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十九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 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151900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十九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 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十九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 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十九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 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十九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 课时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十九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 课时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十九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 课时作业.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十九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两课时)【考试说明】知道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一、溶解平衡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2当AgNO3与NaCl反应生成难溶AgCl时,溶液中是否含有Ag+和Cl-?此溶液是否为AgCl的饱和溶液?3难溶电解质(如AgCl)是否存在溶解平衡?并写出AgCl的溶解平衡表达式。4溶解平衡的概念?其有哪些特征?二、沉淀反应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1)沉淀生成的应用:(2)沉淀的方法思考与交流:1)写出使用Na2S、H2S作沉淀剂使Cu2+、Hg2+形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在生活中,水资源是很宝贵的,如果工业废水中含有Ag+,理论上,

2、你会选择加入什么试剂?3)粗盐提纯时,NaCl溶液中含有SO42- 离子,选择含Ca2+还是Ba2+离子的试剂除去?2.沉淀的溶解(1)沉淀溶解的原理: 。(2)应用举例:a)难溶于水的盐溶于酸中 如:CaCO3溶于盐酸,FeS、Al(OH)3、Cu(OH)2溶于强酸b)难溶于水的电解质溶于某些盐溶液 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c) 难溶物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溶解 如:不溶于盐酸的硫化银可溶于硝酸3.沉淀的转化(1)沉淀转化的实质:(2)沉淀转化的应用:如锅炉除水垢(CaSO4),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三、溶度积(Ksp)1概念:2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mAnMmn+(aq)+Nam

3、-(aq),Ksp =3溶度积规则:比较K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QcKsp时 QcKsp时 QcKsp时 【例1】对于平衡AgCl(s) Ag+ + Cl,若改变下列条件,对其平衡有何影响?平衡条 件平衡移动方向C(Ag+)C(Cl)Ksp溶解度(S)升高温度加 水加NaCl(s)加AgNO3(s)【例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时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次方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溶度积(Ksp)。例Cu(OH)2Cu22OHKspC(Cu2)C(OH)221020。溶液里各离子浓度(包括其方

4、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出现沉淀;反之则沉淀溶解。(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2)要使0.2mol/LCuSO4溶液中的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溶液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感悟高考:1、(09年广东)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的增大而减小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K时Ksp(SrSO4)最大C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263K后变为不饱

5、和溶液2、(09年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教学反思】第四十九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时作业)1、(09年浙江)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B25时,在Mg(OH

6、)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NH4Cl溶液中的Ksp小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2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它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固体) Ba2+2OH。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小 B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少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DPH减小3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AA

7、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4除去KCl中的K2CO3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 AH2SO4BHCl CHNO3 D三者均可5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试剂不可以是: ANH3H2O BMgO CMg(OH)2 DMgCO36类似于水的离子积,难溶盐AmBn也有离子积Ksp且 KspC(An+)mC(Bm-)n,已知常温下BaSO4的溶解度为2.33104g,则其Ksp为:A2

8、.33104B1105C11010D110127在100ml0.01mol/LKCl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的Ksp1.81010): A有AgCl沉淀析出B无AgCl沉淀 C无法确定D有沉淀,但不是AgCl8将100mL 0.1mol/L的AgNO3溶液加入足量的NaCl和NaF的混合溶液中,产生1.435g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的沉淀为AgCl B.产生沉淀为AgF C. 产生的沉淀为AgF和AgCl D. AgF溶于水9在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S,欲将S2除去,可加入 A 稀盐酸 B AgCl CNaOH DAg

9、2S10(09年江苏)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12345678910姓名: 学号: 班级: 11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10、(1)加入固体AgNO3,则C(I)_(2)若改加更多的AgI固体,则C(Ag)_(3)若改加AgBr固体,则C(I)_12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BaSO4(s) + 4C(s)4CO(g) + BaS(s) H1 = 571.2 kJmol-1 BaSO4(s) + 2C(s)2CO2(g) + BaS(s) H2= 226.2 kJmol-1 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Ksp(AgBr)

11、=5.410-13,Ksp(AgCl)=2.010-1013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 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Ca(NO3)23(NH4)2HPO44NH3H2OCa5(PO4)3OH_5Ca(OH)23H3PO4_(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_。(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_。(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_(填化学式)。(5)糖黏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