12:0013:00 宾馆就餐(8菜1汤10人/桌)1

12、3:0015:30 参观汾酒工业园林、汾酒文化景区、 观看现代酿酒工艺、观看汾酒老作坊及品酒15:3016:30 参观汾酒专卖店、选购各种系列汾酒16:3018:00 集合乘车返回太原旅游费用:150元/人(不包括购酒)路线二7:008:00 山西大学旧址附近小区自驾前往杏花村8:0013:30 参观汾酒博物馆13:3014:30 宾馆就餐(因个人口味点餐,共3人)14:3016:30 参观汾酒老作坊及品酒16:3018:30 参观汾酒专卖店、选购各种系列汾酒18:3019:30 自驾返回太原旅游费用:280元/人(不包括购酒)图15资料三:图15是网上搜集的从太原到杏花村的两条汾酒文化一日游

13、路线。(3)两条汾酒文化一日游路线,你更喜欢哪条?说出喜欢的理由。(3分)图16202020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1月1718日,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图16为缅甸地形图。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表1:伊洛瓦底江地的多年平均水位变化情况月份123456789101112水位(单位:米)2.53.03.94.45.37.59.28.27.56.04.83.9(1)根据表1绘制伊洛瓦底江地的多年平均水位变化曲线图,概括多年平均水位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5分)缅甸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支柱,从业人员比重高。(2)推测缅甸的主要农业类型,任选其一简析理由。(4分)2020年1月18日,在中、缅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两国共同投资的皎漂特区深水港项目举行股东协议和特许协议文本交换仪式。标志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缅经济走廊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