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1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165542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发展战略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发展战略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发展战略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发展战略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摘要近几年,轮胎制造行业的发展速度高于GDP的发展速度。中国轮胎制造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分析我国轮胎工业的发展现状,我国轮胎市场状况,指出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入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轮胎工业的发展思路。引言备受轮胎行业关注的2004年度世界轮胎75强(以2003年销售额计)排行榜被美国橡塑新闻周刊推出。中国入围的轮胎企业共21家,其中内地企业16家。2003年美国、中国和日本的轮胎产量分别为2.37亿条、1.88亿条和1.7亿条,中国轮胎产量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进入世界11强的轮胎公司美国有两家,日本有4家,而中国无一家公司问鼎,差距一目了然。2004年7月国内

2、技术装备最先进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在济宁银河工业园正式投产,首批陆通轮胎顺利下线。陆通轮胎项目年生产能力160万套,总投资20亿元。项目核心设备全部从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引进,生产线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均居世界领先水平,项目达产后可新增产值30亿元。2005年3月17日,青岛双星(000599)正式托管东风轮胎,这次的战略重组被业界称为“中国轮胎业国企重组第一案”。此次青岛双星宣布并购东风金狮轮胎,即宣告了我国轮胎行业新一轮整合大潮已不期而至。事实上就在去年,新加坡佳通轮胎集团收购了*ST桦林(600182),也印证了这一点。毕竟,商机的无限扩大,外资轮胎巨头争夺中国市场的竞争

3、将更加剧烈。在这样市场环境下,国内轮胎行业并购活动亦会热闹非凡。可以预期,国内轮胎行业的主要企业,如黄海股份(600579)、风神股份(600469)、黔轮胎(000589)、轮胎橡胶(600623,900909)等企业估计亦会有类似的举动,或并购国内其它企业,或与外资巨头加强合作。一、 轮胎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004年全球轮胎市场变化纷呈,中国轮胎行业在2003年持续发展的基础上,2004年全行业继续呈现持续、平衡的增长态势,包括斜交线轮胎和子午线轮胎在内的整个轮胎替换市场继续快速健康成长,中国子午线轮胎替换市场的发展势头超过了国际市场。从经济运行情况看,中国主要轮胎制品的产量、销售

4、收入、工业增加值、全行业实现利税和进出口贸易额等指标都大幅增长。据统计,2004年中国轮胎企业共生产轮胎数量为239,263,100条,与2003年相比增长19%;全国轮胎行业实现销售收入790多亿元,创下了10年来最好的业绩。其中,六月单月产量为22,283,400条,同比增长13%,7月单月产量为19,082,800条,同比增长11%,10月份单月产量为20,968,200条,同比增长18%,12月单月产量为21,533,000,同比增长11%。2004年上半年中国轮胎企业共出口轮胎2281.32万条,出口交货值67.28亿元,分别增长28.74和46.83。其中,子午线轮胎在出口总量中的

5、比重继续提高,达55.43,全钢轮胎出口量翻了近一番,出口额翻了一番多。此外,轮胎行业本着调控总量的同时,采用高新技术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并加快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但是,由于 2004年轮胎所需原材料价格始终处于高位,特别是近期以丁苯胶为代表的合成胶价格全面大幅上涨,丁苯胶价格已经超过天然胶,这种带有垄断性的涨价,给轮胎行业经济效益蒙上了阴影;并且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和治理超载等措施的实施,国际油价上涨及其走势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落,这对企业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大轮胎公司和知名品牌纷纷登陆中国,这使中国轮胎企业将面

6、对更加严峻的挑战。1 我国轮胎工业发展现状11 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95年,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表明,全国有大小轮企业达363家。近几年,轮胎企业数量又大量增加,目前就连行业主管部门也很难有准确的统计数字。据说仅山东省目前就有300多家轮胎企业,可见我国轮胎行业发展的火爆异常。2004年全行业共生产轮胎2.39条,比去年同比增长18.7%。目前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轮胎生产和出口大国, 2003年美国、中国和日本的轮胎产量分别为2.37亿条、1.88亿条和1.7亿条,中国轮胎产量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12 子午胎生产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得到明

7、显改善代表轮胎技术进步的子午胎生产技术、管理和关键设备的引进,进一步推动了轮胎全行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工作。从七五以来国内重点轮胎厂先后从意大利皮利里公司、英国邓录普公司、美国费尔斯通公司、法国米西林公司引进了子午胎生产技术和设备,使国内的子午胎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目前国内子午胎生产已具备了一定生产规模,掌握了关键生产技术,基本上完成了原材料和部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山东三角集团、华南轮胎公司等大型国有子午胎生产企业都通过了美国DOT和西欧ECE标准及IS09000认证。 山东三角集团生产的三角轮胎品牌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国内轮胎

8、行业首家中国驰名商标。三角、万利、黄海、成山等品牌的子午胎已在国际轮胎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信誉,子午线轮胎已出口到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我国轮胎工业在技术、管理和装备三方面已基本完成了由斜交胎向子午胎发展准备阶段,正在向快速发展阶段过渡。13 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子午线轮胎是斜交胎的更新换代产品,它与斜交胎相比,具有行驶安全、滚动阻力小、省油等显著优点,在世界上早已是普及产品,西欧轮胎市场子午胎的比率已达100,北美、日本市场子午胎比例也已超过90。我国早在1964年就已经研制生产出第一条子午线轮胎,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展比较缓慢。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将重点发展子午线轮胎

