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份福州市质检卷含答案生物word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9165596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1月份福州市质检卷含答案生物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1月份福州市质检卷含答案生物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1月份福州市质检卷含答案生物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1月份福州市质检卷含答案生物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1月份福州市质检卷含答案生物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1月份福州市质检卷含答案生物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1月份福州市质检卷含答案生物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检测生 物 试 题(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10题每小题1分,第11-3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细胞学说建立于l 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揭示了 A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C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D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2在制作真核细胞模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模拟细胞的结构,用线段将材料与最适合模拟的细胞结构连接起来,不恰当的是 A装有液体的保鲜袋一液泡 B表面钻有小孔的水蜜桃核一细胞核 C大米或绿豆一核糖体D多层拆叠的保鲜膜一溶酶体 3下列哪一项是真核生

2、物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共有的成份 ADNA B淀粉C蛋白质D糖元 4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 A凋亡基因表达增强 B都有染色单体 C都在合成蛋白质DDNA量都相等 5对一株玉米白化苗研究发现,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碱基序列,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该白化苗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 A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重组6用线段将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学成就连结起来,下列各项中错误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基因在减数分裂中的变化规律B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

3、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7右图为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该细胞A已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B有三对同源染色体C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D可能是精细胞8下列物质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的是A血红蛋白和RNA聚合酶 B胰岛素和胰蛋白酶C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D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9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包括下列那项内容A血浆pH值能保持相对稳定 B人体能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C细胞外液渗透压能保持相对稳定 D体温保持相对稳定10关于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在果树挂果时,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B在育种时,用细胞分裂素阻断细胞周期,诱导多倍体的产生C果实成熟时,用脱落酸以达到保果目

4、的D在园林栽培中,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11下列实验中,需要保持细胞活性的是A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健那绿染色)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C观察经低温诱导后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D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12为验证酶的高效性,进行右图所示的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加氯化铁的试管必须加热处理B两试管加入催化剂的分子数相同 C两试管加入氧化氢量不同D反应完成后,两试管中产物问题相同13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oC和30 oC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I和提取液II。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水浴保温5

5、分钟,立即在3支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摇匀并水浴加热,观察试管中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14给予从叶绿体分离出的类囊体膜光照,发现能使草酸高铁的F3+还原为Fe2+,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的产物O2来自H2O,而不是CO2 C类囊体吸收光能后,产生O2和还原性物质 D类囊体上的光反应反产生O2,而暗反应使Fe3+被还原 l5人体某种癌细胞核DNA含量为2n,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能不断增殖并保持遗传稳定性,对培养液中细胞的核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

6、,发现核DNA含量有:2n、介于2n4n及4n三种类型。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DNA含量为2n的细胞都处于有丝分裂间期 BDNA含量为2n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 CDNA含量为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 D若抑制DNA复制,DNA含量为4n的细胞占比减少 l6右图所示遗传系谱图,若进行DNA序列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突变和互换) A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一定相同 B8与3的四分之一常染色体DNA序列一定相同 C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一定相同 D8与4的X染色体DNA序列一定相同 l7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X)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 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

7、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 推测“X”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胞嘧啶 C腺嘌呤 D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l8果蝇中,红眼(B)与白眼(b)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 杂交,F。全为红眼,F2代白眼:红眼=l:3但是白眼只出现于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不能用盂德尔分离定律解释 B从上述结果就可判断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上无等位基因 C将F2中自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每一组杂交都可获得白眼雌蝇 D要确定该基因是否仅位于X染色体上,应将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 l9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下

8、列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 20有人将欧洲家兔带到某小岛上,几百年之后小岛上的这些兔子后代不能与欧洲家兔杂交产生后代。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B地理环境决定了两个种群的产生不同的变异 C由于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较大的差异 D两个种群已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不同物种 21下列遗传图谱中:4号个体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7号产生同时带有白化病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的配子的几率是 A12 B14 C18 D1l 6 22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Y、y)及黄色与绿色(R、r)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

9、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l 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D甲、丁豌豆杂交后代的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23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控制猫体毛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随机的l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另一条X染色体因高度螺旋化而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基因型为XA Y与XaX8的亲代杂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雄性子代全为黑色,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 B雌性子代全为橙色,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 C表现型为黑橙相间的子代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D

10、其反交的子代中表现为黑橙相间的个体不能检测到巴氏小体 24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注射破伤风外毒素可导致小鼠死亡,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 可成为类毒素,右图是关于这种类毒素的一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小鼠存活是因为其产生细胞免疫 B免疫血清能诱导甲组小鼠产生外毒素抗体 C1-3周后,乙组小鼠体内有相应的记忆B细胞 D乙组的二次免疫中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 25对小鼠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注射放射性碘,注射一定量促甲状腺素。定时进行甲状腺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放射性碘经协助扩散进人甲状腺细胞 B若不注射促甲状腺素,曲线下降速率

11、加大 C图示时间内,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含放射性碘 D曲线下降段,小鼠代谢终产物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碘 26Na+-K+泵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每消耗1分子的ATP,它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细胞形成外正内负的电位差B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细胞形成外负内正的电位差CNa+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时需要消耗ATPDNa+-K+泵为静息电位产生储备了细胞内液的K+ 27临床上发现,原本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断裂,少量精子进人血液,外伤治愈后,发现精液中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能存活,其原因最

12、可能与下列哪种免疫现象的机理相同。 A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 B接受移植器官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 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具有针对自身成份的抗体D注射天花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28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I、1I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A吞噬细胞、T细胞、抗原、淋巴因子B效应B细胞、肺结核杆菌、抗原、抗体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D传出神经元、传人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29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问作物的细胞液浓度。此项测试中,实验自变量是 A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B实验时环境温度 C作物细胞质

13、壁分离状态 D作物细胞液浓度 30在发现生长素的研究历程中,詹森用实验证实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传递到尖端下部,他随后还做了进一步的实验,更加肯定了该影响为化学信号的猜想。他所做的实验是 二、非选择题:(无特殊说明的每空2分,共50分) 31(14分)海带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藻类,我国沿海各地都有大规模养殖。科技人员对影响海带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究,获得如下结果(PR值: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的比值)。据图回答: (1) 据甲图,海带的光合速率为_等环境因素有关,图示在光照强度低于100umoL(m2s)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随_的增加而增大,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作用过程中_阶段的限制。光强度超过100umoL(m2s)后,温度为25oC时海带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另两种温度条件,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阶段。(2)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加,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3)25时净光合速率增加,但PR值却下降,其原因是_。 (4)上述净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