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B和血清肌钙蛋白临床意义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916490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K-MB和血清肌钙蛋白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K-MB和血清肌钙蛋白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K-MB和血清肌钙蛋白临床意义(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临床意义:骨骼肌中CK-MM占绝大部分,CK-MB3%;心肌是人体唯一含CK-MB最多的器官,CK-MB占15%40%;脑组织中主要为CK-BB,胃肠道平滑肌也是富含CK-BB的组织。因此不同的组织受损、坏死,血清中就有不同的CK同工酶增高。血清中CK-MB升高是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确认有无心肌坏死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心电图无Q波的急性心肌梗死和再发性心肌梗死,血清中CK-MB升高具有决定诊断的作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6小时 CK-MB即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峰值,如无并发症3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若有并发症,如梗死延展,则酶不下降。若梗死再次发生,已趋下降

2、的CK-MB会再次升高,酶活性曲线形成马鞍形。 血清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血清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指标。心肌梗死发生后48小时血清中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即可升高,1214小时达峰值,升高持续时间较长,可达610天。血清肌钙蛋白的诊断特异性优于Mb(血清肌红蛋白)和CK-MB,可用于评价不稳定心绞痛,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预示有较高的短期死亡危险性,连续监测血清肌钙蛋白有助于判断血栓溶解和心肌再灌注。在AMI(急性心肌梗死)时,所有生化标志物的敏感度都与时间有关。对于胸痛发作4小时以内的患者,首先应测定Mb水平;3小时后得到的血液标本,应同事评价Mb和血清肌钙蛋白。所有阳性结果,都可确认为AMI;所有阴性结果都可排除心肌损伤。当结果不一致时需进一步联合检查至胸痛发作后9小时,此时所有的生化标志物都达到最大的敏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