9、、提高轮胎的子午化比率确定为轮胎工业的长期产业政策,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子午线轮胎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远远超过了斜交胎的发展速度。除了子午线化速度加快以外,我国生产轮胎规格品种也由1985年的200种左右增长到 1997年的763个品种规格,基本上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对子午胎发展的重视,从产业政策和投资上引导轮胎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并根据市场需求,支持了一批重点轮胎企业进行子午胎技术改造。在技术引进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与国内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方针,促进了我国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子午胎产量从1985年的282万条,占当年轮胎产量的15,1990年的1176万条,占当年轮胎产

10、量的42,发展到2004年的1.04亿条,占当年轮胎总产量的50左右。由于在全行业中大力推行压缩低档次斜交胎、扩大高性能子午胎产品结构的产业政策,近5年来,在轮胎总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斜交轮胎产量维持在6500万条左右,达到了我们不扩大斜交轮胎总生产能力的第一个战略目标,轮胎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14 生产经营状况显著改善2001年轮胎行业共完成销售收入3742亿元,同比增长795,实现利润108亿元。根据对行业52家重点企业的运行情况分析,2001年销售收入增长(91)大于产值增长(36),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应收帐款下降72,销售收入利润率由一074增长为185,这些指标表明全行业2

11、001年生产运行平稳,产品销售明显好转。2001年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前列的企业如下:项 目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轮胎产值,亿元 三角集团308 成山集团272 安徽佳通252销售收入,亿元 安徽佳通222 三角集团217 上海轮胎188实现利润,万元 厦门正新19310 三角集团12000 安徽佳通8650实现利税,万元 厦门正新31361 三角集团27937 安徽佳通27090销售收入利润率 厦门正新139 普利司通(天津)1257 青岛国人1146 15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资企业发展迅速轮胎行业近几年来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目前,我国已有外资轮胎企业40多家。其中,总投资超过500万

12、美元有一定规模的31家,累计总投资近30亿美元,注册资本15亿美元。 已形成生产能力的外资轮胎企业中,年生产能力超过200万条的有9企业,它们是厦门正新、安徽佳通、杭州中策、南京锦湖、韩泰轮胎(嘉兴)、普利司通(天津)、江苏韩泰、正新(中国)、上海米其林等。初步统计,外资轮胎企业合计生产能力约6000万条,占总生产能力的40以上。其中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近3000万条,占子午线轮胎总生产能力的60以上。 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轮胎生产企业中,已有7家在中国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其中包括排名前三位的法国米其林公司、日本石桥公司和美国固特异公司。轮胎行业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注重开拓国外市场,积极

13、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 目前,我国轮胎产品进口实行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管理,年进口量较少,2001年轮胎进口为23万条,用汇1662万美元,2001年轮胎出口26351万条,出口贸易额达74亿美元。由于国内对轮胎的需求增速减缓,而中东等地区需求量攀升,去年国产轮胎的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就天津口岸而言,2004年前11月共出口轮胎2886万条,价值1.9亿美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下同),分别增长29.2%和32.8%。其中集体、私营企业出口轮胎1225万条,增长27.2%,占同期天津口岸轮胎出口总量的42.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180万条,增长14.7%,占40.9%。国产轮胎出口产品的结构也

14、出现了调整:从出口斜交轮胎为主转变到出口子午线轮胎为主;从出口技术含量低、低附加值的产品转变到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品上。2 我国轮胎市场状况2.1 市场容量2004年轮胎行业中国有企业的积压库存量的增大幅度为2.64%,三资企业库存增长了43.05%。此外,年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道路安全法的实施,对货车载重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对轮胎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月份后,轮胎特别是全钢载重子午胎出现了全行业滞销状况,国内市场基本饱和。尽管2004年国内轮胎需求量增加了9%,轮胎的价格上涨了1-3%,但是轮胎业的利润却在下降。因为,作为轮胎原材料的天然胶和合成胶价格大幅上涨,油价攀升导致以油

15、为原材料的炭黑和化学助剂等价格上涨,钢材价格上涨导致钢丝帘线及胎圈价格上涨及短缺,汽车的价格一降再降,目前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轮胎业的利润少的可怜。由于我国汽车工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输也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运输业的发展,为轮胎工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使我国轮胎需求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200年轮胎产量不会低于亿条,但如果出口没有太大增长,供大于求的矛盾不会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分品种来看,斜交轮胎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全钢载重子午胎将继续供不应求,半钢乘用子午胎总量略有过剩,但品种尚有不足。但总体来讲,我国轮胎市场基本饱和,利润下降。2.2 市场竞争状况从2001年轮

16、胎供需情况分析,轮胎产品市场总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从产品品种来看,斜交轮胎生产过剩,库存较大,市场竞争激烈;由于使用子午线轮胎有很多好处,牵引性提高1020,节油8一10,寿命延长60120,舒适性好,噪声低,随着用户对子午胎优越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其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因此,以子午线轮胎为主的骨干企业,子午胎生产和销售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库存处在正常范围之内,特别是全钢丝载重子午胎和中高档轿车子午胎更是供不应求,子午胎销售形势好于去年,子午线轮胎销售率在95以上,有的企业如青岛橡胶集团、三角轮胎等产销率达到99。全钢载重子午胎由于技术难度高和投资大的原因,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需求却强劲增长。目前合资企业轮胎产量占总量近40%,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