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39163357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及答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21皇帝的新装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及童话的有关知识。2、熟悉故事情节,复述课文,把握人物形象。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学习重点】熟悉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难点】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对文学的“真实性”有感性认识。【自主预习案】一、预习、导学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滑稽( )陛下( )头衔( )骇人听闻( ) 钦差大臣( )随声附和( )炫耀( ) 勋章( )称职(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l)不惜: (2)炫耀: (3)称职: (4)愚蠢: (5)不可救药: (6)妥当:(7)华丽: (8)骇人听闻: (9)随声附

2、和: (10)勋章:3一字多音更衣( ) 附和( ) 自称( ) 系鞋带( )更多( ) 我和你( ) 相称( ) 联系( )4.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一) 导入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像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这些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醉心。那今天就一起去聆听19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讲皇帝的新装。 1、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

3、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1、分角色朗读 ,边读边想像故事情节。角色形象及语气特征提示:(1)、旁白: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

4、缓。(2)、皇帝:语调傲慢、神情自负。(3)、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4)、老大臣: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5)、诚实的官员:故作姿态,语调低沉。(6)、骑士们:随声附和。(7)、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8)、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明白。(9)、小孩子:天真单纯,高声叫了出来。(10)、小孩的父亲: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2、这篇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来勾连、概括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字呢?3、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4、分析文章结构,大致梳理情节脉落。皇帝的新装 情节 皇帝 引子 _开端 _发展 _高潮 _结局 _5、根据以下问题,故事接龙复述课文(1)、皇帝有

5、何嗜好?(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4)、皇帝面对新装又想了什么,说了什么?(5)、在大典上,老百姓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7)、最后结果如何?6、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7、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8、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9、这个故事有什么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三、深层探究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

6、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4.为什么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却又敢说实话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老百姓胆小怕事,他们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那么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能把真话传播开来。5.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来说出真相?6主旨探究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四、结合目标,有效训练。(一)许多年前,有

7、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1、本段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皇帝的什么性格特点? 2、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二)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

8、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这段

9、文字从_、_、_等方面描写了老大臣“看布”的经过,由此可看出老大臣是一个 _ 2、这段文字中有三处写老大臣的眼睛,都分别表现出他不同的内心活动,请结合课文,做简要分析。 (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 3、老大臣看布料过程心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感慨害怕怀疑坚定 B、悲叹害怕坚定犹豫C、悲叹害怕犹豫坚定 D、高兴怀疑否定坚定 4、“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中的“这一点”指的是什么?5、老大臣说假话的主要原因是( ) A、骗子的骗术天衣无缝。 B、老大臣怕别人说自己不称职和愚蠢。 C、老大臣既虚伪又愚蠢。 D、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 6、文段详写老大臣看新装而略写其呈报皇上,原因是( ) A、为

10、了突出表现老大臣的虚伪。 B、为了讽刺老大臣的“称职”。 C、看新装能推动情节发展。 D、呈报皇上不能推动情节发展。(三)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

11、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句中“天真”在文中的含义是 ( )A、形容声音甜美 B、形容单纯幼稚 C、形容心地纯洁 D、形容无所顾忌2、文段属于全文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着意突出的中心人物是( ) A、皇帝 B、老百姓 C、小孩 D、内臣们3、第段的话和第段的“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刻画了人们怎样的心理?4、文段中画线部分是什么描写?这样

12、描写有什么作用?5、人们都说谎的原因是什么?【拓展检测案】1、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今年是安徒生诞生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巨人,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主题:_ 。(2)围绕你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答:_ 。22诗二首【教学目标】、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重点难点】、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

13、的想象力。、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助读资料】关于联想和想象: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联想必须有相似点和相关点。想象,是这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还必须进行再创造。意象: 意象即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心中之“意”与外在之“象”的结合体。 例题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景物:月落、乌啼、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常见意象 自然景物:月亮思乡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课时安排】课时【课前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