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点课件演示教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13966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知识点课件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知识点课件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知识点课件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知识点课件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知识点课件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知识点课件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知识点课件演示教学(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知识点,高三一轮复习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小明眼中的大中国,“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1、谈谈你眼中的总体小康是怎样的水平?,2、我们的经济发展还面临哪些“成长中的烦恼”?,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3、我们还应该追求怎样更高的目标?,低标准,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较高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不全面,除注重物质生活,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生活环境的改善等,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尚未达到,缩小地区、城乡各界

2、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知识点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全面小康则是总体小康的发展和完善,(2008海南高考)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 B C D,解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与题干的叙述颠倒了,所有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

3、求; 表述不正确,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本题考查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施步骤的识记。难度中等。,典题感悟:例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新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知识点一:,转变发展方式有重大进展,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友好又快发展,表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有进展,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就业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建设生态文明,(2009广东高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

4、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 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 B C D,典题感悟:例2,解析: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富差距拉大等),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故错误, 均符合全面小康的目标。,小明眼中的大山东:,探究材料:面向大海,春暖花开,材料一: 山东美,一山一水一圣人。 大海阔

5、,朝向大海,春暖花开。 有气魄,绘蓝图大而强、富而美。 新起点,新跨越富民强省。,解析:,“大”就是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对国家贡献大。 “强”就是综合竞争力强,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高。“富”就是社会财富多,人均水平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美”就是城乡面貌美,生态环境好,社会文明进步。,总之为实现富民强省的奋斗目标山东省将全面贯彻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和民生改善等五大类宏观指标 。,“强省”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到2012年全省

6、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迈上5000美元的台阶。 “富民”则主要体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山东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以上。 “新跨越”,是在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城乡居民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向全面小康、经济强省、节能降污等方面跨越。,阅读材料一,请探究15题: 1、从“大”到“强”,从“富”到“美”,再从“强省”到“富民”,归根到底要靠什么? 2、从“强省”到“富民”体现了什么思想? 3、“大而强、富而美,富民强省”的奋斗目标应如何实现? 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是如何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5、根据以上四题请总结

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有哪些?,发展,以人 为本,全面 协调 可持续,统筹 兼顾,知识点二 科学发展观,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

8、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统筹城乡发展 (2)统筹区域发展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6)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7)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8)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福建单科省检试题) 上世

9、纪末以来,受农田弃耕、自然灾害损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等影响,我国耕地面积由1998年的19.5亿亩下降到2007年的18.2亿亩。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这是一条直接关系到13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底线。为此,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暂停退耕还林。,典题感悟:例3,请你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国务院暂停退耕还林做法的合理性。(8分),(参考答案) 为保护耕地暂停退耕还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分) 耕地是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耕地符合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2分) 确保耕地安全有利于保障粮食供给,维护人

10、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2分) 确保18亿亩耕地底线,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兼顾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2分),山东省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曾受到种种质疑。如,把追求GDP作为全省作重要的奋斗目标,导致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代价大;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拉动,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国有经济比重偏大,“群象效应”背后,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育滞后,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山东省政府为什么要树立“富民强省”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11、观?,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富差距拉大等),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1)、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树立科学发展观,(2)、地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知识点二 科学发展观,2、为什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情景一:小明的父亲在一家生产MP4的企业里工作,这天父亲回来说他们厂生产的新款MP4在国外展出时给查封,人家还要告他们专利侵权。 思考一:小明父亲单位的MP4为什么会被查封?要想避免这种情况以后应该怎么办?,情景二:最近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的情况都不景气,可是小明母亲所在的企业的

12、生意却依旧很红火。母亲说,这得益于她们企业加强了管理,并且能够时刻关注国内普通群众的消费需求。 思考二:母亲单位面对金融危机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知识点二 科学发展观,情景四:小明的叔叔在电厂上班。电厂每天都是灰蒙蒙的,搞得叔叔常常咳嗽,而且每次回来身上总是有一层灰。叔叔说这是煤粉。 思考四:电厂情况反映出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情景三:小明的爷爷奶奶住乡下老家,每次他和儿子坐车去探望他们,总要在沙石路上不停的颠簸,而且去了后儿子总闲农村

13、没有电脑玩,觉得还是城里的家好。 思考三:儿子这样想法固然是不对的,但是这其中反映了什么问题?,情景五:小明的舅舅在高中毕业后,去了西部工作,这次回家探亲,特地来母校参观了一下,看看母校,在想想自己工作地学生的学习环境,感慨良多。 思考五:导致两地学生学习环境的差别的根源是什么?,(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一条

14、道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个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驾马车: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三个依靠: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 “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

15、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我国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我国的长治久安。,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提高国力的关键,关系全局紧迫而 重大的战略任务,事关大局 重中之重,关系群众切身利 益和民族生存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 创新道路,一条道路、一个转

16、变 三驾马车,三个依靠,加强基础, 道路、机制、格局,建设两型社会,继续实施区域 发展总体战略,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1)结合材料分析安徽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经济意义?,注意:首先注意考查的模块范围,问题中明确指示“现实经济意义”明确指向经济生活;,解析:,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冲击和影响。有利于提升安徽的综合实力,实现文化强省和安徽崛起的目标。,(2009安徽高考),典题感悟:例4,时政热点链接一,低碳经济绿色生活,“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